农业高校“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2021-12-15 12:10于晓雪李留安张东超诸葛增玉金天明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理学育人思政

于晓雪,李留安,张东超,诸葛增玉,金天明

农业高校“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于晓雪,李留安,张东超,诸葛增玉,金天明通信作者

(天津农学院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 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92)

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农科高校专业课,是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畜牧兽医专业卓越人才的重要举措。“动物生理学”作为动物生产类和动物医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介绍了“动物生理学”课程从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评价思政教育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的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以达到专业课铸魂育人的目的,并就课程思政实施对专业课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探讨,以期为农业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提供参考。

农业高校;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

“新农科”建设是在人才供给侧进行的一场结构性改革,对农业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很多农业高校已经迈上探索的步伐,深化改革,适应产业发展,培育能够强农兴农、适应和引领未来农林发展需要的卓越农林新人才,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这为高校课程改革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专业课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指明了方向[3-4]。

1 “动物生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天津农学院作为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培养现代化农林人才、服务现代化农业、解决现代“三农”问题的重要使命,旨在“把论文写在中国土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我们不能期望思政理论课程能解决所有的价值观塑造、专业素养培养、道德修养等问题,因此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信仰产生影响非常必要和紧迫[5]。作为我校动物生产类与动物医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动物生理学”在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动物生理学”课程团队倾力协作,以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为抓手,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围绕如何在“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有机融入思政,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旨在发挥专业课程隐性育人作用,坚定学生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发展奉献的理想信念,助力培养“一懂两爱”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2 “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路径

2.1 建设思政资源库,优化教学内容

2.1.1 介绍重要科研成果发现历程,启迪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创新意识

在讲解内分泌发现历程时,介绍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虽然当时科学界认为神经调节是唯一的调节方式,但是Bayliss和Starling坚持尊重实验结果,并且再次实验,最终证实了他们的设想,以此成果发现历程启发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向学术权威挑战,勇于追求真理。在讲解巴甫洛夫研究消化腺生理机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引入我国第一个获该奖项的科学家屠呦呦的事迹,通过介绍13年的青蒿素发现历程、190次实验失败及屠呦呦团队科学家以身试药的故事,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执着、锲而不舍及奉献精神。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任何生理学认知的获取,都来源于实验,让学生养成尊重实验结果、进行严谨实验设计、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的科学态度。

2.1.2 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讲好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让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成为新时代中国人砥砺前行的榜样。在讲解突触类型和神经递质时,引入树突生理功能特性研究的先驱张香桐院士和采用蛙腹直肌创立乙酰胆碱生物学测定法的张锡钧院士的事迹;在讲解胃液分泌的调节时,引入林可胜教授发现肠抑胃素的科研成果,及其在抗战期间奔赴前线组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建立起全国性的战地医疗救护体系的事迹,以及王志均院士证明了迷走-胃泌素机制(神经-体液调节)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性,在消化生理学做出的巨大贡献;讲解泌乳部分时,引入韩正康教授的事迹,他在五十年代利用瘘管法研究消化生理,及在家畜泌乳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填补了我国家畜生理研究中的空白。通过讲好中国科学家的故事,特别是爱国科学家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我国科学家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的决心及赤诚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献身的决心与信心。

2.1.3 引申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培养传承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在讲解胆汁中某些成分(胆色素、胆固醇、粘液物质及钙等)析出变为胆石时,引入我国中医药瑰宝牛黄的介绍,牛黄是牛科动物胆结石,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疽疔毒,具有非常强的药用价值;在讲解神经系统中嗅觉适应性时,引入《孔子家语·六本》中的语句“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其中蕴含了嗅觉适应性;在讲解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时,引申历史典故司马迁《史记》里李广射虎的故事,讲解肾上腺素能够使人超越自身能力;介绍动物生理学课程多个章节中涉及的重要专业词汇,如抗利尿激素、血管紧张素、催产素、催乳素等时,仅从字面就可以理解这些词汇的专业意义,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神奇,注重文化传承。通过引入这些案例,让学生从专业知识学习角度对我国中医药、古诗句、历史典故和汉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启发学生养成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1.4 渗透辩证法思想,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动物生理学是一门揭示动物在健康状态下各种器官、系统功能规律及与环境互作规律的科学,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6]。比如,吸气与呼气,骨骼肌收缩与舒张,动物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每个过程中的双方相互对立又统一;可兴奋细胞在其膜电位到达阈电位时可产生动作电位,体现着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人们从探索动物间输血到发现血型指导输血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的过 程[7]。辩证法思想有机融入动物生理学教学内容,既能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又可让学生接受辩证法思想熏陶,增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运用辩证法思想解决问题。

2.1.5 联系畜牧兽医生产实践,培养职业素养,加强专业热情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要求农学专业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培养“一懂两爱”人才[8]。在讲解神经系统中有规律的条件反射——“动力定型”在畜牧实践中的应用时,引入奶牛场定时、定量地采食和挤奶,减少皮层神经活动,提高生产性能的案例;在讲解消化与吸收一章牛复胃消化时,引入牛真胃移位和牛创伤性心包炎的案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分析病症治疗办法和饲喂建议;在讲解瘤胃中蛋白质的消化时,牛营养供给不足时可在日粮中加入少量无机氮源尿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分析原因;讲解嗳气时,提出在牛的饲养过程中,不要一次性大量食用青草,否则容易造成瘤胃鼓胀病,若牛胃中有气体无法排出,可牵牛至斜坡上,利于嗳气的发生,缓解胀气。课堂教学中,加入这些与畜牧兽医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案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培养学生通过动物生理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为畜牧兽医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意识和决心。

