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学习场”的构建

2021-12-17 14:52张芬艳
文教资料 2021年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张芬艳

摘要: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校要重构学生的“学习场”。“学习场”的重构能够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关系走向“交互主体”关系。为了重构学生“学习场”,学校要考虑学校文化的培育,满足师生需求,结合课堂活动展开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设计,依托技术搭建虚拟空间,增进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创新学校生态,为物理空间设计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

关键词:核心素养 学习场 物理空间 精神空间 虛拟空间

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的场动力理论是其心理学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场动力理论主要包括两大理论,涵盖“生活空间”和“心理紧张系统”两大核心概念。在教育学领域,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于人自身内部心理紧张系统的释放,而生活空间则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导火索。勒温认为“一个人的动机行为是由其‘心理生活空间决定的”。“心理生活空间”是指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各种事实的总体,既包括人的信念、感情和目的等,即个人内在“心理场”,又包括被知觉到的外在环境,即外在“环境场”[1](82-85)。勒温强调的“心理生活空间”关注两方面,即个人内在“心理场”和外在“环境场”。在教育教学领域,为了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素养,教育界越来越重视未来学校的研究,即“学习场”的重构。从广义上看,“学习场”是指和谐的“多元互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诸要素相结合的具体的学习场景、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2](24-26)。本研究中,“学习场”不仅指向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还涵盖对学生心理因素的考虑,如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安全感等。勒温强调的个人内在“心理场”对应“学习场”中的“精神空间”,外在“环境场”对应“学习场”中的“物理空间”。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儿童“学习场”还应包括技术支持下的“虚拟空间”。本研究将探讨未来学校“学习场”的结构,同时论述学校“学习场”构建的路径。

一、学习场的三维性架构

为了提高与培养学生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技能和素养,学校应当重构学生“学习场”。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利用重构的学生“学习场”,开设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沟通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学校生活,成为面向社区、面向世界的学习者。通过物理空间的改善,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关注精神空间的建设,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通过搭建虚拟空间,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一)改善物理空间

学校最典型的物理空间是教室,面向未来的教室应当是灵活的、人性化的。教室里课桌椅的摆放不应局限于秧田式的排列。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需要合理调整教室空间,将教室打造成功能性教室。教室中的桌椅等应当是灵活可移动的,如“马蹄型”“圆型”“小组型”等。班级桌椅的设计应当基于人体工程学,使学生能够根据身高动态调整,用之可及[3](34-35)。教室空间的设计应配合课程的需要,迎合学生艺术与审美的需要。我国学校指的“专用教室”,如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等,应当能够为学生提供艺术空间,与课程相适应,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细胞,使学生享受在该空间的学习。

未来的学生不是学校里的人,而应成为社区中的人、世界中的人,学校物理空间的设计应当迎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室空间的基础上拓展教学空间。目前学校提倡通过体验式学习帮助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包含以下五大要素:一是学习者是参与者,并非旁观者;二是学习者在体验过程中是充满热情的主动探索,并经过自己的探索、实验、思考后重新审视知识;三是体验活动的过程是自然呈现给学习者的,是真实有意义的;四是学习者对体验生成的知识要不断地反思、产生个人内化的意义;五是体验式学习不仅注重当下,还关心未来的发展[4]。在体验式学习中,学习者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亲身感受学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未来儿童“学习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一是在学校内设计建设各种特色体验场馆,使得未来学校成为“博物馆”,同时依托技术条件,帮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高探究能力;二是组织学生参观校外的体验式场馆,使之成为学生的“第二所学校”。校外的体验式场馆与学校相结合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学校课程的整合与设计等,不仅仅是实地考察,还包括课堂学习的延伸。

(二)关注精神空间

人具有生命三重性,即亲缘性血缘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刘济良先生认为:“人的生命诞生和其他生命的出生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仅仅是一个肉体的自然生命的存在,但是,从完全意义上说,并不能宣布一个人的产生,随着人的第二次生命力——精神生命的诞生,‘人才真正诞生了。但是,从此以后,人便要在灵肉之间摇摆。”[5](27-28)人的精神生命于人的生活至关重要,决定着生命的质量。伴随着学校物理空间的改善,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关怀,帮助学生修身养性,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的种种挑战。

重构“学习场”时要关注精神空间的建设,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生命的内核是精神、意识与思维,能对客观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等。因此,精神空间建设要与物理空间建设相融合,体现在学校文化层面,如校风、教风、班风等。在物理空间内,以教室为例,应当体现一种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良好情感表达的文化。为了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室应当营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为了学生健康的精神生命成长,教室应当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生成友爱的班级文化;为了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室应当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能够判断是非善恶,所有这些仅靠教室这个无生命的物理空间是无法实现的,学校应当使教室等物理空间产生生命,体现空间的育人性,如通过教室布置显现教室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学校与教师应当满足学生的安全、社交及尊重需求,才能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自我实现。人的精神生命建设不是孤立的,应当与人的交际性社会生命相联系。因此,在精神空间建设过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强学生在学校的归属感与安全感。首先,在师生关系方面,面向未来的“学习场”建设,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点拨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留下自主学习与自主思考的空间。其次,师生间的关系是互动交流的,教师与学生可以针对某一学习或生活上的困惑展开共同探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主体,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体会到自己在学习中并不是孤立无援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为自己提供帮助和指导。最后,在完善的物理空间支持下,学生可以开展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因此学生之间是合作者,满足学生的交际需要。

