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哲理视角下的太极砚台设计

2021-12-20 17:33李健国
设计 2021年23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设计对立统一动静结合

李健国

摘要:探索太极哲理应用于太极砚台设计的可行性,以期解决现有太极砚台存在的缺少文化内涵等问题。通过阐述太极中的对立统一、动静结合和中和之道三组哲理,分析其在视觉符号层、行为习惯层和哲学思想层中的设计应用层次,以太极砚台为例,分别从外观、体验、反思三个层次展开设计。设计出一方太极砚台,并通过对实物模型的实际使用体验,验证了砚台设计的可行性。融入了太极哲理精髓的太极砚台,外观新颖别致、别具一格,集实用美观和文化体验于一身,为相关文创产品提供了设计思路,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太极哲理 砚台 对立统一 动静结合 中和之道 文创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12-0145-03

引言

太极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思想的本质凝练,其外在表现形式即为太极图,随着对太极图的深入研究,其蕴含深处的哲理被看作是一种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决定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随着对太极哲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中潜藏着巨大的设计价值日益受到现代设计的重视,需要设计师作进一步的挖掘工作,从而实现对太极哲理的物化,完善现有设计产品,丰富现代设计理念。国内外学者对太极应用于产品设计有着一定的研究,但较少涉足太极砚台方面,其仍保持着传统的造物形态,即主要集中于对太极图案的直接应用,较难体现太极蕴含的内在隐性哲理。通过阐述太极中的主要哲理,分析其在设计中的应用层次,以期获得新的设计思路,设计出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的太极砚台,从而满足用户多方面需求。

一、太极砚台设计现状

由于太极砚台造型各异,种类繁多,为了有效地分析太极砚台设计现状,需要先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可以从砚台的砚形(砚台的基本形态)着手,这也是具有共识性的分类方式。从砚形的角度对砚台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规矩形砚、类物形砚(即仿生形砚)和“天然砚”(即随形砚)三类。规矩形砚是根据基本几何形态设计的砚台,其主要特征是外形具有对称性。类物形砚,是仿生设计的砚形。“天然砚”即浑然天成的砚,其外形仅仅略施人。

通过对现有太极砚台进行调研,利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线下为走访销售砚台的实体店,以及参观展览砚台的博物馆等地点,线上为浏览网上砚台销售网店和网页砚台信息,一并搜集整理若干砚台图片信息,利用型谱分析法对其进行归纳,最终生成了太极砚台的型谱分析图(图1),从而便于分析太极砚台设计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从图l太極砚台型谱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属于规矩形砚的太极砚台占有率高,外轮廓主要为圆形或八边形为主,造型上直接或间接采用太极八卦和“太极双鱼”形态进行砚台设计,材质上多采用石材,少量采用黄铜等材质;属于随形砚的太极砚台由于其讲究浑然天成,每个砚台都各不相同,制作成本较高,价格通常远高于规矩形砚,因此随形砚市场占用率较低,实乃砚台中的高档产品,造型上也是直接在砚身上运用太极图形元素;属于类物形砚的太极砚台数量微乎其微,缺少足够的设计案例。此外,从图1中太极砚台舔笔区域的结构来看,使用毛笔对砚台舔笔的同时,有可能导致毛笔笔腹多余墨汁从砚台边缘流下,弄脏桌面。

通过对上述太极砚台设计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现有太极砚台的设计多停留在视觉符号层面,即对太极图形元素的直接或间接运用,显得造型流于表面,拘泥于传统,缺乏新颖性,以致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少对太极文化内涵的把握。同时,太极砚台在设计时也缺少对人体工程分析和使用体验方面的思考。这些设计上存在的诸多不足,为接下来的太极哲理砚台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路。

二、太极哲理概述

太极哲理即太极哲学道理,是古代中国哲学中朴素辩证法思想的精髓,太极中蕴含着众多的哲理,包括物极必反、变化发展、大与小、强与弱、主与次、轻与重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太极哲理有对立统一、中和之道、动静结合等。太极图(图2)是太极哲理的载体,通过太极图对主要太极哲理进行分析,有利于更直观地理解其中的奥秘。

(一)对立统一:从整体看太极图,可以看出一阴一阳互相环抱互相交融,严丝合缝统一于太极的黑色圆形轮廓之中,构成一个黑白鲜明的圆形。从局部看太极图,太极图整圆被中间一条“S”形曲线一分为二,黑为阴,白为阳,构成阴阳互相排斥的对立状态。太极图外轮廓构成的圆形,以及局部之间黑与白,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的强烈对比,体现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表征。

