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教后记

2021-12-15 04:36李镇西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后记哪些地方一堂课

李镇西

教后记,即课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性记录,所以也叫“教后反思”。如果说写教案是为上课画一个路线图的话,那么,写教后记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回眸与审视,看看哪些地方走对了,哪些地方走偏了,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又该怎么走。任何一堂课都应该认真进行反思,将自己的思考凝结为文字。这些文字既是自己教学成长的足迹,又是促进自己成长的源泉。

1997年10月,我参加四川省赛课,现场抽签确定执教《孔乙己》,最终获一等奖。即使对这堂获奖课,我也进行了认真反思,并写了教后记——

应该说,这堂课有不少令我感到满意的地方,比如,面对陌生的学生如何寻找最佳教学切入点?原来我设想的课堂导入是与学生聊课外读小说,进而引入小说“三要素”。但临上课前,我发现这些学生第一堂课学的是《最后一次讲演》。于是,我决定利用学生已有的心理背景和情绪基础,以《最后一次讲演》与《孔乙己》的联系(都是“呐喊”)导入新课。这样开头,学生一下子便进入了一种庄严的氛围,因而也就比较容易进入课文。又如,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体现出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从这堂课来看,面对学生的提问,我还是比较从容自如的,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和谐。当时,正是这一点,让看惯了常规公开课的老师们耳目一新。

但是,這堂课的问题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都着眼于我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课前我精心设计了一个“牛鼻子问题”:为什么鲁迅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打算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剖析,让学生学会把握人物形象并感受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碰巧学生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因此后面的教学就显得很“自然”了。当然,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我肯定也要提出。所以,尽管这堂课表面上轻松自然,学生也很“自由”,其实还是按我预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的。

以后我应该真正把课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课堂真正成为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维的王国”。当然,这样做肯定会遇到一些师生都无法预料的问题,不要紧,我完全可以和学生平等地讨论甚至争论。教师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配合自己上一堂“完美无缺”的课,而是尊重学生,让他们的思想自由自在地飞翔。下次,我一定试试……

半年后,我赴天津参加全国课堂大赛,执教《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就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如此教法就源于这篇“教后记”。

由此可见教后记的写法:第一,充分肯定自己课堂上的亮点,这些地方往往蕴含着智慧;第二,认真梳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甚至失误,使其转化为导向今后成功的动力;第三,写写今后处理同样问题的想法或策略。这三点不一定平均用墨,完全可以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况有所侧重。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把亮点和失误的具体情况写出来,这样更有利于自己教学水平的改进与提升。

(责 编 莫 荻)

猜你喜欢
后记哪些地方一堂课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暑假去哪儿
《不安全游戏》
凝聚与铺张——孙绍振教授《以丑、呆为美》两岸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后记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后记
眼力对对碰
怎样写好“一堂课”?
最后一堂课
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