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写作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与反思

2021-12-18 02:25闫成坤
传播与版权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闻生产

闫成坤

[摘要]人工智能写作模式在给新闻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技术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解放了一部分人类作者的生产力。但与此同时,其所带来的侵权、隐私泄露、文章不具备人文关怀等问题始终是相关研究绕不开的话题。在未来,对人工智能写作模式,法律法规层面要加强约束,企业层面要优化管理制度,新闻工作者要将其当成一面镜子来反照自身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人工智能写作;新闻生产;媒介伦理

2021年高考结束后语文科目迎来了一位“搅局者”—华为AI智能模型。它通过盘点分析数据库语料,结合高考北京卷的语文作文题目要求,书写了一篇有论点有论据,而且紧扣主题的作文《论生逢其时》。其实,人工智能写作技术早已在现实中实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新闻行业,各大媒体纷纷推出人工智能写作平台,报道财经、体育等数据领域的新聞。人工智能写作的生产效率已远超人类作者,这使得人们一度怀疑未来人工智能写作是否有全面取代人类作者的可能。当然,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我们可以通过管窥当前人工智能写作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来反思未来人工智能写作背景下的新闻生产将走向何方。

一、人工智能写作的产生背景

人工智能写作又被称为“机器人写作”,在新闻生产领域主要是指运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大数据分析、算法模型等技术,通过大数据采集、算法分析、自动写稿和审核签发等智能创作流程,实现在新闻生产全过程中的稿件自动生成与分发。2006年,美国汤姆森金融公司自研的人工智能写作产品生成一篇专业的金融报道只用了0.3秒,打响了人工智能写作在新闻生产中应用的第一枪。虽然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但是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成果。2019年,新华社建成首个智能化编辑部,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全系统,为新闻行业带来了一套更加全面精准的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写作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闻行业。通过将智能算法、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嵌入新闻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传统新闻行业势必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二、人工智能写作在新闻生产中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一)人工智能写作在新闻生产中应用的优势

1.生产及时高效,内容精确丰富

快速、新鲜是新闻的一大特性,哪家媒体最早发布第一手消息,哪家媒体就掌握了新闻传播的话语权。传统新闻写作需要经过前期的资料准备、结构化的新闻编写和后期的修改发布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新闻工作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人工智能写作却不受时空的限制。通过庞大资源库的信息迅速抓取能力,结合给定的分析撰写模型,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能在以秒为单位的时间里实现新闻报道的生产,重塑了传统模式下新闻生产的采、编、发流程。

在涉及财经、体育、房产的报道领域,传统新闻媒体需要处理各种繁杂的数据,如果仅靠人力不仅极易出错,而且也耗时耗力。人工智能写作模式运用自身强大的数据分析模型和客观的程序式写作,将数据使用出错的概率大大降低。而在话题梳理、跟踪报道、热门回顾等资讯聚合方面,人工智能写作模式可以根据事件逻辑基于原有稿件实现二次创作,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稿承载的信息,将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完整地呈现在受众面前。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及时推送还是信息处理方面,新闻生产都能在人工智能写作的赋能下更加高效准确。

2.节省人力物力投入,解放部分生产力

人工智能写作为传统的新闻生产注入了新的血液,解放了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生产力。一方面,过去机械化的新闻报道通过写作机器人自动抓取数据、分析文本、宣发稿件,省却了人工生产中的诸多中间环节,新闻工作者只需后期进行审核校验便可形成一篇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媒体单位人力、物力的投入。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将人和物的延伸连接起来,赋能记者和编辑,帮助媒体提高新闻生产力[1]。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各种传感器、监测系统、媒介平台能第一时间将信息数据上传到云端。新闻素材的采集不再仅仅依赖于记者的实地考察,新闻从业者能从云端实时的图文、视频、用户动态中挖掘出有价值的资讯内容。一名优秀人工记者的培养是一个漫长且投入巨大的过程。而写作机器人除了需要在前期研发过程中投入一定的资金,后期的维护过程几乎不再需要资金的投入。借助人工智能在学习过程中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写作机器人生成内容的质量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量级式增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领域的迭代升级,人工记者将彻底从机械重复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工作的重心转向更具人文关怀的深度报道,实现人机协作模式下新闻生产的良性发展。

