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阶诗歌的内蕴

2021-12-17 15:38刘梦琦胡淑娟
文教资料 2021年9期
关键词:徐阶诗歌

刘梦琦 胡淑娟

摘要:徐阶,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嘉靖后期至隆庆初年内阁首辅,著有《世经堂集》《少湖文集》等。徐阶《少湖文集》七卷及其《世经堂集》是诗人整个创作历程及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少湖文集》体裁广泛、内容丰富,本文对诗人生平交游、诗歌内容及艺术风貌进行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徐阶 《少湖文集》 诗歌

徐阶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他的文学著述自然不能被忽略。《少湖文集》(七卷)是徐阶早年作品集,成书于嘉靖十三年。中国明代著名目录学家黄虞稷编撰的《千顷堂书目》就收录了包括《少湖文集》在内的徐阶的大部分作品,由此可看出徐阶文学在明朝就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

一、《少湖文集》的前人评价

对《少湖文集》的评价,《四库全书总目》中有云:“《少湖文集》七卷,明徐阶撰……凡文五卷,语录一卷,诗一卷,大都应酬之文,十居六七皆不足以传,特用志遗爱云尔。”[1](1580)此语对其文多为贬斥。

然而黄绰序却赞云:“少湖徐公,登名进士,传胪及第,以文进也官翰林国史编修,以文为职也。且赋之以温粹之资,充之以纯正之学,故其文不畔于道而皆可以为教也。”大力赞赏徐阶文章的高尚内涵和与时俗不同。

可见,对徐阶的作品的评价还存在争议。

二、诗歌分类及内容探析

孔子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白居易在《寄唐生》中写道“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由此可得,中国诗歌在最初萌芽和后来发展的阶段,都注意到了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的关系,要想准确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内核,就要充分关注作者的经历及所处时代的发展变革。明中叶,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阶级腐朽、思想控制松动,使市民阶层和读者群体对文学提出了新要求,文学创作更加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自嘉靖中期,“后七子”及“唐宋派”都提倡師古,强调文以明道。徐阶作为这一时期的人物,自然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文学流派的影响。

徐阶作《少湖文集》时正遭贬滴,在出仕与归隐中徘徊的徐阶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内心既有不甘,又有失落,一方面想要重回朝廷再得重用,在官场上大展拳脚,用自己的才能开拓一番作为,另一方面厌倦朝廷之中争权夺利间的钩心斗角和黑暗龌龊,想要就此退隐人世,于山水田园之中了此余生。除此之外.徐阶师从王阳明,这一阶段是他对王学学习追求并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他的诗作中不免体现出王学风采。

《少湖文集》第七卷中共收录了七十九首诗歌,其中大多虽为交友赠答之作,但不乏一些内容新奇、用字洗练的其他题材诗歌。本文试将其划分为感世咏怀诗、吊古感今诗、山水纪行诗、咏物寓意诗、哀事缅怀诗、交友赠答诗六种。

1.感世咏怀诗。

嘉靖年间所谓的“嘉靖八才子”之一的唐顺之与徐阶一样深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他提出“不事雕琢,只致力于坦率表达内心”的“本色说”,徐阶在这一阶段的诗歌创作对其进行了很好的践行。诗人此时已步人中年,经历过官场的尔虞我诈和骤然被贬之后,对人生的体悟更真切,对国家命运和百姓安危理解得更全面,更能设身处地地为下层人民发声。此部分诗或表现忧国忧民情怀,或抒发思乡怀远之情,或反映社会百态。在诗歌中,徐阶经常会寄寓对自身身世际遇的感慨,如对社会人情冷暖的感伤,对韶华易逝的感叹等。

如因举头望月而引发思乡之情的《清河见月》:

明月生东海,有怀湖上田。天应共南北,地已隔山川。

骨肉书真断,岂凶岁异传。不眠听风浪,双泪落灯前。

(《少湖文集·七卷·清河见月》)

“月”从来都是中国文人心中引起乡思的景物,无论是浪漫主义诗人还是现实主义诗人,都常常借“月”寄托情感,最著名的如季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作品描摹出一位思乡之人因感慨世事在灯下落泪的情景。首联起兴,诗人看到从东海上升起的那轮明月,思绪也飘回家乡。无论身处南北,头顶上的这片天是相同的,但是即使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人们,也有山川相隔,更加深重地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孤寂。尾联则写想到这些无法人睡,耳边传来的都是风浪之声,心中更加无所依靠,感受到命运的风雨飘摇,不禁落下泪来。全诗感情真挚,笔力凝重,由嗟叹到伤情,情感变化描写细致深入,把内心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吊古感时诗。

