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元素在幼儿园过渡环节的运用

2021-12-19 11:42肖林娜
成长 2021年12期
关键词:音乐元素幼儿园

肖林娜

摘 要:过渡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一日活动中的“驿站”,是过渡的衔接,也是休息的调整,它是非正式的,闲散的,自由活泼的。由于对过渡环节的教育作用认识不够,很多教师对其并不注重,而且往往容易忽视。在过渡环节中幼儿不但消极等待,而且往往做同一件事情,杂乱无章,吵吵闹闹,以至于各种活动不能自然和谐过渡。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不仅能起到中转、衔接、休息调整的作用,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隐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要重视、关注幼儿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使孩子通过自主、有序的过渡环节,树立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音乐元素在幼儿园过渡环节的运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元素 幼儿园 过渡环节 运用建议

1 引言

过渡环节是幼儿在一日各个环节活动中,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时产生的中间阶段,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纽带。过渡环节既能减少活动各部分的低效衔接,又能满足幼儿身心调节的需求,保证一日生活顺畅自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不同于集体的、正式的教学活动和户外活动,过渡环节作为一日生活的“驿站”,它是非正式且不独立存在的,往往蘊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与价值。但在实践中,教师不重视过渡环节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何让过渡环节更好地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是幼儿教师、学者理应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探究音乐元素在幼儿园过渡环节的运用,在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宜的组织策略。

2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意义

2.1 帮助幼儿开发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接受幼儿园教育后,逐渐有了细腻的情感,四肢能产生更加和谐的肢体语言,洞察力也更加强大。掌握音乐知识能更好地开拓幼儿视野,例如学会打节拍,可以提高他们的体验和享受音乐的过程,在更好的年龄和谐发展,并帮助他们发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音乐不分国界,在接受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发现音乐的魅力,不仅为自身音乐素养奠定基础,还通过学习音乐来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美感,改善幼儿的艺术观念,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高质量学习的重要过程。同时,学习音乐提高的不仅仅是音乐素养,它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对艺术的审美观念,这与三观中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相挂钩。

2.2 有助于幼儿身心平衡发展

幼儿由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有时无法准确地表达出心中所想,因此他们的肢体语言较丰富。音乐教育不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掌握音乐的技能,而且也使他们能够发觉出广泛的个人兴趣和思维,心向更美好的未来。如若为学生准备出一个特定的音乐学习基地,从而结合生活来更好地进行教学,音乐便能够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心和气质。音乐教育中,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从小培养好节奏感的情况下,未来可以更好地解读音乐作品,可以通过音乐来放松身心;学会打节奏后可以跟随音乐节奏带自己进入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有着营造氛围、调节情绪的作用。舒缓情绪、缓解疲劳,被音乐中的节奏感吸引从而转移注意力,很好地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3 音乐教育对幼儿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音乐是最令人动容的情感艺术,它在培养幼儿的高尚道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专家,学者和音乐家将一些规范的行为准则和理想的道德品质编成童谣歌曲在幼儿中传播,让幼儿受到熏陶。让他们对家庭,亲人和所有美丽的事物产生了爱,以培养对日常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对美好明天的追求。根据对音乐创作的思想,情感,意识形态,历史和人文意义的经验和理解,可以培养思想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并使幼儿在音乐中享有崇高的道德风范。音乐魅力可以深深地打动幼儿的心灵,塑造健康的人格个性。

2.4 音乐教育是提高幼儿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音乐之美可以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心理需求,它可以培养人们的丰富的情感,积极主动创造力,掌握客观逻辑思维和大胆的想象力。使人们趋向于美丽的事物,抗拒丑陋的事物,培养优良的品质。

3 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忽视幼儿音乐学习的主体性,忽视对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

受集体教学模式和大班化教学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多是预先设计好了教育的目标和过程,往往是教师在先而幼儿在后,教师将音乐教学的目标在活动开始时就明确传递给幼儿,幼儿则跟随教师设计的步骤和环节进行学习。因此,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仍普遍存在教师教唱、幼儿跟唱的现象。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预设中,教师就成了音乐教学活动的导演和主体,幼儿只扮演被动跟随的角色,只是在完成教师安排好的任务。在这种模式中,幼儿对音乐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就很低,难以在自身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对音乐本身产生共鸣,难以真切地领会音乐所传递出来的思想和情感。当教师不基于幼儿的立场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幼儿就会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此时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仅不会成为幼儿音乐学习的动力,甚至会成为幼儿音乐学习的阻碍,让幼儿难以通过音乐发展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感。

