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1-12-18 12:44杨琴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泥石流创设情境

杨琴

构建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的方法很多,情境创设是其中的一种。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良好发展的教学方法。我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形成教学主线。

课堂教学主线是指围绕教学目标铺设的、贯穿课堂教学的主要脉络。课堂教学主线可以使一节课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我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形成课堂教学主线,将学生置于情境之中,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010年8月,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引起全国关注。在9月上“地图”一课时,我用舟曲泥石流事件做了三段短视频。这三段视频将地图的基本要素——图例、比例尺和方向串联起来,形成一条主线,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导入:播放舟曲泥石流短片。(教师旁白:8月8日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泥石流灾害。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致使5万人受灾……舟曲泥石流牵动了众多中国人的心!8月15日,举国哀悼舟曲遇难同胞……)

师:舟曲在甘肃省的什么位置?我们可以借助地图来查找。(投影甘肃省南部的地图)舟曲这样的居民点在地图上是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的?(引入图例的内容。)

播放向舟曲捐款的视频短片。(教师旁白:泥石流是可怕的,它给舟曲带来巨大的损失。但它带不走党和政府的温暖,温家宝总理在得知灾情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指挥救灾。它也带不走全国人民的情和爱,全国各地人民不管远近,纷纷向舟曲捐款捐物。)

师:舟曲离我们淮安有多远?在地图上如何量算两点之间的距離呢?(引出比例尺的内容。)奉献爱心的人们不仅路途远近不同,而且来自四面八方,那么舟曲在淮安的什么方向呢?(引出地图方向的判断。)

结尾:播放舟曲重建的视频短片。(教师旁白:目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舟曲的救灾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相信舟曲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2.利用图片、视频资料创设情境,形象直观。

读图、析图、用图、绘图等是地理课堂的特色,图片、视频资料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得很广,图片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用图片、视频导入新课。我执教“撒哈拉以南非洲”时,用斑马和角马的图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巧妙提问,导入新课。我在执教复习课时,播放视频《美丽中国》,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中国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领会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3.利用教具、实物演示创设情境,化难为易。

使用教具也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如等高线地形图是教学难点,教学时配上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再如地球的公转,教师用教具演示,教学内容更直观。

相比于图片,实物更加直观。教师使用实物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地球和地球仪”一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难点。在课堂上,学生人手一个地球仪,直观、细致地观察和感知。借助地球仪,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印度服饰沙丽是学生所不熟悉的知识,当我把沙丽带入课堂时,课堂效果就不一样了。

4.鼓励学生表演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讲授“多变的天气”一课时,我设计课堂活动“天气对工作的影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天气对工作的影响,在不能点明职业名称的前提下,让其他同学猜测他(她)的职业,供选择的职业有农民、驾驶员、清洁工、建筑工人、卖伞的、卖冷饮的、记者、交警等。再比如讲授“人口”一节,我让小组表演一种人口问题,让其他同学猜测是哪种人口问题。表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小组协调能力、对所学内容灵活应用的能力等,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氛围。

音乐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对音乐善加利用,以渲染氛围,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对八年级地理“地势与地形”中“中国山脉”的教学,我首先请学生欣赏中国主要山脉的图片,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中国名山之中,感受到中国之美。在讲授关于自然灾害的内容时,用图片配上忧伤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的破坏性,感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体会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泥石流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泥石流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机械班长
夺命泥石流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