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高校新入职教师的课前准备

2021-12-17 15:20姹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前准备教师培训

姹娜

摘 要:课前准备是教师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任课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环节。高校新入职教师的课前准备尤为重要,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本文着重从岗前培训、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等四个方面对高校新入职教师的课前准备进行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新入职教师;课前准备;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11-0068-03

课前准备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广义上讲,课前准备是指任课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做的所有工作。比如,参加岗前培训、分析教材和学情、设计教学过程、撰写教案、制作课件等。从狭义上讲,课前准备是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准备工作。其中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温习教案和教学流程的设计,准备教具及电教设施的调试工作。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包括预习教材和准备学具等。本文主要以广义上的课前准备为着眼点,从岗前培训、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等四个方面对高校新入职教师的课前准备进行探讨。

1 崗前培训

当前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大都学历较高,理论知识较扎实,科学研究能力较强,但是没有从教的经历和经验,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教师通常既未修过教育学和心理学这样的基础课程,也未参加过教育实习。因此,新入职教师上岗之前接受教育教学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高校新入职教师首先要积极参加学校有关部门组织的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了解相关的教育教学政策和法规,认真学习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入认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其次,要积极参加教学单位及教研室组织的相关课堂教学培训活动,弄通与课堂教学设计相关的理论,熟悉和掌握课堂教学技能,掌握高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并进行教学实践训练。最后,认真听取课程组负责人的指导。在参加教研室活动的基础上,新入职教师应该让课程组负责人检查指导自己编写的教案和制作的课件,虚心听取修改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查缺补漏,修改完善。

因为没有高等学校教学的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所以在上课之前除须参加岗前培训外,新入职教师学习别人的间接经验也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认为新入职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多聆听优秀教师的课程,向他们学习备课和讲课的技巧,认真听取他们在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建议。最好跟着在同一年级讲授同一课程的教师完整地听完1-2个学期的课程。与此同时,要积极参加教研室和教务处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2 学情分析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教师在上课之前了解学生的情况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任课教师接受授课任务后应该利用学习通、QQ、微信等平台,及时建立本课程所学班级学生群,在线上积极跟学生互动,大致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上课之前和上课期间的学情分析至关重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不仅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而且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过程,运用“因材施教”策略,从整体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在共同的年龄特征基础上,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的不同,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方法、兴趣和爱好、气质和性格、天赋和潜能等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任课教师上课之前全面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是很必要的。

新入职教师在上课之前,可通过辅导员简单了解学生的籍贯、年龄、爱好和个人规划等情况。之后,在课前可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摸排,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笔者主要根据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图1)进行论述。

1.学习需要的分析。学习需要的分析是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研读,结合学情分析和调查研究,发现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后明确系统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最终形成总的设计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名称及代码、修业年限、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和总体安排等内容。学校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特色和专业实际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是每位新入职教师需要认真研读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教师只有了解和吃透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学科知识体系和基本内容。教学大纲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计划、目的、任务而确定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和学时的分配等内容。新入职教师备课之前一定要认真学习并掌握自己所教课程的教学大纲,并且按要求编写教案,并且要用教学大纲指导教学工作并将其贯穿于课程始终。

2.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内容是指为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习内容分析是围绕着总的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揭示学习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过程。教材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基础。新入职教师备课时必须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了解全书的知识体系,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及疑点,充分理解教材所体现的知识性、思想性和文化性。教师只有吃透教材,领会其实质,才能胸有成竹,完成好教学任务。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但辅导材料也是一种辅助教材的重要参考资料。新入职教师在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应该将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教材与辅导材料相互补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学习者的分析。为了解学习者在进行新的学习时已具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水平和心理发展等情况,新入职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者分析,主要包括初始能力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学习目的分析、自学能力分析和学习效率分析。

4.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新入职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教学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目标描述,注意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5.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是用于引发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组教学材料和程序。新入职教师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应注重学生学习实践过程的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努力实现教学的科学性,关注学习与生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较好地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体现教师有效的指导;突出教学重点,巧破难点;合理、有序安排内容,容量适当。

6.教学媒体的选用。新入职教师应能够根据教学目标针对特定内容进行媒体选用与设计。教学媒体选择的主要依据有教学目标,学科的不同特点,教学内容的分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学校的教学条件等。

4 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

教案是课堂教学思路的提纲性方案。是任课教师以学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包括课程名称、性质、学时、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其中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讲述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思考问题,布置作业等内容。

目前在高校存在部分新入职教师只准备课件没有教案或只有电子教案没有课件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课堂教学要求。只有课件没有教案,教师讲课的时候就会比较随意,缺少目标性,不能保证每堂课的教学质量。只有电子教案,没有课件的话教师在讲学时缺少直观性和条理性,学生找不到教学重点,做笔记或理解掌握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写教案时必须按照教育学、教学法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详细写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作业等內容。

新入职教师编写详细的教案后紧接着需要制作课件,做好上课准备。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学习途径。

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制作课件时,其内容应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部分。确定内容后要写好脚本、制定好课件的整体框架,这是制作一个优秀课件必不可少的前提。框架确定后,便要着手收集相关素材,素材一般包括制作课件所用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和交互等。文字是课件的重点和中心,文字材料的准备是课件制作的基础。图片的合理使用能使课件更生动形象,也能很好地阐明主题。声音、视频和动画的采集一般可以通过录制和翻录、网络搜索、音像资料等获得。交互是课件的灵魂,交互能让学生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为学生提供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

所有的素材准备就绪后,还需要选用专门的课件工具将这些素材集成在一起。目前,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较多,常用的有Powerpoint、Authorware、课件大师等。在具体的课件制作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模板。好的课件模板可以让教学内容更清晰、逻辑更严谨,也更方便处理图表、文字、图片等内容,同时还能增加课件的观赏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为了使课件的版面突出重点和难点,还需要对文字、图表和色彩等元素进行合理布局。一般来讲,课件背景的选用应遵循一致性原则,即整个演示文稿的背景要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背景色彩典雅清淡,不能喧宾夺主。课件颜色搭配应遵循科学的配色原则,母版配色不要超过四种。最后,要从整体上对课件进行设计,包括课件的封面、目录页、过渡页、内容页、标题栏和封底等,使课件美观完整。

参考文献:

〔1〕刘学智,李林.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项贤明,冯建军,柳海民.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课前准备教师培训
对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
试论中英语言教学的异同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