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死亡”和“性”在埃贡·席勒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2021-12-17 15:38程莹
文教资料 2021年9期
关键词:席勒死亡

程莹

摘要:埃贡·席勒,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表现主义画家。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很多作品,以人体画著称。他的作品,大部分以“死亡”和“性”为表现主题,反映了强烈的个人主义风格。他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死亡”和“性”进行了深刻解释。埃贡·席勒父亲的死和自己曲折的经历,刺激他创作出很多“死亡”主题的作品。他笔下的“性”不是淫秽物,而是对性的观察和内心情绪的宣泄。

关键词:死亡性埃贡·席勒

一、造就席勒“死亡”主题的作品成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埃贡·席勒生于1890年,出生和成长在一个维也纳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火车站的主管,沉迷于维也纳中产阶级糜烂不堪的生活,于婚前就感染梅毒。患病期间,父亲一直饱受病痛的折磨,面容憔悴,身体日趋消瘦。他的三个哥哥刚出生不久就夭折,姐姐在十岁时因脑炎去世,到他15岁时,父亲死于梅毒。这对于深爱父亲的席勒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创痛。母亲也在父亲去世后不久离世,亲人的相继离世和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使得席勒的人生观较为畸形。对于父亲的死,席勒久久不能忘怀,他太过思念父亲,常常出现父亲还在身边的幻觉。席勒曾写过一封给家人的信,信中说道:“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人像我这样怀念我的父親,这种悲伤如此巨大……我画了这么多的坟墓和往日旧物,只是因为这一切都依然天天在眼前。”席勒始终无法摆脱死亡的阴影,这是席勒艺术中病态、死亡元素的最终源头。

2.时代背景的影响

席勒身处(1890-1918)欧洲遭受社会动荡变化的时期。一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和政治体制、经济、传统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转变,另一方面,在这百年间传承下来的古老规范和观念的质疑和反叛。这两条线索的精神引导是从启蒙主义开始的,个人与上帝的神圣分离,使人类第一次拥有了创造美好世界的可能性和力量。“上帝死了”,人们开始清理旧山河。席勒的短暂一生都生活在历史巨变的时代背景下。

十九世纪后期维也纳成立的民主议会失败。当时的奥匈帝国被撕裂得支离破碎,民族间的差异很难消除,阶级间的分歧过大,最终无法达成共识,议会未能达成协议,矛盾已经习以为常。奥匈帝国仍然被国王控制。

二十世纪将至,维也纳的年轻人对父母理想的自由主义感到失望。想要以历史风格建设全新的维也纳,父辈的行动被年轻的艺术家们拒绝了。用历史风格创造的历史感都是谎言,但利用表面上的和平和繁荣掩盖即将死亡的奥地利和匈牙利帝国,艺术家门无法忍受这种伪善。

如提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维也纳艺术精神时,反复出现了“颓废”“末日”“死亡”等词汇,在某种程度上把这些词加到席勒和他生活的时代是正确的。

3.绘画流派的影响

在绘画流派中,各种艺术风格相互陶染又共同依存,如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分离派等绘画流派的出现为新艺术形式的借鉴和拓展开辟道路。1909年席勒在参加克里姆特的画展中认识了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蒙克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代表。蒙克的《病中的孩子》,画中的母亲为孩子的不幸而绝望和悲伤。空荡荡的房间里别无他物,更增加了死亡逼近的凄凉场面。蒙克童年家庭悲剧,给蒙克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这幅画是他开辟表现主义的一次突破性进展,画家试图探索病与死的感受。席勒和蒙克在创作主题上有一定的关联性,可能与两位画家相似的生活经历有关,同样探索“死亡”主题,但在构图的绘画表现手法和色彩运用上各不相同。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也是席勒的导师。他追究绘画内容的象征性,把人的肉体和灵魂的痛苦,生命的繁衍与消逝,以抽象的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在1900年至1907年间创作了以“医学”为主题的系列壁画。壁画中我们会被一位穿着华丽的美丽女子所吸引,她以高傲的姿态站在画面中央,用俯视的眼神与你对视。向上看,眼前无数男女老少的尸体交错在一起,连绵不断地向上延伸,其中骷髅头被面向右侧的黑色纱布覆盖着。一个裸体的女人在空中飘动。这幅画不仅无法展现医学的治愈能力,还令人恐惧、厌恶。在这条长河里,有些人是健康的,有些人是患病的,有些人怀孕了,但都沉浸在自己的情感里,没有沟通。他们中间的骨头是死亡。所有被关在白己世界里的人都汇入了生命之河,即死亡之神的生命之河。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席勒吸收并借鉴了不同风格流派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蒙克和克里姆特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达出对“死亡”的感受,这对迫切需要从痛苦现实中抽离出来的席勒来说,找到了内心宣泄的突破口,为席勒从保守的学院派走向表现主义开辟了新方向。