3.呈现形式多样,满足用户需求

人工智能写作模式还进一步催生了新闻呈现形式的变革。传统的新闻报道呈现给受众的都是以图片和文字为主的静态信息,久而久之会令受众感到枯燥。“智媒技术的成熟赋予了新闻产品更多创新,使新闻内容本身、场景和载体都变得丰富,临场化成为主流,表现为VR/AR 新闻、AI主播、传感器新闻等,带给受众视觉、听觉、触觉的多维化临场体验。”[2]2020年5月,搜狗联合新华社推出的AI主播“新小微”不仅能根据时事热点自动生成新闻,还可根据文本语言和新闻场景智能管理表情和动作,实现了新闻呈现形式的多样态、宽领域发展。在涉及大量数据的财经、体育等领域,人工智能写作的出现使得数据的动态可视化成为可能。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写作模式下的新闻报道新形式不但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观感体验,还使得受众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二)人工智能写作在新闻生产中应用的不足

1.数据抓取边界模糊,导致引用侵权

人工智能写作模式虽然使新闻生产更加简便、高效,但同时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对写作机器人而言,输出文稿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投喂”的数据是否丰富、高质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开放时代的来临,各种各样的用户数据都被互联网采集,用户难以控制被收集数据的使用范围。个人信息的反复流动以及根据特定场景需求多维度、多层面的聚合,都可能使用户难以对流动的数据进行修正或是彻底擦除,进而使得违背个人信息保护的情况不定期、不限时地反复发生[3]。而目前写作机器人在数据抓取过程中还没有一套明确规范的评价体系,这使得用户个人隐私保护面临极大挑战。同时,人工智能写作模式的生成逻辑是将互联网上已经生成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这些互联网上生成信息的创作主体主要是人类作者,这便涉及写作机器人的生成作品是否构成对人类作者作品的侵权。因此,人工智能写作模式在新闻生产中的版权保护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

2.生成缺乏正确逻辑,容易产生信息偏差

人工智能基于算法运行的工作机制决定了写作机器人只能通过结构化的字符组合来生成报道,无法像人类作者那样把握事情发展的深层逻辑。人类的自然语言在实际运用中会呈现许多新的创造,比如“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同样都是“多少”,在不同的语境下却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写作机器人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很难理解语义间的细微差别,无法在宏观层面梳理出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导致生成的文本中出现语义表达不准、段落间缺乏逻辑等问题。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真实性和显著性,还要有价值导向层面的考量。受限于机器在算法自动化决策中因社会偏见、人类偏见和知识局限所导致的“算法偏见”,写作机器人生成的文章所传达的本义易被曲解,进而使得受众对信息理解产生偏差。

3.不具备情感色彩,无法带来人文关怀

人工记者在生产新闻时会深刻理解搜集到的素材资料,并结合事件语境,在撰写过程中融入个人情感,來输出一篇高质量、有温度的报道,以期引发受众的共鸣。“从本质观念上来说,新闻即人,新闻学即人学,新闻精神即人本精神。”[4]报道内容是为了表达却又不仅仅局限于表达,正是这种人文关怀的加入,使得报道内容更加有血有肉。我们知道,读者在阅读新闻时一方面需要通过客观真实的报道来了解事情的全貌,另一方面也更想通过报道来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情感。这在新闻时评和灾难报道中显得尤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目前的人工智能写作模式仍无法达到要求。写作机器人作为一个客观的理性工具,尽管已在自然语言处理和神经网络模型的帮助下努力尝试理解人类情感,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无法处理好复杂情感和严谨数据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便导致在人工智能写作模式下生成的报道是干瘪且扁平的,以至于目前其只能在体育、财经等数据化新闻领域施展身手。人类情感的塑造来自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基础上对整个社会的感性把握,人工智能情感的形成也类似于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没有了实践这一重要前提,仅仅依靠模仿学习,写作机器人将很难具备人文关怀—这一“属人的”高级情感。

三、对人工智能写作的反思

在人工智能热度只增不减的大趋势下,人工智能写作带来的不光是技术上的变革,更是一场社会文化的变革。如前文所说,当下人工智能写作模式在为人们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问题。哈尔特穆特·罗萨在其著作《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中指出,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物界、时间乃至自我的异化,使得包括新闻生产者和新闻受众在内的所有人都暴露在潜在的加速危机中。基于此,我们对人工智能写作进行深刻反思便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反思不但要包含宏观层面的规范建构,还要有微观层面的主体性反思。通过对新闻生产全过程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人工智能写作模式如何在新闻生产全过程中更好地为人服务。具体来说,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管窥一二。