2.1.6 贴近生活实际和社会事件,启发人文关怀,引导形成正确价值观

在讲解绪论一章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时,引入试验动物为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引导学生建立关爱动物、注重动物福利的科学观念[9];讲解肌肉一章中骨骼肌的收缩机理和收缩形式时,教育学生要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注意运动安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讲解血液一章中血量和红细胞生成过程时,提出“献血和捐献骨髓是否影响身体健康?”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量献血,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捐献骨髓,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骨髓的志愿者行列中,启迪学生:关爱帮助他人,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呼吸一章时,融入COVID-19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的机制和环境保护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动物生理学知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意识。

2.2 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教法为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结合世界观与方法论,注重结合理论与实践,能增加教学吸引力,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深化学习,显著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2.2.1 融合现代信息化教学工具

在动物生理课理论课堂中,团队教师有效联合运用PBL教学法和CBL教学法;应用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将签到、随机提问、课堂测验等教学环节趣味化;教学团队录制教学视频,上传至线上平台,设置部分线上学习,开放讨论区和提问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2.2.2 实验课方法创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同样要创新改革,挖掘能够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思政元素并融入。实验课程中加入设计型、研究型实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注重学生的操作细节,如实验操作中的自我防护、试剂及仪器使用、实验废弃物处理等,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和认真负责的科学精神和环保意识;要求学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并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正视实验失败原因,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教师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并返还学生,让学生及时得到教师反馈,此过程既向学生传递了责任意识,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获得感。

2.3 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2.3.1 课堂实时观察

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手机端“雨课堂”轻松点一下“不懂”便将不理解的内容直接反馈给教师,学生主体性显著增强,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高涨;课间开放弹幕,师生互动更加积极。以过程性评价和终末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最新一学期动物生理学课程学生考试平均成绩较前一届高出4.54分。

2.3.2 结课问卷调查

学期末动物生理学课程结课后,通过学校教务系统向学生发放匿名调查问卷,最近一学期学生反馈评价优秀,课程评价综合分数为98.06,其中设置反映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选项,调查教师是否做到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要素、引导学生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引导学生自觉生发“四个自信”、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优良品格、实现协同育人,该单项评分为98.55。

“动物生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后,观察课堂表现和结课后问卷调查,反映出较好的思政实施效果,说明本课程的思政建设在帮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塑造价值观中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3 课程思政实施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者和践行者,在铸魂育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好专业课思政教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3.1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专业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一定要把好自己的思想政治关,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今大学生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生的群体,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关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学习和研究理论创新的新成果,保证自身思维始终贴近时代的脉搏,及时用新观点、新方法解释新现象,解释学生提出的新问题。

3.2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岗敬业的态度

合格的教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其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在育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用行为作表率,用正确的道德观直接感动学生。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忠诚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以身示范,将爱岗敬业的态度传递给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教与身教充分结合,加快学生健康成长,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专业课教师应当身教在前,言教在后,如果只有身教没有言教,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课程教学团队进行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并优化资深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工作,积极参加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会议,提升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3.3 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过硬的专业研究能力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成为长流水。”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储备,不断学习,常补常新,更新知识,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迅速,教师必须要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学院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加强与校内外同行交流,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发挥科研能力优势,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用自己的学识感染学生,拓展动物生理学课程宽度和深度,做学生创新思维和奉献畜牧兽医事业的引路人。

4 结语

专业课程有机融入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以建立思政资源库为抓手,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课程团队素质,取得较好的思政育人效果。未来将继续深入落实课程思政育人,建设有宽度、深度、温度和高度的课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力争培养出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适应和引领我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专业卓越人才。

[1] 韩天琪. 新农科:新在“农”,也新在“科”[N]. 中国科学报,2019-08-13(5).

[2] 刘竹青.“新农科”:历史演进、内涵与建设路径[J]. 中国农业教育,2018(1):15-21,92.

[3]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光明日报,2016-12- 09(1).

[4]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5] 高德毅,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6] 朱河水,陈宇,苏丽娟,等. 动物生理学教学中的哲学思维[J]. 中国兽医杂志,2019,55(6):120-122.

[7] 刘丽霞,高胜利. 唯物辩证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954-955.

[8] 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4):23-27.

[9] 史慧君,付强,赵红琼,等.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J]. 湖北畜牧兽医,2019,40(11):46-48.

Reform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course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Yu Xiaoxue, Li Liuan, Zhang Dongchao, Zhuge Zengyu, Jin TianmingCorresponding Author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Animal Breeding and Healthy Husbandry,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92, China)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specialized course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talents i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pecialty who “know, love, serve and strengthen agriculture”.course, as a basic course of animal production and animal medic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course was carried on through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pecialized course casting soul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on teachers were discuss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pecialized courses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008-5394(2021)04-0089-04

10.19640/j.cnki.jtau.2021.04.018

G642.0

B

2021-06-16

天津农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1-A-23);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教高厅函〔2020〕20号);天津市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PYGJ-011);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B201006102);国家动物生理学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2020130256)

于晓雪(1990—),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生理生化与免疫学研究。E-mail:yuxiaoxue1990@163.com。

金天明(1968—),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兽医生物技术与基因疫苗研究。E-mail:jtm680@163.com。

责任编辑:张爱婷

猜你喜欢
生理学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