(三)搭建虚拟空间

信息技术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变革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转变了学习方式。未来“学习场”一定至少存在两大学习空间,即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实体空间即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虚拟空间并不局限于学习资源的供应,同时能体现一定的社会性,实现师生与生生交互,甚者实现家校互通。

虚拟空间作为一个学习空间,有效弥补线下学习资源的不足,实现混合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学生在虚拟空间内可以参与实地考察、情景体验等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此外,就虚拟空间的特点来看,一方面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之间应该是互联互通的,线上与线下学习的结合使得虚拟空间成为另一学习平台,极大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学校依托大数据等新技术通过搜集学生的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特征及优势,为学生构建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满足学生的弹性学习需要。未来的学生“学习场”在技术支持下是没有围墙的,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只要有技术支持,学习就可以发生在教室里,而一些特殊情况下学习可以发生在家里。另一方面,虚拟空间作为线下学习的补充,站在农村偏远学校的立场上,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互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对于农村偏远学校来说,学校的教育资源受限,而相应虚拟空间的建设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学习资源。

虚拟空间在搭建过程中,必然要完善管理系统,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性行为创造条件。在虚拟空间建设过程中,学校应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设施创设虚拟情境,增强学生体验与互动;以“三要素”和“五平台”为延伸,从信息高速公路、教育物联网、智慧教育软件方面做好基础网络建设,搭建教学公共服务平台、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学生学习服务平台和多元互动服务平台;未来虚拟空间中的课程不局限于在线课程,还应该包括在线授课的面对面课程,可以实现互动学习与合作学习。在线授课的面对面课程既可以应对一些特殊情况,如学生不能到校学习等,又可以弥补在线课程的不足,即师生或生生之间不能面对面交流,学生只能对着电子屏幕独自学习,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低段儿童的情况。

二、重构“学习场”的实践路径

“学习场”的分场域,即“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及“虚拟空间”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三大空间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学习场”真正为学生与教师所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面向未来的“完人”。重构“学习场”要考虑学校文化的培育,满足师生需求,结合课堂活动展开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设计,依托技术搭建虚拟空间,增进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创新学校生态,为物理空间设计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

(一)基于学校文化的学习场构建路径

面向未来的学校,“学习场”的建构要与学校的特色发展理念及特色办学文化相伴而生。“学习场”的建构要基于学校已有的文化和历史,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同时结合地域特色。一些學校会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或利用学校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或联动社区等,为学校特色“学习场”建构提供有力支撑,使学生的学习超越课堂和学校的知识局限,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联系。学校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精神空间的构建,有利于增强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建构积极的学校文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要对学生的个人成就和良好行为作出及时的表彰。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能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来白教师的肯定与关怀。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学校要建立价值观层面的学校规范,帮助学生在课堂与学校中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学生应当明确所在学校和课堂的规则,有利于教师班级管理。在制定相关规则方面,学校不宜采取指令性的话语,应该站在学生立场上考虑学生的发展诉求,以鼓励或引导式的话语告诉学生该做什么,规范学生的行为,鼓励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次,在学校里面,学生不只是习得知识,还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并学习如何“做人”。因此,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发展基本的社交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体活动等,通过社会情感学习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尊重、关心等品质,并积极管理自己的情绪,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在学校文化层面,各学校可以依据教学安排等为学生和教师创造适当的时间,如每周五或每月的第一天等,创造有趣的仪式和传统,补充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效率,并享受愉快的在校时光。学校还应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倾听来自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整个校园中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最后,学校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强的。因此,学校领导应与学生、教师、家长保持沟通与联系,听取反馈,意识到学校文化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并积极采取行动克服。

(二)基于师生需求的学习场构建路径

教师和学生是“学习场”的实际使用者,用户接受与使用意图之间具有正相关性[6](358-367),这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对“学习场”的接受度对“学习场”的实际应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学习场”在建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生命成长需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师开展的课堂活动,满足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场”的建构应当根据《“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发展指南1.0》中所指,未来学校将关注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学校应着眼于未来学习者需要具备的素养,构建有利于发展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的空间,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了增强“学习场”的应用效果,有必要了解教师和学生对“学习场”的需求。用户对“学习场”的接受模型中涵盖“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愉悦性”“自我效能感”“兼容性”与“感知参与性”,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影响教师与学生对“学习场”的满意度,对未来“学习场”的构建方向提供指导[7](60-68)。基于“感知参与性”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应建构一个利于学生之间交互和协作的空间。同时,要考虑用户对“学习场”的适应性,尤其是伴随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虚拟空间进入教师与学生的视野,使教与学方式有所不同。“学习场”要结合教师与学生原有教与学的方式,倾听用户需求,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易于使用且有效的教学设施。此外,“学习场”的设计要结合用户体验,使教师与学生在所处学习空间中感知愉悦.发挥“学习场”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三)基于技术的学习场构建路径

