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和地方高校校企合作的优化

2021-12-17 13:50张羽菲
文教资料 2021年9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新工科工科

张羽菲

摘要:2017年我国正式提出了“新工科”建设,对我国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从新工科的视角对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及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并发现存在校企合作不深入、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缺乏办学特色、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对此高校应实施校企共建共管、专业设置对接地方特色产业、对学生进行大类培养、重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优化策略,满足新形势下的工科人才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工科 地方高校 校企合作

高等工科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工科人才,校企合作一直是我国工科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既是一种办学指导思想又是一種办学操作模式。广义上的校企合作泛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传统的工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2017年,我国正式提出“新工科”建设,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对“新工科”的内涵和发展路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应作出相应的优化调整。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对我国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一、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017,以“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及“北京指南”为标志的新工科建设理念开始形成,在此之后,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正式开启了我国的新工科建设。2017年6月发布的《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明确指出,主要从“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和“地方高校”三类学校人手,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新工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与满足行业和产业当前及未来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2](26-35)。这一任务具体到地方高校是培养能满足地方产业、行业发展的工科人才。笔者通过对相关政策进行梳理认为,新工科对于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体到地方高校主要为以下两点。其一,人才的培养应是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些人才既要具有较强行业理论知识,又要有工程实践能力,了解产业及行业最新发展和技术要求。其二,新工科专业要向工科交叉学科、其他交叉学科发展,培养专业化、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二、我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实行校企合作的历史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校企合作最初是在我国的军工行业诞生的,当时主要运用校企合作发展军工业,从各个高校挖掘优秀的人才输送到军工事业当中。这一时期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定向合作的方式,主要是政府行为,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企业开始对自身技术进行改进,高校可以为企业的改革提供一系列技术支持,校企合作发展得十分迅速。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开始于1991年产学研教育协会的成立[3]。1995年,我国正式将产学研确定为校企合作的基础。自此,大学开始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各高校都在努力寻求校企合作。截至2018年,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等学校的校企合作率高达98.9%,包括各种国内著名企业及跨国公司。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笔者通过对一些地方高校工科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调查后发现仍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培养出的工科人才难以达到新工科建设的要求。

第一,校企合作不深入,形式主义严重。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得并不深入,仅仅停留在顶层设计层面,使得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高校方面,协同办学机制依然不够完善,缺乏与企业充分的沟通与合作。各高校虽然都制订了校企合作的培养方案,但多数只注重理论,并没有订单式培养等实际合作,教学过程中依旧把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相分离且以理论教学为主,不断压缩实训教学时长,安排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时间期限短,将实训教学仅仅局限在某一学期的几个课时,其他教学活动仍由高校独立完成。企业方面,对于校企合作并没有什么责任感,合作并不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把行业最一线、最先进的技术带入高校,实训往往采用观摩的形式,学生直接接触生产的机会较少,对学生实训的质量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

第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不协调,缺乏办学特色。地方高校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应与地方产业相适应。部分高校在校企合作培养方面并没有突出这一点。首先,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特色不突出。多数高校校企合作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千篇一律,没有结合所在区域产业发展特色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中高校特色与企业特色均不突出,导致人才培养缺乏多样性。其次,人才培养的结构与区域产业需求不协调,造成就业困难,不利于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学生培养质量难以达到新工科要求的标准。新工科要求所培养的工科人才既要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又要具有工科交叉学科、其他交叉学科的通识性知识。校企合作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学生在通识教育和跨专业交叉学习方面仍存在不足,难以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特点。校企合作的出发点虽然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理论知识传授和实地训练都不深入,导致学生既缺乏理论知识又缺乏实践能力,更缺乏交叉学科和通识性知识,不能满足新工科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三、我国地方高校校企合作的优化策略

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需要对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校企合作在合作的深度、专业特色及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应进行改革。

1.校企共建,校企共管。

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就应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高校应重视校企合作,成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校企合作问题,与企业充分沟通和协商,按照目前专业发展趋势及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共同创建新专业或调整已有专业的培养模式,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校企共建、共管的制度,将校企合作融入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管理方面应由企业与高校共同进行,实现深度合作,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进行学生管理,共同教学,共同开展研究,共同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以及共同完成相关科研项目等。在招生方面,企业与高校共同宣传校企合作特色。在培养过程中,企业与高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一方面,聘请知名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兼课,为学生讲授真实的生产案例,为学生带来最新的用人信息与技术信息,加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以企业的生产操作流程,以及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实践对象,与大学的各专业建立产教结合关系,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条件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企业的生产一线指导学生实践。最后,企业要参与到学生的毕业设计中,不仅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技术支持,还将学生的研究成果送人实践中进行检验,将优秀的研究成果用于实际生产中,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除此之外,校企之间还应深入交流合作,学校应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兼职,交流学习,获取实践经验,有计划地将教师派出学习,不断充实、更新教学理念。

2.对接产业,突出特色。

社会的不断发展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包括传统产业升级而形成的新型产业)进而形成新职业,同时科技不断进步引发产生新技术、新经济。新技术和新经济以学科交叉为特征,新产业和新业态以跨界融合为特征。新职业与学科交叉(或交叉学科)的再次交汇即形成新工科专业[4](20-25)。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应与专业所在产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相适应,实现“三个对接”,即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对接和基本能力考核与技术技能鉴定对接[5](143-147)。地方高校要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使命,积极为所在地区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服务,以当地经济发展和政策指引为导向,努力将学校的科研成果投入到一线生产中,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才培养方面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定位,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据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修改和优化,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还应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而实时更新,使毕业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均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其二,必须强调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未来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在企业实训中得以运用,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除此之外,还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训,使学生有能力在实践中以理论为依据,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对生产线进行改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反过来还能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研究抽象成理论成果用于指导未来的实践。

3.重视创新,大类培养。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催生出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的新业态,使各行业对于交叉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在以“中国创造”为主旋律的背景下,交叉型、创新型人才成为“新工科”人才需求的重要条件。要达到上述要求,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应作出相应调整。第一,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有趣地传授给学生,可以采用多媒体、道具等多种新型教学手段。在实训中将本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呈现给学生,带领学生参观代表本行业最高水平的企业的生产车间,扩大学生的视野。在生产实训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洞察力,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视角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并采取多种办法解决问题。第二,实行大类培养。“大类培养重点不是给学生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世界、对社会、对自我、对专业的整体认知,通过经历各个知识领域的批判性思维、相互印证、触类旁通,以填补经验的断层,发展成熟的知性;[6](50-55)。可以说,大类培养是交叉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课程设置上,将通识性知识、交叉学科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中,使通识性知识、交叉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三者并重。在教学过程中拓展边缘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关系网。高校可以与多个企业展开合作,其中包括與本专业交叉类型的企业,在实训中亲身体会交叉学科对于产业的重要作用,将交叉学科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适应当前交叉性、复合型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林建.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

[3]王艳丽.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

[4]李正良,廖瑞金,董凌燕.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

[5」胡永生.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9).

[6]邵光华,吴维维.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成效与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2017年高考录取学生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8(6).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新工科工科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交叉学科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