徐阶一生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常常引经据典,再加上被贬的经历使他曾到访过许多风景名胜,对事物有更深刻的体悟,极其擅长将历史融入自身际遇,将身世之感打人一个个典故,借此表达对朝廷昏聩的不满和自己的内心志向。如造访贺知章曾居住过的地方后写下的《贺知章故宅》:

汶水孤帆远,任城四望开。风流贺监宅,寥落谪仙杯。

树色含秋冷,泉声带雨回。金龟复何在,慷慨有余哀。

(《少湖文集·七卷·贺知章故宅》)

全诗大量运用典故,体现出徐阶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悲伤,表现出作者对于出仕的隐忧,如“贺监”“滴仙”“金龟”等。已遭小人谗言低毁被贬官的徐阶在一代风流入物贺知章的故宅,想到的不是如何如他们一般名扬天下,而是眼前寂寥无人的景象更让他感慨,对自己的人生道路重新陷入思考。

3.山水纪行诗。

山水田园诗历来为文人所青睐,从东晋陶渊明起,寄情于田园、咏叹山光水色就一直被历代文人重视。“历经繁华见真淳”,对于徐阶这样一个经历过复杂生活的人来说,这样恬淡、静穆的生活才是他心中始终怀揣的理想生活。这一部分诗歌大多语言浅近,想象奇特,思维随意生发,是在无比放松心境下的作品,诗歌意象组合巧妙,看似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让人读来仿佛置身绝妙的自然风光之中,颇有“俯拾即是,不取诸邻”的自然风格,“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蕴笔法。如表达隐逸想法的《西庄》:

问询高人第,城西庄更幽。竹深秋霜合,花重夕阴留。

涧水斜通泖,云峰曲抱楼。不知尘世外,何处有丹丘。

(《少湖文集·七卷·西庄》)

这首诗写作者外出找寻高人隐士。“归隐是徐阶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意识之一,从嘉靖十年被贬延平到其晚年休致归乡,徐阶几乎从未间断表达其归隐的愿望,但是一直到隆庆二年坚辞得请”[2](28)。

这一归隐思想,不仅因为官场的污浊让徐阶更恬淡安静的生活,更因为徐阶受王阳明思想影响较深。“归隐……也是其良知理论的重要内涵之一”[3](57)。当时统治阶级日益腐朽,商品经济却高度发展,程朱理学已经不能很好地束缚人们的思想,王阳明故提倡“致良知”,徐阶也接受了这一思想,在经历不畅时从内心出发去排遣,寻找真理所在。

4.咏物寓意诗。

钟嵘曾指出:“使贫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表明诗歌不仅是情感的宣泄,还是医治人的精神苦闷的良方。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常常是诗人描摹事物的目的,看过眼前草木虫鱼、山川河流有感而发,进一步寄托高尚品性和不屈气节。如对白牡丹的描摹《雨后观白牡丹》:

小园风日斗清嘉,梦断扬州文此花。欲买也知金有价,细评应说璧无瑕。

妆怜汉女啼前见,脸愧唐妃醉后夸。看到子孙须解取,玉堂元不似姚家。

(《少湖文集·七卷·雨后观白牡丹》)

这首诗写了作者雨后欣赏白牡丹后的所思所想。“玉堂”指豪贵的宅第。此诗“妆怜汉女啼前见,脸愧唐妃醉后夸”运用比喻和倒装,将雨后白牡丹的颜色和形态比作比昭君和杨贵妃还要美貌、妩媚的女子的面容,形象地写出了雨后白牡丹清新、妩媚的姿态。作者赋予“牡丹”这一常见意象以不同内涵,紧紧抓住牡丹色白的特点,不再将其作为富贵的象征,而是作为纯洁高贵之物吟咏,人人都追求却都难以比拟。

5.哀事缅怀诗。

《少湖文集》中还有不少哀事缅怀诗,这些诗作亲切感人,多写较为亲近的人事,曾经的点滴都活跃在心间,然而如今无法追寻。这部分诗歌包含诗人最真实最深沉的内心情感,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因此读来使人更易产生共鸣,体现出作者的一片拳拳赤子之心。如《怀母》:

辞家远行迈,园林变青苍。淇水西北流,鸿雁东南翔。

月出见羊牛,客子怀故乡。故乡不可即,独立重仿徨。

常恐衣带缓,高堂倚惆怅。愿言加飨饭,相思裂中肠。

相思夫如何,南山可耕桑。

(《少湖文集·七卷·怀母》)

本诗前两句写辞家远行后在他乡的所见之景。

徐阶的母亲顾氏对徐阶有很大的影响,常教导子孙要勤俭,戒奢侈。此次徐阶被贬后,其母曰:“尔以言事滴,吾荣也。”[4](卷21)徐阶在被贬后作诗怀念母亲,深沉哀婉,没有华丽的辞藻矫饰,却催人泪下。

