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开展“抓防范、强治理、降发案”专项行动 完善防范治理机制 全力压降电诈发案

2021-12-20 01:01
中国防伪报道 2021年9期
关键词:反诈公安局预警

山东省公安厅推动省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将防范治理工作作为平安山东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调整充实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明确责任清单,量化工作指标,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快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全面提升涉诈信息发现拦截封堵能力,共拦截诈骗电话382.8万次,拦截诈骗短信371.5万条,同比上升2.3%;封堵诈骗网址、APP98.4万个,同比上升10.3%;关停诈骗微信、QQ账号9.2万个,同比上升7.2%。持续完善涉案资金止付冻结工作机制,快速止付资金146.5亿元,冻结涉案资金31.5亿元。上线运行“互联网反诈智能平台”,日均向各市发送预警信息1万余条,精准指引一线民警分级分类开展见面、电话、短信预警劝阻工作,成功预警2559万人次,预警成功率达99%以上。全力推动“六建+六进”宣传工作有序开展,媒体宣传、网络直播、反诈讲座密集跟进,群众防范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

日照:“反诈4+”实现全域反诈全民防诈

今年以来,日照市公安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防为上”的方针,创新推行具有本地特色的“反诈4+”机制,全面构建“党政主导、公安主推、部门主管、社会共治”治理体系,抓实抓细“常态化防范、立体化宣传、精细化治理”措施,做实做强“全域反诈、全警治诈、全民防诈”,实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下降,破案数同比上升99.4%,以实际行动保障群众财产安全,不断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党政主导+部门协同构建市域反诈“一盘棋”

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来抓。市委常委会專题研究部署,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与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市“两办”出台印发《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实施意见》,将此项工作纳入市、县各级党政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平安日照建设考核内容,逐级压实区县、乡镇党委政府属地责任,并将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升格为正科级建制,明确加快推进县级反诈中心建设。

为压实部门协作责任,今年年初,日照召开全市联席会议,分线制定成员单位任务清单,明确17条刚性措施;6月中旬,再次召开“全民攻坚行动”全市性动员部署大会,进一步调整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落实系列硬性任务,推动反诈宣传防范战线进一步前置。

为压实基层治理责任,日照以市联席办名义实行通报点评、挂牌整治、责任倒查等工作机制,每月开展专项督导,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区县约谈通报,对万人发案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区县实行挂牌整治,并将每月反诈工作情况推送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日照市公安局制定打击电诈及盗窃犯罪专项行动奖惩办法,实行“市局直抓派出所”扁平化考核机制,发挥派出所反诈宣传防范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全市层层签订“反诈承诺书”74万余份。对受骗人因未接受反诈宣传导致发案的派出所通报批评,对发案、损失同比增幅前10名以及面对面宣传覆盖率后10名的派出所,进行挂牌督办,直至整改完成。

拓宽渠道+创新载体推进防范宣传立体化

日照组织乡镇干部、基层民警、志愿者开展“六进”系列活动,向群众发放笔、布包、钥匙扣等防诈宣传小物品,并设计改造反诈宣传巡逻车、配置电诈安防体验机等,增强群众视觉记忆。

此外,他们持续用好“小广播”“大喇叭”、无人机等载体开展宣传,录制农村方言“土味喊话”音频,在城区安装红外线感应自动播报器,目前“反诈喇叭”已覆盖全市90%以上的村居、社区。日照市公安局在全市出租车、网约车上线反诈语音播报,推出首档反诈广播节目《反诈进行时》,自编自演通俗易懂的《快板说反诈》,让反诈声音“无处不在”;联合多家专业媒体开通直播间,安排反诈民警入驻直播讲解防范诈骗技巧,吸引百万网民在线观看;邀请当地“网红”出演反诈普法喜剧《青铜兄弟》,让网民在轻松喜悦的气氛中接受反诈教育。

饱和推送+靶向施策打造防范宣传新高地

日照市公安局联合团市委志愿服务孵化基地,按照市级20人、区县20人、乡镇街道10人的三级骨干架构,组建以民警、辅警、网格员、志愿者、热心市民为主体的“蓝马甲”志愿服务宣讲团,面对面向群众普及反诈常识,并邀请当事人以被骗经历现身说法,宣讲受众超60万人次。

他们整合6300余个单位、村居、行业微信群,建立覆盖市、县、镇、村四级反诈宣传微信矩阵,滚动推广普及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金钟罩”小程序,定期选取精品防范内容进行重点推送,并协调54个乡镇街道官方账号同步转载,让反诈宣传信息“霸屏”微信朋友圈。目前,全市已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超45万人次。

