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四个自信”与“行政管理”课程的融合

2021-12-17 14:52王锐姜庆丹马月丹于昶
文教资料 2021年9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行政管理课程思政

王锐 姜庆丹 马月丹 于昶

摘要:“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牢固根基和显著优势。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始终将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四个自信”教育的重要对象。将“四个自信”教育与“行政管理”课程相融合,可以发挥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关键词:四个自信 行政管理 课程思政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保障。我国一直坚持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始终将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栋梁人才,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也是“四个自信”教育的重要对象。将“四个自信”教育融入“行政管理”课程中,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四个自信”教育融入“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1.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同志曾明确强调:“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四个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持。将“四个自信”教育贯穿于“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四个自信”的理解,加强把握,有效抵制西方消极意识形态的冲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发挥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育人之本、立身之本。 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高等教育事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大学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阵地和平台。一门优秀的课程必然需要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与融合,确保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通过梳理“行政管理”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实现“四个自信”教育贯穿于“行政管理”教学全过程,既可以丰富和拓展课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政治觉悟,又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识与认同,进而坚定理想和信念,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3.保证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但当前,一些学生由于思想观念不成熟等原因,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阻碍了大学生成长成才。所以,通过将“四个自信”教育与专业课相融合,既能够增加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能力素养,又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将“四个自信”教育融入“行政管理”教学中的重点与关键

1.深刻领悟“四个自信”的内涵

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高度认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对“三个自信”进行了进一步拓展与丰富,将“三个自信”上升为“四个自信”,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白信,就是我们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根本保证;理论自信,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创造性,能够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制度自信,就是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健发展的根本保障;文化自信,是对于积淀的历史和传承的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沉、持久的动力。“四个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同时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牢固根基和显著优势。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塑造灵魂的重任,教师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必须深刻理解“四个自信”的内涵,立德树人;大学生担负着推动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更要牢牢把握“四个自信”的内涵,继往开来。

2.正视“四个自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下,我国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尚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各种新闻、社交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一些负面消息和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和扩散。依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处于此年龄段的群体具有波动性、易变性等心理特点,世界觀、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

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上述情况,实现教学内容的统筹兼顾和教学形式的融会贯通,做到思政教学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交叉。在教学内容上,多采用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解释说明,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又能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在教学形式与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讲授外,还采用小组讨论法、视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实地参观和社会实践等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生动教学,让学生切实鲜活地感知祖国的发展,坚定四个自信。同时,把握“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利用微信平台、超星学习通等App作为“四个自信”教育载体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让“四个自信”教育融入网络,贯穿课上与课后全过程,学生更容易接受,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更高,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自觉坚定“四个自信”。

三、“四个结合”保证“四个自信”教育的实效性

1.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授课教师首先自身必须深刻理解“四个自信”的内涵,保持高度的政治站位,形成“四个自信”的高度理论自觉。以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深入挖掘“行政管理”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实例,为教育教学做充分的准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适宜地将“四个自信”内容与“行政管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不生搬硬套,达到顺势而为、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课堂理论学习的主渠道作用,对理论知识要点进行系统讲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保证教学预期目标的有效实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依托新媒体和软件程序,辅助理论教学。搭建微信交流互动群,实现课后的理论知识传授,通过多项举措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理论教学体系。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对“四个自信”内容有比较系统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为“四个自信”的确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结合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实地参观革命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走出去”,参与社会化学习,切身体会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付出,直观看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在各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意志。

2.历史记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四个自信”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讲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革命先烈们血与泪的伟大实践阐明“四个自信”的历史渊源及现阶段取得的现实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用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命力。但是,这其中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实践,时刻提醒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通过将历史记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深入历史和时代的深处,既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触摸历史,感悟到自己担负的责任与使命,又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辩证思考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国际形势,更深入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优越性及文化的先进性,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志向,保证“四个自信”教育效果。

3.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相结合

把握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积极发挥课后学习的辅助作用。在授课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整合实际案例,加大“四个自信”教育力度,拓宽学生的视野,形成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避免单纯的照本宣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课后利用“互联网+”搭建“四个自信”教育网络平台,通过微博、微信、超星学习通等载体,向学生推送相关图书、视频、音频等拓展资料;搭建课后微信交流群,师生之间可以实时交流互动,增强“四个自信”教育的灵活性与空间性,真正将“四个自信”教育融人教学全过程,做到教育无死角。通过课上与课后有机衔接,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解决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学生真正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自觉树立“四个自信”,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行政管理”的内容偏重理论且有一定难度,如果只采用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理论讲授方式,难以满足当前教学需要,学生容易感觉枯燥,产生疲倦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传统教学法与新型教学方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例如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分析等方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设置“坚定‘四个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特色教学环节,让同学讲述我们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催人奋进的事迹,传递正能量;观看《厉害了,我的国》《大国重器》等视频,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生动深层次的理解,也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四个自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四个自信”教育目标得到高效高质的落实。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机统一,确保全方位育人的效果最优化。

四、结语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输送人才的重任,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高校课程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载体,积极地将“四个自信”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正当其时。“行政管理”课程本身就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与课后相衔接,实现专业知识与“四个自信”自然而然的融合,可以帮助大学生打牢理论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罗建华.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与定位[J].求实,2017(5):4-12.

[4]潘学良.关于“四个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104-107.

[5]朱文博.“四个自信”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意义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34):116-117.

[6]耿超.習近平同志的文化自信思想研究[J].文化软实力,2018(1):6.

[7]张仁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四个自信”教育融合的理论逻辑及创新路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05):28-34.

[8]陈晨,陈为旭.“四个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9(05):57-60.

[9]陈晓剑,尹杰钦.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9(08):36-39.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项:“四个自信”教育与高校“行政管理”课程的融合路径研究(LNZYJGSZY2019022),基于文化自信的((政治学原理》“课程思政”实践(LNZYJGSZY2019001)。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地方院校经管专业“五共二互”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902308028)。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行政管理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