6.交友赠答诗。

交友赠答诗是《少湖文集》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徐阶的朋友很多,既是仕途的需要,又与其个人性情、学识有关,此诗集中有许多与友人酬唱赠答之诗,对象多为同一时期的官场官员和仕途上的好友。其中,或将生活愁苦之处相告友人,或题诗画卷扇面互赠,或触景生情表达怀念,或字字恳切劝勉小辈。如《送顾起元甥婿之京》:

病中愁送客,况复是残年。雨雪三更梦,江湖万里船。

天垂龙塞没,星接凤城悬。到得燕山路,应书数字传。

(《少湖文集·七卷·送顾起元甥婿之京》)

这首诗是在送别甥女婿顾起元時所写。颈联借用唐代杜牧《贵游》诗中的典故:“斧钺旧威龙塞北,池台新赐凤城西。”龙塞”即龙城,泛指边远地区。“凤城”是京都的美称。诗中写了作者想象中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字里行间表达出了徐阶对小辈的关爱。

三、风格溯源与艺术特征

张真在《叙少湖先生序》中言:“其为诗也,本诸性情而不人纤巧藻丽门户,每曰:‘诗若此,得无失其正乎?”[5](卷首)从艺术特色上看,徐阶诗歌最主要的特点是平实质朴,纵观这一时期徐阶《少湖文集》中的诗歌,艺术特征有三:

1.平实质朴,感情充沛。

钟嵘的《诗品》中有一贯彻始终的重要思想,即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反对藻饰之美。徐阶的诗歌符合这一传统美学追求,大多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南迁时期,徐阶有一首寄给妻子的诗《怀室人》中:“有美孤生兰,馨香袭华滋。……烟尘暗歧路,欲见未有时。”诗中并未运用华丽的词句,而是在字里行间倾注了对妻子的思念和爱意。他以“兰”喻妻子,是对其高尚形象的反映,体现出对妻子的真挚爱恋。后文写被贬后的自己像是走在歧路,无法看到光明的坦途,不禁心中触动,泪流满面,将人生的迷茫与困顿写在对妻子的怀念之中,更加展示出他内心情感的汹涌,在浅显易懂的诗句中,刻画了一个柔情似水的丈夫形象。

2.意象丰富,形象生动。

徐阶的眼界开阔,胸怀坦荡,常常能将景物描写得或阔大广袤,或细致人微,因为胸中有丘壑,描写的意象自然有常人所不能见的震撼之感。

如《夜赠张太室同年还朝二首》中:“竹冷霜初合,山高月欲留。……渺渺云间鹊,飘飘水上鸥。”构思巧妙,“月欲留”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因山之高而呈现出的山与月的相互触及之感,栩栩如生,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情趣。尾联用“云间鹊”“水上鸥”等表现事物易逝的意象,通过对过往年岁的回忆,写出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意象组合巧妙,看似无序,实则自有章法,将常见的意象重新组合,赋予崭新的内涵,更体现出徐阶的不拘俗套、别具一格。

3.善用典故,精于炼字。

徐阶学识渊博,进士及第,饱读诗书,这一点反映在他的诗中即善于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看似出于他人,实则内化于己,不囿于藩篱。

如《送何复所方伯赴湖藩》中:“论心漫忆陈藩榻,揣分真惭鲍叔知。已向丘园怀旧隐,弹冠直恐负深期。”以“陈蕃榻”喻礼待贤士,用“鲍叔知”作称美知己情深的典故。“丘园”指隐逸,“弹冠”指为官。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的一首诗中,句句用典,但读来不觉烦冗晦涩,反映了作者在“仕”与“隐”中的种种思虑犹豫和举棋不定,纵观古今,细数历代英豪的选择,内心的挣扎跃然纸上。

关于炼字这一特点,如《胥溪》:“石底潮通青海脉,槛前云护白苹洲。”其中“护”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白云环绕白苹洲的景象,同时“云护白苹洲”就像母亲环抱孩子般,表现出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徐阶诗歌内容丰富,善用平实质朴的语言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对壮志难酬的不平及对家人朋友的情感,诗句中展现出官场沉浮的士人内心思虑与生活情状,表现出诗人在写诗中并不刻意求新求奇,而是重在表情达意。《少湖文集》虽大多为交际应酬之作,但其中运用的典故丰富,意象变化多端,且大多充盈着诗人的真情实感,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与文化意义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下册)[M].上海:中华书局,1981.

[2]张芳.徐阶文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3]左东岭.明代心学与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4]徐阶,徐自立等.徐氏族谱·卷21[M].乾隆四十七年刻本.

[5]徐阶.世经堂集·卷首[M].明万历间徐氏刻本.

猜你喜欢
徐阶诗歌
明代首辅徐阶少年事迹考
诗歌是光
徐阶的脾性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