二、造就席勒以“性”为主题的作品成因

1.颓废糜烂的社会背景

维也纳是当时奥匈帝国衰落的一个缩影。民族矛盾加剧,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保守势力拒绝一切改革和进步。在美丽的城市外表下充斥着堕落、绝望和不安的氛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奥地利中产阶级整日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他们都陷入了欲望之中,借以寻找麻痹和逃脱的瞬间。公园和街道上到处都是露宿者,其中有流浪的少女,她们中很多人深陷于末日帝国发展的性产业中。当时的维也纳性病成灾,席勒把无家可归的少女带回工作室当模特,给她们提供了一个临时住所。席勒用画笔大胆地揭露着颓废糜烂的社会,描绘出人类的本性。

2.激情放纵的生活

席勒父亲身患性病去世,叔叔作为监护人,把他送到维也纳技术学院学习,为的是继承他父亲的事业,但他始终钟情于绘画,一年后就被学校的老师推荐至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在就读期间,席勒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导师——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席勒早期作品受到克里姆特装饰风格的影响,在画面构图和用色上十分相似。他们彼此互相欣赏,交换作品,要知道作品对于画家本人来说,如同生命一般重要,足以证明两人的关系如同朋友般亲密,以至于对席勒的绘画生涯影响是巨大的。克里姆特的生活放荡不羁,作品大多以女性和表达性欲为题材,经常在自家的庭院里开裸体派对,任由她们嬉戏打闹,摆出各种撩人的动作,风流的克里姆特便会穿着宽松的袍子,观察模特们各种各样撩人姿态,以获得创作灵感。那时的席勒穷困潦倒,根本没有钱雇用模特,克里姆特便把自己的模特兼情人——沃莉,介绍给席勒,两人更是一见钟情,不久后两人搬到席勒母亲生前的一个小镇居住,沃莉成为席勒绘画作品的灵感源泉。席勒的代表作品《死神与少女》及很多作品都是以沃莉为原型创作的。两人享受蜜月期间还会雇佣当地的少女做人体模特,纵情生活。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以“性”为主题的内容不足为奇。

3.“情欲”画家克里姆特的影响

克里姆特三十五岁,已经是维也纳著名画家,同时是“分离派”的代表人物。当他为维也纳大学创作了三幅象征哲学、法学、医学的作品时,“分离”的火花照射到维也纳。维也纳大学的教授们对克里姆特作品中描画的性感身材和强烈肉欲感到厌烦,无法忍受画家对大学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的怀疑。保守的政客们禁止维也纳艺术学院聘请克里姆特作教授。这对克里姆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对心怀不满的批评家说:“我想把妨碍我创造这个不合理的东西抛开。我想重新获得自由。不需要政府的帮助。我否认一切!“他非常愤怒,于是回购了为大学创作的所有作品,导致随后画的主题往往表现出内心的忧郁和无力感及被压抑的欲望。

从此以后,克里姆特的绘画主题一直是情爱与欲望的交错,或者是内心的痛苦与无限的抑郁。从这一点来看,1901年他所画的《朱迪斯之一》可以说是代表性的作品。朱迪斯的形象显然已经不再是少女了。她裸露着丰满白皙的身体,脖子上的金色装饰似乎快要抑制了她的呼吸,墉懒迷离的眼神半睁半闭,略显出一夜放荡的疲倦感,下颚微微抬起,半张半合的双唇,同时反映出不可名状的痛苦。懒惰的表情表现出对睡觉的欲望,它寓言地表现了痛苦与情欲之间的联系。克里姆特在后来的很多作品中都以这个为主题。

克里姆特的作品中一直充满“情爱”和“性欲”,可以说克里姆特在“情色主义”中享受到了“情色”的荣耀。他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高贵的色情主义”、醉酒的“色情”形象。席勒早期绘画作品风格还不成熟,克里姆特作为他的导师无疑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席勒成为表现主义画家的领路人。

三、席勒笔下以“死亡”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在席勒的一生中,生命和死亡总是交织在一起。他的父亲死于性病,他的情人沃里感染了猩红热,他的老师克里姆特死了,他的一生都在凝视着死亡。因此,从他的画中隐约可见他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1910年席勒创作的《亡母》,画面整体色彩凝重,以压抑的黑色和褐色为主要色调。画中死去的母亲紧闭着双眼,用瘦弱而干枯的手指环抱住婴儿,母亲头部倾向婴儿,面部苍白毫无血色。画面中心是一个睁开双眼的婴儿,色彩采用暖色调,与母亲冰冷、阴郁的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婴儿一只手抚摸着自己,一只手伸向外面的世界。这个睁开双眼的婴儿代表着曙光和重生的力量。同时,婴儿脆弱的身体面临着残酷的世界,是那么不堪一击,随时可能死去。由于童年丧父带给席勒挥之不散的阴影,因此席勒笔下的婴儿更多的带有死亡的寓意。席勒認为“一切都是死的,一切都是活的”。在生与死的阴影中纠缠,死亡随时到来,脆弱的生命显得无能为力。