信息技术融入“学习场”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依托信息技术的网络学习空间,即虚拟空间。虚拟空间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外有许多家长提倡“在家上学”,也是对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学习资源触手可及的反映。学生只需要一个平板或其他移动设备,就能够获得各种学习资源,而学校则需要通过虚拟空间的建设整合线上学习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在技术支持下,学生将了解学习不仅是面对面的教学,不局限于教室等物理空间,还可以是“环游世界”。学校在创设虚拟空间的同时,要关注现实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联结。虚拟空间建设的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开阔学生的眼界,有助于学生展开体验式学习等。同时,面向未来的学生必然是一个融于社会的人,需要一定的社交與合作技巧,需要具备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因此,依托技术的虚拟空间目前在学生学习中应该是辅助的,以现实物理空间为主导。此外,学校在重构“学习场”时要结合相关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为学生创设校外学习场,也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实体空间的远程对接。未来学生进入社会,应当具备相关的素养,如责任担当意识、劳动意识、问题解决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鉴于此,学校在建构“学习场”时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一方面,结合学校所在社区的农业与工业技术,学校可以创设新型“物理空间”,使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真正与生活联系,与自然交流。在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学习场”学习时,教师要安排好教学活动,为学生实际操作创造机会,深入农业活动,体验工业技术操作。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对接各个空间,如学校与校外实践基地之间,真正实现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同时加强各大空间之间的联系,共同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

(四)基于学习生态融合的学习场构建路径

学校、家庭和社区参与与学生成功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8]。“学习场”在建构过程中要倡导学校、家长、社会与社区之间资源共享,形成和谐的合作模式,构建开放多元的办学格局,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和有机整合的无边界教育[9](35-47)。鉴于此,传统的学校与家庭、社区及众多人工智能辅助场景,如学习场景、博物馆场景、数字图书馆乃至实践场景相结合,构成独特的融合性学习生态体系。

学校要建立有意义的家长参与,与学生家长建立开放的沟通,让家长参与学校文化建设,为家长提供关于课堂活动或学校计划的反馈平台。家长以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学校活动,便于学校了解家长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积极情感,进一步通过家校协作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更优质的教学。家长参与可通过家长教师会议、家长师生会议或学生领导的家校会议进行,让学生参与会议,使青少年主动承担个人学习责任。通过一系列会议改善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通信,鼓励学生、家长和教师、行政人员之间的多向交流。除了线下沟通,技术的融入为家校之间搭建起信息沟通的桥梁,通过线上互动平台的交流提高沟通的效率。学校可以利用技术搭建家长参与的平台,如在教室安装技术设备,即使家长不在学生身边,也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校要联合社区,共同建构学生的校外“学习场”。学校和社区是相辅相成的,学校的当代作用不仅在于儿童的教育和教养,还利用人才、场所等特有的优势资源为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及人的发展提供直接的服务,社区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因此,未来学校“学习场”终将从封闭走向开放,未来学校将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成为开放的、无边界的学习环境[10](38-43,52)。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讨论重要地方社区问题、解决地方社区问题的空间,使学生成长为一名积极的公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场”中真正得到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学校与社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展开合作关系:学校联合校外场馆如博物馆、美术馆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可以走出教室,拥有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学校发挥社区优势,规划与运用学校空间以拓展社区关系,同时学校定期安排社区学习,让孩子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积极性;农村学校还可以结合农村乡土资源,联合社区共同开发特色课程,如农耕、机械类课程等。

三、结语

信息技术时代,为了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素养,学校需要重构儿童“学习场”。“学习场”的变革能够丰富学校文化,培养学生面向二十一世纪必备的技能和素养,转变教师角色,形成师生“交互主体”关系,同时借助技术的发展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未来学生“学习场”将从三个维度进行建构,基于对学校文化的培育,重构学校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依托技术搭建虚拟空间,增进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创新学校生态.创新学校物理空间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学良,邵东燕,张富利,支希哲.勒温场动力理论视阈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动力的激发探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02).

[2]王群.构建学习场,提高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效能感[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05).

[3]李伟平.打造新型教育空间:让学校建筑也能育人[J].中小学管理,2018(02).

[4]钟启旸.体验式课程的教学知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1.

[5]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6]Loo,WH,Yeowa,HP,&Chong,S C.User Accep-tance of Malaysian Government Multipurpose Smartcard Appli-cations[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9,26(2).

[7]许亚锋,陈卫东,叶新东,王麒.用户接受未来课堂的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02).

[8]Henderson,Anne T and Karen L Mapp.A New Waveof Evidence:The Impact of School,Family,and the Comma-pityConnection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SEDL.Retrievedfrom https://www.sedl.org/connections/resources/evidence.pdfon March 3,2016.

[9]王牧华,付积.美国博物馆学校的办学模式创新及挑战[J].外国教育研究,2020,47(02).

[10]张生,曹榕,陈丹,韩盼盼,齐媛. “AI+”时代未来学校的建设框架与内容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05).

基金项目:2019年教育硕士实践取向学术论文“三维教育空间:小学生学习场的重构和实施研究”(项目编号:YS103419915)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