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找一个出口

2021-12-16 10:20醺子
睿士 2021年12期
关键词:悲剧性弹幕音符

醺子

Make me illusory, 西岸美术馆展览现场©Chen Wei Studio摄影:Alessandro Wang

2008年藝术家陈维展出了一幅摄影作品,《康复之屋》。一个狭小单调的房间,一盏发出暖橙色光线的台灯,一张床——床上有一滩疑似血迹的红色液体,一扇微微打开的门——门上挂满了锁。

那一年他不到30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还很叛逆,不想那么快被社会规训,接受按部就班的生活。“我一直在找一个自己的出口。”他说。

无论是在创作生涯的哪一段时期,陈维的作品总是关乎当代——即便作品画面是虚构布景,风格也偏超现实。“比如你让摄影师去拍一幢楼,他回来说那幢楼已经被拆掉了。那么换作是我,我会把楼再搭出来去拍。这当然不是真的楼,我只是让搭出来的楼去表演那幢已经没有的楼。”他说。

与其说是回应时代,陈维的创作更像是解答自己人生中遇到的问题。从《俱乐部》到《新城》,我们都能从中察觉到陈维对于悲剧性的偏爱。他告诉我们,自己总是更容易被悲剧性的故事吸引,一个人拥有过向往,付出过努力,经历过动荡,最后失败了。“世事往往是这样,年轻的时候,我想要做的事情也总是让我很失落。我其实从来不喜欢悲剧,但它具有一种美感。”

《康复之屋》后来成为了陈维的代表作之一。如果纵览陈维早年的创作不难发现,“封闭与出口”是重要的主题之一。在2007年的作品《地洞》中,房间被全然封锁起来,窗户被钉上木条,无处可逃的人只好从地板向地心打洞,寻找出口。

十多年后,当新冠席卷全球,封锁成为常态时,再回看陈维的作品,似是一种无心的谶言,却让观者有了更感同身受的体会。“那些作品解决了我当时的一些问题,然而生活就是这样,有时相似的问题又会在不同时间,以不同面貌出现在你面前,告诉你‘我又来了’。”

11月11日,陈维的新展《Ma k e meillusory》在西岸美术馆开幕,作为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首个联合策展项目,将探讨当代城市中人与人间新的交流方式。在这一系列作品中 ,封闭空间不再只是以房间这样的实体存在,而变成了数字时代下交流空间的阻断。

那么,当每一个人都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即时性与零距离的交流时,屏幕会是新的出口吗?我们抱着这样的问题走进西岸美术馆的展厅0,发现陈维已经通过作品给出了回答。

位于展厅中央的《协奏曲/弹幕》营造了一个赛博互动空间,当观众通过互联网发送弹幕时,作品便会自动弹奏音符——在场者只能听到音符,却无从得知弹幕的具体内容,在陈维看来,这是弹幕这种交流方式的核心,“屏幕后面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需要说话。但事实上,没有人会一句一句看弹幕,这些语言像光条一样飘过,然后消失了”。

在《Light me》系列中,人们在黑暗中遁入屏幕的庇护,屏幕成了连接他们与现实世界唯一的光亮。《布洛克球》和《岛》两件作品则暗示着:在疫情时代,互联网社交越来越日常化,并成为人们躲避他者的合理借口。《新广告》则更为具象地描绘了疫情给城市面貌带来的变化,冷清的街区,未造完的大楼,以及尚未被张贴的“新广告”。

“让我感兴趣的是,我们非常迅速地接受了这个非常状态。”陈维说。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智能机器男孩不断重复他的心愿,“Please make me real”,而当下的我们却恰恰相反,就像展览标题所寓示的那样,我们从屏幕的荧光里步入花花虚拟世界,并祈念着,“Make me illusory”。

猜你喜欢
悲剧性弹幕音符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一串快乐的音符
美妙音符
脑内弹幕
搞笑弹幕一箩筐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
文化碰撞下的爱情挽歌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探析
音符草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