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如何去爱应成为人生必修课

2021-12-16 06:28胡欣红
科教新报 2021年43期
关键词:必修课亲密关系婚恋

胡欣红

近日武汉大学《恋爱心理学》爆火,上课画面一度在网络刷屏!据了解,因当天听课学生太多,教室内挤不下,有的学生在教室外爬窗听课,更有学生自带板凳翻窗进入教室。不少学生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感受了一场沉浸式谈恋爱。

(10月21日 《北京青年报》)

虽然高校开设恋爱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看到武大学生“挂窗”听恋爱课的火爆场景,网友们依然神往不已。

近些年,关于婚恋的热点议题频频见诸媒体,也加剧了人们对婚恋的焦虑。据民政部公布的《2019年民政事业统计公报》,我国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927.3万对,较上年下降8.5%,结婚率为6.6‰,较上年降低0.7个千分点,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数据。囿于种种因素,婚恋难在我国社会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与“婚姻”呈正向发展关系的“校园恋爱”也受其影响,婚恋焦虑呈现年轻化趋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多所高校开设了“恋爱心理”相关课程。比如《恋爱心理学》《恋爱与人生幸福》《人生幸福课》《亲密关系》等,课程名字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围绕恋爱问题做文章。

大学时期是年轻人“练爱”的重要时间段,通过在高校开设“恋爱课”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恋爱观,了解如何与异性相处以及恋爱中所承受的责任,解决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避免大学生在恋爱中造成互相伤害,实乃教育的应有之义。

大学开设恋爱课正当其时,但恋爱没有标准答案,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性的体验,有人调侃如果期末考试是找到对象,那铁定挂科。究竟怎么上、上了有没有效果,一直存在争议。不乏有人担心“婚恋课”可能会与现实脱节,还有人怕培养出油腻青年适得其反。

其实,看待高校“婚恋课”大可不必如此狭隘。在大学开设戀爱课,根本目的不是鼓励大学生去谈恋爱,也不是传授什么恋爱“秘诀”帮人脱单的功利主义,更在于通过学习懂得如何维护亲密关系,如何正确看待两性沟通,引导学生培养收获、经营幸福的能力。“希望大家谈一场健康的恋爱,开始并且保持一段积极的关系”,喻丰老师开设《恋爱心理学》的初衷,就足以说明问题。

恋爱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呼吁,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是否将婚恋教育设为必修课固然需要综合考虑,但学会如何去爱应该是每位大学生的人生必修课。

猜你喜欢
必修课亲密关系婚恋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如释重负
窗外的世界
凉山羊
“3C原则”教你搞定各种关系
浙江省11所高中将试点必修课选课走班制
沪江BEC带你精读金融时报:伦敦金融城年龄歧视问题突出
婚恋心理探秘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