日照市公安局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发案特点,组织开展电诈犯罪反向研究,阶段性分析全市发案规律特点,查找盲区、堵塞漏洞,推动反向研判结果落地。针对网络刷单、“杀猪盘”等类案受害人多为30至50岁女性、离异妇女、哺乳期妈妈这一特点,他们积极协调各级妇联发挥优势、靶向施策,发动各级妇委会“一对一”包联宣传、跟踪服务,全面增强这一群体的防骗意识和能力。

重点管控+预警劝阻筑牢精准反诈“篱笆墙”

为实现防范在“行骗之前”,日照市公安局从全市选取上一年度电诈发案最高的100个社区(村居),集中开展“无诈骗”社区(村居)创建,力争实现宣传覆盖率达70%以上、发案降幅达20%以上的目标。

他们采取举办反诈知识竞赛、摆设夜市“反诈地摊”等多种形式,向重点区域人群精准投放防范知识。目前,参与创建的100个社区(村居)中,有92个发案同比下降,39个实现零发案。

同时,日照市公安局加强重点研判,对长期在网上刷单、非法平台投资理财、小众平台交友、下载赌博和色情APP等极易受骗人群,开展精准研判,筛查出相关人员7000余名,全部分解推送至派出所,组织专人逐一上门劝阻,并要求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实现“精准滴灌式”防范。

为完善预警体系,日照公安机关建立“市局—分县局—派出所”三级反诈预警劝阻体系,由市反诈中心研判确定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低危预警由市反诈中心通过电话、短信劝阻,中危预警由辖区派出所上门处置,高危预警由技侦、网安同步上案,切实筑牢“最后一道防线”。今年以来,日照公安机关共预警劝阻8.5万余人,避免群众经济损失5000万余元。

五莲创建无诈村居社区

五莲县公安局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下好“四步棋”,全力创建无诈村居社区,有效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

五莲县公安局成立全警全民反诈集中宣传月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盘棋”统筹,最大限度整合力量资源打好整体仗。局领导包联分管街道(乡镇)、派出所,机关各科室、大队分别包联城区派出所,对全县高发案区域、易受骗群体等进行系统梳理,从组织部署、部门联动、防范宣传、合成作战、工作考评等5个方面明确工作方向。

五莲县公安局依托“五莲公安”抖音官方账号,向广大受众传播反诈知识,努力实现让人愿意听、想要学、记得牢的目标。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及时推送各类警方提示,实现警民联手同心、压降电诈警情。

五莲县公安局还将报警服务电话以及全局民警手机统一设置反诈语音彩铃,群众拨打报警求助电话时就能听到反诈宣传语。县公安局还大力推广“金钟罩”防诈反诈预警服务平台和“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群众注册安装,切实保护易受骗人群,从源头上降低诈骗发案。

为做实线下引导,五莲县公安局联合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反诈骗‘四进”活动,即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居。他们抽调8名女民警成立“反诈女团008”,每名成员分包2个乡镇、1个县直属部门,将反诈宣讲列入各乡镇街道“两委”换届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反诈女团008”已开展宣讲27场,受众达到3000余名。

为做优反诈联动,五莲县公安局联合有关部门,召开警民恳谈会、警企恳谈会、无诈校园宣传会,用鲜活的身边事向广大居民、职工、师生宣传如何防范以及遭遇电诈后的正确处理方式,全力构建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新格局,进一步增强群众防骗拒骗意识。五莲县公安局还组织全面开展集中反诈宣传活动,组织民警走进32所学校、156家企业、123个社区、590个村庄、5万余户家庭,逐户开展防诈骗宣传讲解,发放宣传彩页7万余份。

五莲县公安局狠抓破案打击,深化警银协作机制,探索构建反诈中心与金融部门合成联动模式,紧抓案发后黄金时间,迅速查证、系统梳理,精细研判信息流、资金流等关键电子证据,为实时研判、线索挖掘提供支撑。他们建立银行大堂经理、网点安全员、社区民警、巡防民警联合劝导机制,第一时间开展柜前劝导,提前斩断电信网络诈骗链条。对上级下发的疑似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及线索,他们迅速推送至属地派出所,第一时间采取打电话、发短信、上门劝阻、联动银行网点劝导等针对性措施,今年以来,累计止付涉案账号990个,止付金额2615万元,冻结涉案个人账户45个,冻结金额526万元。

