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以日照市三庄镇大沈马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鲁东南)项目为例

2021-12-16 02:50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整治土地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未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总方向,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土地整治是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导向,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将现有土地资源整合再利用,使其符合生态、社会、经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新形势下,围绕着乡村振兴战略,山东省土地集团日照有限公司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土地整治内涵,优化土地整治结构,扩展土地整治形态,通过“土地整治+”模式,探索实施日照市三庄镇大沈马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鲁东南)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会对项目区产业、文化、生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助推当地的乡村振兴。

高起点规划,筑牢发展根基

规划是发展的先导与灵魂,乡村振兴是百年大计,关乎村庄未来,必须把大势、明思路、定措施,把规划放在“先行”地位,下力气研究好、制定好和落实好。

三庄镇地处日照市东港区,西临莒县,北接五莲县,南靠岚山区,是东港区内距市区最远的乡镇。大沈马庄村是三庄镇内人口最多和面积最大的行政村,然而村庄远离交通干道、域内自然禀赋较差、可耕作地块布局散乱且高低起伏,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配套薄弱、主导产业匮乏、人口流失严重,严峻的现实问题已成为该村乡村振兴的绊脚石。

土地整治+多规合一,大沈马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鲁东南)项目把科学规划列在首位,突出问题导向,以整村为编制基础,统筹全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村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发掘等方面,按照“山、水、林、田、湖、路、村”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全面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格局。在具体规划上采纳多方意见,历时2 年,几易其稿,不仅充分论证了大沈马庄的土地利用规划,同时保证与镇级规划、区级规划、城乡规划、水资源规划、生态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文化事业与旅游规划等相衔接,充分发挥了土地整治原有的“新增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村庄基础设施、集约节约用地”等优势功能,同时通过乡村系统要素、结构及功能重组,实现乡村社会、经济和空间重构及乡村转型发展的目标。

要素有效联动,助推产业升级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土地整治,补齐当地产业的短板,凸显当地优势和特色,优化当地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从而为产业升级开辟道路。

三庄镇背靠群山、面向大海,季风气候带来了温润的空气,同时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日照绿茶、板栗、蓝莓的优势产区,然而曾经远近闻名的大沈马庄绿茶等特色农产品,过去由于相关产业发展布局散乱,既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又加剧了恶性竞争,其特色农产品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大沈马庄的老村,基础设施老旧、人居环境差、交通不便,乡村旅游热度也难以波及这里。

土地整治+供给侧改革,通过实施农用地整治,对村内未利用地进行开发,将大沈马庄原本零散的耕地统一归并;通过建设用地整治,将村民统一搬迁入新村,将布局凌乱的旧村进行复垦,让新增耕地与周边优质耕地进行连片化整理,配套水利设施和交通设施,提升了耕地质量,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在整治的同时调整农业产业布局,使优势产业在优势区域集聚,先后导入生态有机绿茶产业和高端蓝莓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土地整治打造的生态茶园,突出了绿色、生态、人文、体验的规划理念,致力于构筑茶与园文旅综合体,形成绿色发展的新亮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需求,通过土地整治,将腾挪出的农业设施用地用来兴建高端蓝莓的培育、实验、种植、加工和存储基地,形成以先进技术为驱动的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了农业由粗放式的小农经济向农业规模化和农业品牌化的迈进。

范家楼河大沈马庄段,在整治前,堤浅道淤,汛期频频有险,旱期河道没水。通过土地整治工程,采取水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公共滨水景观打造的方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性农业公园,不但防治了水患,有效支持了农田水利,还改善和提升了区域公共环境。

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完善的公共设施、整洁的生活环境、便捷的出行条件、高标准的生活质量,都有着强烈的追求。美丽乡村建设,就是顺应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大沈马庄是日照市众多未进行过村庄规划的老村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村民依山就势自建的房屋,紧贴山麓边缘呈扇形散乱分布,很多房屋年代久远已属危房。村内小路众多且蜿蜒曲折,部分没有硬化,交通非常不便,风来全是土,雨来都是泥,百姓对新村建设期盼已久。

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大沈马庄新村依据土地整治增减挂钩政策,按照“设施优良、环境优美,乡风浓郁”的规划原则,根据城镇居民安置区建设规范,面向村民的多样化需求,设计了140m2两层楼房、120m211 层小高层、75m211 层小高层、50m2老年房等四种户型;按照“美丽乡村”示范村要求,配套建设村民文化中心、乡村记忆馆、幼儿园、诊所、康养食堂、老年活动中心、休闲广场、集中式垃圾处理站、商超店铺及村内水系景观打造、村庄绿化工程,真正实现“村庄园林化、沿线景观化、农村现代化”。大沈马庄新村建筑规划设计,从乡村特色出发,以乡村生活为原点,充分考虑农村邻里交流、居家养老等习俗,改变普通新建农村社区成排成行的模式,采用“乡土材料+原村落立面构成模式提取”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安置区地块西高东低、依山傍水的原始地貌,用高勒脚、筑台、跌游等方式打造出高低错落的农居形象,便利了生活,留住了乡愁。

城乡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面向乡村振兴的“土地整治+”模式在三庄镇大沈马庄村的试点,不仅促进了土地整治内涵与外延的深化,也带来了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的深度变革。整治要素从单向推进向“山、水、林、田、湖、路、村”和生态环境修复全要素转变,整治区域从单一项目承载向全域协同转变,整治思路从支持农业增收向城乡融合发展转变,整治效力从保护耕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变。

土地整治+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土地整治,大沈马庄引入了生态有机绿茶和高端蓝莓种植基地,采用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承包权属于农户、经营权属于企业的“三权分置”方式,将土地从农户和村集体手中流转集中,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同时所有产业项目还承诺雇用一定比例的本村村民,变农户为产业工人,就地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吸收与利用。创新土地整治投融资渠道,大沈马庄社区建设需投资3.5 亿元,仅靠增减挂钩政策难以支撑,山东土地集团日照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整治指标交易,将所得资金除用于社区建设、土地整治等方面外,剩余部分资金用于产业扶植、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并完善了社区配套,为社员提供医疗、养老、贫困救助、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为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提供了资金支持,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乡村,相得益彰、共融发展的新格局。

结语

作为山东土地集团日照有限公司首个运用“土地整治+”理念推动乡村振兴的样板工程——日照市三庄镇大沈马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鲁东南)项目,以土地整治为平台,整合产业优势再造、公共服务导入、人居环境重塑、文旅功能提升、乡村文脉传承等多种目标和发展诉求,全域贯穿了山脉、水脉、田脉、人脉,全域提升了生态、业态、文态、形态,全面优化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是村级全域整治的重要实践,更是激活大沈马庄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猜你喜欢
整治土地规划
启东市南阳镇唱好专项整治“三部曲”
浅析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爱这土地
整治号贩子须强化医院责任
规划·样本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