3.2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于独立,未将音乐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元素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去

幼儿的音乐学习和音乐表达不局限于课堂或者专门的音乐活动,日常生活中的随意哼唱都是幼儿借助音乐来表达内在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方式。因此,音乐可以被视为一种如同语言一样的基本教育元素而广泛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去。但音乐作为一种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幼儿园在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时仍更为注重它的专业性而非教育性。音乐教育被设定为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它没有和幼儿的在园一日生活以及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结合,这就导致音乐只以专门的组织形式出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割裂了音乐形式与音乐内涵之间的关联,割裂了音乐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之间的有机连接,使得音乐对幼儿发展的促进流于形式和浮于表面。

3.3 教学目标单一,形式不灵活

在歌唱教学活动中,部分幼儿教师只在乎幼儿是否记住了歌词、是否会哼唱歌曲,至于幼儿是否理解歌词的含义,教师不予关注。在单一教学目标的影响下,无法提升幼儿的音乐整体韵律感。

4 音乐元素在幼儿园过渡环节的运用建议

4.1 晨间游戏操音乐渗透

“让早操音乐好玩,让孩子会玩音乐早操”。我们打破固有的思维,用游戏化的视角反思我们的音乐活动。为了转变老师们的思路,课题组老师带领大家尝试了晨间早操律动的“三步走”专题研讨活动。

第一步:打破班级局限——追求自由

每周一晨间升旗仪式以后,全园一起做游戏操。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和孩子们是以班级为单位,围成圆圈做“宾果舞”“茶壶”等奥尔夫音乐游戏。慢慢地,我们打破了班级的界限,玩合作游戏“网小鱼”“城门几丈高”,开始全体做游戏的实践探索,从规则性音乐游戏过渡到音乐即兴游戏。

第二步:加入游戏元素——追求好玩

音乐游戏操每周都会有新的变化,都会加入不同的游戏情景,添加音乐,感受游戏“停顿”,自主发挥动作,做快慢律动变化,逐步加入“打雷下雨了”的快速躲避游戏。10分钟的晨间音乐游戏被逐步添加得丰富又有趣,真正地体现了孩子们在“玩音乐”,而不是在“练音乐”。

第三步:细化音乐元素——强化感受

音乐元素包含很多内容,我们细化这些音乐元素,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如停顿、快慢、高低、音色等,从细处着手,让幼儿感知音乐元素的多变性,利用声音的高低玩丝巾游戏,在高音的时候把丝巾高高抛起。孩子们不再是被动地学音乐,而是积极主动地玩音乐,让孩子自由地感受,并且带着个性化的表现方式投入其中。

4.2 “音乐游戏化”要紧紧抓住音乐的本质

基于“音乐游戏化”的内涵,“音乐游戏化”应以音乐为本。“游戏化”更多强调的是游戏精神的融入,从而使音乐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因此无论是音乐歌唱、律动还是打击乐,所选的游戏形式应符合音乐的本质特征。如,歌唱之前,可以通过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刷牙或放烟花的声音等方式让幼儿来开嗓练声。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音乐活动的参与性,又可以达到更有效的开声效果。在歌唱活动中,当幼儿对音符时值难以把握时,可以让幼儿通过身体律动小游戏来感受音符的时值长短。如,四分音符可以前向迈一步,二分音符向前迈一步然后蹲一下,附点二分音符可以快速跳一步然后再蹲下等等。通过不同的游戏动作将抽象的音乐时值转化为可见的形式,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感知音乐。在律动中,也可以通过由小到大,由低频到高频的动作幅度让幼儿地更好感受音乐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体验音乐。打击乐也可以通过合适的小游戏让幼儿明白什么时候开始演奏、合奏以及结束演奏,让整个打击乐活动的开展有条不紊。无论是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还是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他们都强调音乐的本体特征。达尔克罗兹认为体态律动与舞蹈的根本区别在于体态律动体现的是音乐的本质内容。奥尔夫也强调音乐游戏要有明确的音乐元素目标。因此,教师应明白音乐游戏的设置与安排都应符合音乐要素的表达。“音乐游戏化”不能脱离音乐的本质而沉迷于游戏的形式,教师需要分辨热闹的游戏表象下儿童音乐素养是否得到提升。正如有研究者指出:“音乐活动中的律动设置,必须与音乐密切相关,教师应明确律动中的音乐感受远比律动时漂亮的动作更重要。”“音乐游戏化”应是通过游戏来解决音乐学习中的问题,其真正的目的是音乐学习而不是单纯的游戏。