临沂:全社会参与 全领域治理 打造链条式反诈模式

从临沂市公安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临沂市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量超过510万人次,占全省总量的20%。今年8月,临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环比下降18.8%。

“我们深入践行‘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准确把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规律特点,以宣传防范、群防群治为着力点,以整合力量、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全方位发动、全社会参与、全领域治理,通过链条式反诈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临沂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登全表示。

高规格推动硬考核牵引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临沂公安机关积极探索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全员反诈”格局,临沂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专题听取汇报,分析问题,研究推进措施;市委政法委、市打擊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办定期召开会议,调度打击治理进展情况,积极动员党政部门、行业单位、社会力量参与反电诈工作。临沂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多次深入村居社区、企业单位、公安基层所队,实地调研电信网络诈骗打防工作。

考核动真格,压力变动力。临沂市平安建设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防范工作的意见》,将反电诈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评,明确任务清单,量化考核指标,与县区年度综合考评直接挂钩。他们充分发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机制优势,综合运用通报、约谈、挂牌整治等手段,压紧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

创新方式精准宣传掀起全民反诈高潮

“你总是不听劝,不听劝,所有血汗钱瞬间被骗……”沂水公安民警倾情献唱反诈版《心太软》,听后让人提神醒脑。

预防电信诈骗,让群众接种“反诈疫苗”,产生“反诈抗体”是关键。临沂公安机关借助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三联”工作机制覆盖面广、联动性强的优势,开展沉浸式、嵌入式反诈宣传,构筑全社会反诈防线。

全市公安机关在深入开展“全民反诈守护平安”主题宣传活动的基础上,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对接平安类社会组织,组建21支宣讲队伍走进村居、走进企业、走进学校,宣讲反诈知识。他们依托新媒体平台,精心打造一系列内容丰富、主题鲜明、贴近生活的反诈视频;联合市广播电视台开办《反诈在行动》栏目,邀请办案民警、受害群众现身说法,截至目前制作推送宣传文案、视频等3170余条,全市各级宣传平台累计点击量突破1000余万次。

临沂公安机关从冒充公检法、刷单、“贷款”等常见案件入手,对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仔细梳理、分类汇总,“量身订制”反诈提示,社区民警、网格员上门“面对面”走访宣传。他们围绕企事业单位员工、外来务工人员、学生等群体建立反诈微信群1.5万余个,为临沂大学等在校学生举办反诈讲座120余场;依托服务重大项目“一项目一民警”机制,探索建立董事长、总经理、分管领导、财务人员“四人会议”制度,定期分析财务漏洞,同步开展反诈培训。

突出专业建设实行警种联动激活全警參战动能

“国家反诈中心APP可真管用,感谢凤凰岭派出所民警及时劝阻,让我没有上当受骗。”临沂市河东区凤凰岭街道某村村民孙女士由衷地感谢民警。

8月25日15时,孙女士接到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团伙电话,称其因涉嫌售卖银行卡及身份证,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列为网上在逃人员,让其尽快到案处理。如果暂时去不了,可先转账5万元,以保证其个人银行卡不被办案部门冻结。此时,孙女士手机中安装的国家反诈中心APP及时发送预警信息,临沂市、河东区两级反诈中心多次对孙女士进行电话预警,并及时组织警力到孙女士家中了解情况,避免了孙女士的财产损失。

临沂市公安局统筹整合刑侦、网安等警种力量,加强专业力量培养配备,市级反诈警力达45名,定期组织市局机关、分县局民警随岗培训、轮值轮训,提升参与侦查打击、预警劝阻、紧急止付能力。他们实施多警联动,把反诈宣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要内容,与街面巡逻、交通管理、窗口服务等工作有效衔接、统筹推进,提升反诈宣传覆盖率、知晓率。

临沂公安机关建立市、县、所一体化预警体系,对预警线索、疑似信息通过反诈专线96110劝阻的同时,第一时间与分(县)局、派出所联系,同步开展落地核查、上门对接、止付冻结,最大限度控发案、挽损失。截至目前,他们共拨打预警电话33万余次,成功预警31万余次;止付涉案银行卡与对公账户34万余个,止付金额12.95亿余元。

规范行业培训严格行业监管打造行业共治机制

临沂公安机关从源头入手,综合施策,持续深化行业治理,斩线断链、固源治本,让电信诈骗无处藏身。

临沂市公安局以公安反诈专班为平台,聚集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力量,建立多方联动协作机制,实时动态监测,及时拦截封停,筑牢技术防线。强化金融、通信等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以通报案例、专题讲座等方式分析发案形势,宣讲反诈知识,引导强化账户风险管控能力,更快发现问题、阻断链条。同时,临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断卡”“铁拳1号”专项行动,坚决整治涉“两卡”犯罪乱象。他们对涉案手机卡、银行卡等开户营业网点,及时约谈负责人、工作人员,并以市联席办名义通报上级主管部门,推动落实整治措施。