1910年《手在脸颊的自画像》中,席勒身穿红蓝相间的上衣,手指修长,关节突出的左手放在腰间,右手揉搓脸部,使自己半张脸变形,这个莫名其妙又怪异的造型让人匪夷所思,揭示了人物神经质的内在。席勒喜欢用镜子进行创作,对席勒来说,镜子不仅是观察自己的场所,还是沟通镜中不现实的自我的桥梁。他几乎所有的自画像都是深邃的眼神、痛苦的表情、扭曲的肢体。他为了观察死去的病人,甚至去了医院。画中病态的肤色来自垂死的患者,构成了他“死亡”主题的个人风格。

1911年,席勒画了一幅名为《死神和我》的作品。画面整体色调用黑褐色呈现出阴森、恐怖的氛围。画面中的男性人物目光狰狞地望着前方,面部五官模糊,肤色枯瘦如干尸,他的脸像沾满鲜血的面具一样表现出极度惶恐的表情,“死亡的幽灵”用惨白的双手紧紧拥抱他。作品用极具肌理感的笔触将颜料堆砌在画面人物上,形成了充满强烈的抽象性质感。主体人物形象在红色、绿色、褐色混合的色调中显现出来。这极度不和谐的色彩调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在这神秘的、充满死亡气息的色调中,这部作品更像是他宿命的预言。席勒作品风格在1910年至1912年期间更加突出,作品中人物内心的不安情绪和扭曲的心理表现得更加生动。

四、席勒画笔下对“性”的表现

席勒,曾被德国艺术百科归类为“情色”艺术家行列。可能由于席勒一生经历过太多挫折和苦难,长久缠绕在死亡和离别阴影中,随之而来的是通过笔下的绘画作品,抒发别样的精神宣泄——对“性欲”的表达。他有一句名言:“否认性的人才是真正的淫秽,因为他们以最下作的方式侮辱了生他们的父母。”席勒用作品表达对性的观察,并把它们毫不掩饰地表现在裸体画中。

1910年后,席勒的作品中开始表现出强烈的欲望与性。在《跪着的裸体自画像》中,人物裸露着身体,性器官大胆地朝向观众,一条腿跪在地上,蓝色的体毛更凸显了男性的荷尔蒙气息,一只手挡在前面,而头部转向一边,似乎是拒绝做什么,微微闭上的眼睛和陶醉的表情又似乎很满足。该作品,表现了席勒在青年时期对性的矛盾见解。

1917年《拥抱》这幅作品,是席勒表现性主题的一幅力作,观众从俯视的角度,看到画面中两个赤身裸体的男女纠缠在一起,手臂紧紧地拥抱住彼此。画面构图充满不稳定的动感,轮廓的线条明确而有力,画中的男性形象似乎是他自己,但没有露出脸部,只是把背部朝向观众,男性背部肌肉明显却有些消瘦,肤色略显病态感。席勒在创作时常常给模特摆出扭曲的动势,让人产生不安的情绪。当时宗教重申了艺术在精神方面的角色,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艺术家们通过创作而获得精神上面的某种平衡。”在席勒画里,自我表达完全通过展露躯体来实现,观众几乎成了偷窥狂。

在当时传统时代背景下,“性”和“人体”是道德上的禁区。但对于席勒来说,既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又是灵感的源泉。他的作品中,把“性”表现得很直白,借此激发和释放内心的激情。即,袒露白己是脱离现实的状态,并通过作品的线条、颜色、结构,夸张地表现出内心状态。绘画是席勒与世界灵魂对话的媒介,是灵魂认知情感后的行动。

五、结语

席勒,一位不受社会规范和时代道德枷锁束缚的艺术大师。在短暂的绘画生涯中,充满痛苦和嘲弄。但他用独有的艺术感受,对“死亡”和“性”作出灵魂的诠释,突破了时代的牢笼,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歪曲的情感差异中,释放出艺术能量。只有充分独具个性的艺术家,才能把“死”与“性”演绎得活灵活现、令人震撼,他是当之无愧的表现主义代表性画家之一。

参考文献:

[1]蔡永怡.“死亡”与“性”——埃贡.席勒绘画中的人体[D].苏州:苏州大学,2011.

[2]弗洛伊德.性学三论[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4.10.

[3]张小叶,席勒[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2.9.

[4]闫爱华,陈聪.席勒梦幻的色彩[M].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7.

[5]卢家华,杨参军.席勒色彩[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12.

[6]毛君炎.埃贡·席勒的一生[M].香港:世界美术出版社,2008.

[7]张诗梦.埃贡.席勒女性爱欲题材绘画解析[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2018.

猜你喜欢
席勒死亡
古典的浪漫——服装设计中席勒的美学思想
克里姆特&席勒:挑战一切『有所掩饰』
席勒的烂苹果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