一是尝试在宏观层面建立规则,确保“人工智能写作的巨兽”奔跑在可控的跑道上。从技术角度来看,首先我们要在数据抓取上保障用户的隐私信息不被泄露。当下,用户的隐私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相关实证研究证明,虽然各类平台会以用户服务条款的形式告知用户收集其相关信息的意图及范围,但很多用户在未阅读相关条款的前提下仍会接受这些条款[5]。因此,我们对数据安全的约束要做到双管齐下:针对获取数据的企业应从法律上严格规范其数据抓取范围,要求其将相关内容以更加直观、可读的形式告知用户,切实保障用户的知情决策权;针对用户要通过广泛的数据安全知识普及,在个人信息满天飞的时代中使隐私保护意识深入每个人心中。其次,在机器算法上,面对当下普遍存在的算法不透明和“算法偏见”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在一定范围内适当要求企业公开机器的算法机制,运用企业和社会监督的合力来建立更加清晰、客观的算法评价体系,让人工智能写作模式不再成为一个“技术黑箱”的存在。最后,企业对算法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和责任伦理也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因知识水平有限、个人价值偏见和社会偏见所导致的“算法偏见”。

二是新闻生产要从伦理角度关注人的主体性,我们也应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写作这面镜子来反照自身,思考“未来向”的新闻如何增进人类福祉。时至今日,关于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研究已经由实证分析转向了本体论和主体性层面的探讨。有的观点从人的主体性出发,认为人工智能异化了人的主体自身能力和主体间交往关系[6]。有的观点认为,“这是一个人主体依然占据绝对主导支配地位的时代,是人主体依然必须在新闻生产传播中充当各种责任终极主体的时代。”[7]在这里,我们尝试从整体的人与机器的视角来建构人的主体性。我们可以看到,写作机器人的出现构成了一个“凝视”人类主体的他者。具体表现为人类作者和写作机器人呈现一种既矛盾又依存的关系。一方面,人类作者需要借助写作机器人来摆脱机械性地重复工作,写作机器人也需要借助人类作者的创作来实现自己水平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写作机器人的出现威胁到作为生产主体的人的地位,而人类本身的局限性也天然导致写作机器人的局限性。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认为,正是来自他者的“凝视”使得我们有了反思自我的能力,并形成自我的主体建构。写作机器人及时、高效的生产能力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作者的创作积极性正被不断消解,人的主体性正逐渐让位于机器。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持续恶化,我们只有将人工智能写作当成一面镜子来反照人类自身的问题,才能认识到在“未来向”的新闻生产中,人类作者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进而定位人与机器间的平衡关系。

四、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给新闻产业带来的变革还将不断发生。在新闻生产中,人工智能写作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尽管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会持续进化,但人类作者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因人们对新闻本真的追求变得愈发重要。我们只有本着新闻生产服务于人的初心,合理引导人工智能写作在应用中兼顾人类作者和新闻受众,才能实现整个新闻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傅丕毅,陈毅华.MGC 机器生产内容+AI人工智能的化学反应:“媒体大脑”在新闻智能生产领域的迭代探索[J].中国记者,2018(07):30-32.

[2]令狐克睿,薛娇.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融合、重构与创新[J].中国编辑,2021(03):71-75.

[3]张文祥,杨林.新闻聚合平台的算法规制与隐私保护[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4):140-144,154.

[4]杜骏飞.新闻是人,新闻学是人学[J].国际新闻界,2018(02):22-29.

[5]Obar J A ,Oeldorf-Hirsch A . The Biggest Lie on the Internet:Ignoring the Privacy Policies and Terms of Service Policies of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8(07):128-147.

[6]陈文捷,解彩霞.人工智能对人主体性影响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9(03):112-117.

[7]杨保军.再论“人工智能新闻生产体”的主体性[J].新闻界,2021(08):21-27,37.

猜你喜欢
新闻生产
社交媒体对社会新闻线索来源的影响
浅议自媒体时代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受众参与
微信朋友圈如何重构传统新闻生产模式
新媒介生态下的新闻生产研究
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
今天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有了哪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