淄博周村:源头防范综合治理力促发案下降

近年来,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严峻态势,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分局聚焦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源头防范,把增强群众防骗识骗能力作为压降案件的治本之策,多措并举,有效遏制了电诈案件的高发势头。今年以来,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总发案同比下降9.09%。

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反电诈工作,专门召开全市会议动员部署,市“两办”出台意见深化打击治理工作,为全市反电诈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撑。

淄博市周村区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调度推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细化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综合治理、群防群治”的最大合力。

去年年底,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分局把2021年确定为反电诈攻坚年,并作为“7个攻坚战”之首,纳入分局总体思路进行全面谋划部署,建立周例会制度,每周一调度上周电诈发案情况,研判发案形势,部署本周工作任务。为严格奖惩、压实责任,周村区联席办每月通报各镇办、社区村居电诈发案数、损失数、同比、环比等主要指标,对连续两个月发案数排名全区后两名的镇办、村居实行红黄牌挂牌整治,倒逼各镇办、村居强化综合治理。

周村区委政法委牵头,将反电诈工作纳入镇(街)平安指数发布内容,并同步纳入各村居的千分制考核,对网格员实行每月一考核,同绩效工资挂钩。周村分局建立通报、约谈制度,把反电诈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并加大赋分权重。

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分局开通微信公众号,推送防电诈信息,占领微信朋友圈宣传阵地;组建反电诈专业队、社区民警、网格员、普通群众四级微信群2010个,覆盖25万人;每日根据发案情况和诈骗特点,制作反诈常识和预警信息,逐群层级推送。

此外,周村分局积极开展在线交流互动,每日利用“周村警方”“平安周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将当日电诈案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公众发布,详细剖析案件特点和诈骗手法,每日点击互动量达到3万人次。他们还积极拓展网络直播渠道,开展反诈直播活动87场。

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分局积极组织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市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六进”活动。他们在宣传资料上印制“金钟罩”小程序、国家反诈中心APP二维码和止付流程,汇总10种典型诈骗行为,全部附上二维码,方便群众扫码浏览、下载注册。

周村分局印制6.5万份防电诈年画发放给村民,并在居民小区电梯间、单元门等部位,张贴防电诈宣传彩图8000余张;利用群众到派出所、银行、行政审批大厅办理业务的机会,发放印有反诈知识的手提袋;利用群众集中注射疫苗、免费发放电动车头盔之机,集中推广“金钟罩”小程序和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注册。

为增强反诈宣传的针对性,周村分局8个派出所全部成立反电诈宣讲小分队,逐案剖析,因人施策,以案警示。依托“警网融合”,社区民警与网格员联合入户,逐家逐户上门面对面讲解宣传,重点提升群众识骗能力;组建10支专业反电诈宣传队伍,重点抓好本行业系统的反诈宣传;依托社区文艺队,编排反诈小节目,目前全区“无诈社区村居”达36个;走进校园教室,结合真实案例,讲解电诈手段,上好反电诈法治课。

依托新建成的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周村分局应用灵鲲、安民反诈预警平台,强化对非法可疑APP的技术堵控。目前,周村分局已对1378名下载非法APP的群众进行劝阻,成功避免291名高风险人员受骗,并全部建立台账,定期回访,确保根治。此外,周村分局在淄博率先开通96110预警劝阻专线,抽调5人组成预警劝阻专班,24小时在岗预警处置,目前已预警劝阻8067人次。

此外,周村分局架设8個派出所129名社区民警、辅警专属二维码,全力推进“金钟罩”小程序、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今年以来,贷款类诈骗同比下降40.9%,紧急止付2698万元,冻结916万元。

聊城东阿:靶向发力精准打防电诈犯罪

7月8日14时01分,东阿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收到“金钟罩”防诈反诈预警服务平台推送消息显示,辖区居民陈某正在被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被骗等级为高等级。民警立即拨打电话对其进行劝阻,但陈某电话一直占线。

东阿县反诈中心一方面通过96110反诈专线继续联系陈某,一方面指派民警赶赴其家中,并联系村支书帮忙查找,但均未找到陈某。后经研判发现陈某刚刚入住辖区一宾馆,民警火速赶到,发现陈某还在惶恐地接听着诈骗电话,并准备将8万余元汇到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上。幸而民警及时赶到,阻止了陈某被骗。