4.3 音乐的选择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使人振奋,使人愉悦。音乐同样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恰当音乐的功能,可以使幼儿过渡环节更生动、更生趣,更富有生机勃勃。一开始我选择了宫崎骏的钢琴曲用于整理环节,但少部分乐感较强的女孩子比较喜欢,能表现出柔软的动作,而大部分男孩子不喜欢这样的音乐,觉得听了想睡觉。在以往的一日生活中,我也会或多或少通过播放音乐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氛围,但因缺乏思考,音乐选用存在单一化、重复性等问题。于是我和孩子们讨论:“你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孩子们分别推荐了熟悉的《小海军》、《小兵》、《玩具进行曲》等儿童歌曲,但这些音乐在孩子们中出现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有些音乐适合歌唱、玩游戏,有些适合跳舞,于是我请孩子用投票的方式确定音乐,孩子们用自己的绘画记录方式参与了此次投票活动,由孩子推选出监票人记录票数,最后节奏欢快、句段分明的《玩具进行曲》票数最多,成为了整理音乐。从音乐的定夺到各个环节里音乐的自主管理,始终以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思考方式。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按自己的方式确定音乐。

4.4 减缓生活节奏,营造和谐舒适的氛围

节奏的减缓和合理的时间安排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當代认知科学研究表明:“信息加工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儿童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连续的、不受干扰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如果用严格的时间框架来限制儿童,那么其学习过程将不能深入进行,教育效率将大打折扣,减缓过渡环节的节奏能让幼儿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幼儿经过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手工课和消耗体力的课间操,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需要休息和放松,过渡环节的宣泄与释放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在课间操结束后牛牛老师首先要做的是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如播放轻松、舒缓的背景音乐,让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活动。教师合理安排过渡环节,能让幼儿自主地形成一种秩序感,使短暂的过渡环节融洽、温馨,有利于与其他环节自然相连。

4.5 以幼儿为主体,回归音乐的本质

音乐课程把幼儿作为教学主体,并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高度重视幼儿的发展,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此外,给幼儿音乐以自由,多样化的形式表达,课程内容引入了多种音乐,例如:鼓乐器,生活中的音乐(敲击凳子,敲击桌子等),肢体音乐(拍手,跺脚等),模拟音乐(幼儿模拟的各种动物声音),课程内容拓展了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对音乐的实际理解,并丰富了情感的表达方式。

4.6 丰富教学主题

好的教学主题可以令学习者受益无穷,这不仅仅是成年人世界的规则,更是幼儿教育的法宝。幼儿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也正是对万事万物敏感新奇的时期,以丰富的主题扩展其有限的人生,无疑会带给幼儿更为积极的人生体验。比如,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与生活有关的主题课堂,发挥其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领导幼儿将收集到的纸箱、塑料瓶、易拉罐等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把它们裁剪成一件件艺术品,工艺品,并在此同时讲解关于垃圾处理的方法和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不仅能让幼儿学会废物利用,在进行主题活动的同时,穿插音乐风格的活动,间接地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此外,还可以结合这次教学内容,再设计新的教学主题。比如,爱护环境,拒绝乱丢垃圾等,指导幼儿参与户外的劳动活动,让幼儿真实体验大扫除中的辛苦劳作,更在劳作中懂得了文明守礼、不乱丢垃圾和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5 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教师要充分利用过渡环节进行有效的音乐渗透,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挖掘幼儿的潜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进而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琴.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 陈正楠.幼儿园中班游戏化音乐活动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3] 缪学超.幼儿园公共仪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4] 马媛.音乐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渗透与融合[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1(03):37-39+60.

[5] 钱珠红,吴梅英.幼儿园音乐活动要“教学乐”合一[J].考试周刊,2018(83):191-192.

[6] 高琳.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8.

[7] 易静.幼儿园早操音乐适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8] 孟昱.“变奏”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音乐元素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谈音乐元素的融入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西方音乐元素在二胡演奏中的移植
探讨动漫人物性格表现和音乐之间的内在关联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