发动12万名群众注册“金钟罩”防诈反诈预警服务平台,有效预警3011起,单日最高预警108起,全部成功劝阻。这是东阿县公安局“金钟罩”防诈反诈预警服务平台应用两个月的战果。

东阿县公安局结合公安队伍教育整顿,积极构建全民参与、靶向发力、精准打击的防范打击电诈犯罪新机制,全面助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再提升。

党政主导 全民共建

东阿县委县政府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县级层面建立领导小组,明确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单位及各乡镇(街道)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列出38项清单任务,压实各部门主体责任,实行实体化运作、项目化管理、常态化推进。

为提升全民反诈意识,东阿县公安局广泛发动群众,根据预警信息迅速启动快速劝阻机制,最大限度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自今年3月推广“金钟罩”防诈反诈预警服务平台以来,全县注册人数12.46万人,受保护人数36.42万人,全面提升了反诈智能化水平。

东阿县还建立健全层级监督考评机制,将反诈宣传、防范治理成效纳入平安东阿建设综合考评,形成治理合力,让反电诈从公安单打独斗变为各部门齐抓共管。

实现“两升两降”

按照盘活侦查力量、动态合成用警的原则,东阿县公安局成立反诈中心,强化源头打击和专项打击,多警种合成作战、同步上案、无缝对接,坚持分类打击与全链条打击相结合、专案侦查与警种联动相结合,上下联动、相互支撑,精准施策、强力攻坚,全力打好信息战、整体战。

他们紧盯源头打击,深入推进“断卡”行动,逐条逐人核查“断卡”线索,与银行、通信运营商密切合作,针对涉嫌贩卖手机卡和银行卡等黑灰产业开展精准打击,摧毁技术平台,斩断资金通道,铲除犯罪土壤。他们坚持破案抓人和追赃挽损并重,加强与检察院、法院以及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依法全面追缴违法所得。

5月30日,东阿县公安局根据“断卡行动”线索,循线追踪,在甘肃兰州一个居民小区内将韩某等7人买卖对公账户、银行卡犯罪团伙一举抓获,打掉一个流窜于山东、甘肃、黑龙江三地的特大买卖对公账户团伙。经查,自今年3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韩某雇用任某、张某、崔某等6人,在多地办理对公账户30余套,并贩卖至境外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目前,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在开展源头打击的同时,东阿县公安局深化专项打击,做到每案必研、高效串并,对侦破的案件,收集涉案嫌疑人的银行账号等基础数据,及时串并案件,挖清余案余罪。他们精准落实反制措施,准确了解报警人被骗信息,第一时间开展锁卡和止付工作,及时受理立案,阻断资金链条,确保反制成效,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利益。

据统计,今年5至6月,东阿县电诈案件破案数、抓获人数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00%、400%,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9.44%、环比下降50.79%,实现了“两升两降”的目标,有力打击了电诈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筑牢反诈宣传防线

东阿县公安局坚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将大数据、智能化手段作为反诈重要抓手。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引进启用“金钟罩”防诈反诈预警服务平台,将反诈关口前移。

为实现反诈宣传全方位,东阿县公安局组织由社区民警牵头,会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进机关、进企业、进店铺、进市场、进场所、进工地、进学校开展宣传。他们充分利用广场大屏幕、大型商超公告栏、LED显示屏等载体,每天动态发布防诈动态信息,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他们加强与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合作,开展全方位、跟踪式宣传报道;充分运用公安微信公众号等网上平台,开展宣传告知、预警发布、线索征集等互动活动;利用农村平安喇叭,录制播放《致全县人民群众的一封信》,将防骗防盗常识送到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东阿公安机关开展集中反诈宣传活动80余场次,发布反诈宣传信息1180余条。

东阿县公安局依托“东阿警方”微信公众号,开辟“我为群众办实事·全民反诈”专栏,每天发布剖析最新案例,开展预警分析。同时,引导受骗群众加入义务宣传队,讲述被骗经历,用身边事教育提醒身边人。

猜你喜欢
反诈公安局预警
2022.6上榜派出所名录
汉寿县森林公安局侦破一起滥伐林木案
我给老爸上课
“反诈民警老陈”火了:他让“国家反诈中心”APP登顶各大应用商店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反诈宣讲员被骗18万元”更具警示性
“反诈宣讲员被骗”更具警示性
金融系统中的早期预警信号及其统计物理性质
2019.5上榜派出所名录
上榜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