(二)动静结合:构成太极图中的特征线本是一种静态曲线,但由于其巧妙地构思,被现代设计看作是一种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线条,其动态的视觉感受和静态不变的构成曲线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太极图中的阴阳图形看似静止,实际也具有互相旋转的动态关系,即以太极图案圆心为旋转轴心,阴阳图形比做两条一黑一白的太极双鱼顺时针互相环绕旋转,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三)中和之道:《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之道中的“中”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要求中庸者要把握事物的度,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犹不及。“和”是在强调“中”的基础上把握差异化,在不偏不倚中见不同,从而保持事物呈现一种和谐的状态。中和之道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至高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诉求,也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

三、太极哲理在设计上的应用层次

按照传统文化在设计上的应用层次划分,主要的太极哲理在设计上的应用层次由浅入深可具体划分为视觉符号层,行为习惯层和哲学思想层,其在设计上的应用层次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视觉符号层是最外层,是最直观且最容易被感受的层级,对立统一、动静结合和中和之道三组太极哲理均包含其中;行为习惯层为中间层,包含动静结合一组哲理;哲学思想层为最内层,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中和之道位于其中。下面将对每一应用层次中包含的太极哲理作具体讲解。

(一)视觉符号层:对立统一哲理从整体看,要求产品设计风格具有统一性,虽然产品一般是由多个部件组成,其每一部件的造型根据其功能和结构的需要而不尽相同,但需要考虑产品的整体效果,或者具有同调性,确保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形成统一的风格。对立统一哲理从局部看,要求产品在统一的前提下寻求产品的局部变化,丰富设计手法,突出产品的细节,如对产品的表面肌理、图案等元素的设计处理,使产品變得精致细腻,具有质感。

动静结合哲理强调产品通过富有变化的造型、形面中具有张力的特征线、不平衡的造型视觉重心、以及依附于造型表面具有动感的涂装图案,能够在产品处于静止状态时,却具有打破静态,产生变化趋势的动感。如兰博基尼跑车,在停车时本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但由于其犀利的造型设计语言,倾斜的车头,翘起的车尾,配合硬朗刚劲的特征线,让整车的视觉重心向前下方偏移,从而给人一种即将“动起来一般”的动感,充分体现出其风驰电掣般的速度。

中和之道哲理要求设计师权衡产品的各种设计内外因素,协调好各方比重,实现“中庸”的和谐平衡状态,从而保证设计产品的科学性和生产可行性。从内部因素来看,设计师需要权衡产品造型的中的尺寸与比例,结构与功能、创意与工艺可行性等。从外部因素来看,设计师需要权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饱和度、生产成本等因素,以及消费者的喜好和审美诉求,力争产品外观给予消费者以美的享受,满足人们审美的天性,实现人对于物的感发而营造起来的一种“审美和谐”。

(二)行为习惯层:动静结合哲理意在突出产品所具有的引导性和交互性,让产品与用户产生一种看似静止实则动态的内在联系,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从而保证产品功能的正常运行,并使用户产生良好的使用体验。

引导性遵循产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通过传达有效的产品设计语义,正确引导用户无意识或有意识的行为,让用户易学高效地操作产品,从而实现产品功能的发挥,这要求产品功能、结构、造型、色彩等要素合理布局,建立逻辑操作指示,实现使用方式的简单化和可视化,帮助用户快速了解产品的使用方式,达到易于理解和方便使用的目的。

交互性强调产品不是冷冰冰的工业品,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活物”,通过人-产品-环境产生一种交互行为,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通过交互行为让用户联想到其他有关事物,产生感动或体验到美的瞬间,或者交互过程使用户感到有趣好玩,产生一种新颖的体验感和趣味化。同时,用户在体验产品时会追寻一种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体现消费者自我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品位的喜好,用户和产品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地情感联系和精神交流。

(三)哲学思想层:中和之道哲理在哲学思想上追求一种自然和谐的关系,是太极哲理中的核心内容,其包括二层含义,具体如下。

其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要求设计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以自然为本,考虑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设计是否符合“4R”(即减少原料、重新利用、物品回收和能源回收)循环经济原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是人与产品的和谐。首先,从人本位出发考虑如何设计产品,在满足使用者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所用材料安全需符合国际标准,设计出的产品遵循人体工程学规范,确保使用过程中人体舒适,不易疲劳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继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其次,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用户呈现出多层次性需求,他们注重物质化背后的文化底蕴,文化俨然成为用户情感需求的助溶剂。对文化巧加利用后的产品,可以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从而得到他们的文化认同,实现人与产品的内在和谐局面。

四、太极哲理视角下的太极砚台设计实例

(一)太极哲理在太极砚台上的设计体现:通过阐述太极主要哲理在设计上的应用层次,继而以太极砚台为对象,分析并厘清了太极哲理在其设计方面的基本体现(表1),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视觉符号层、行为习惯层和哲学思想层中包含的太极哲理展开分析,进行太极砚台的视觉符号层-外观、行为习惯层-体验和哲学思想层-反思三个层次的设计。

(二)太极砚台设计

1.视觉符号层下的外观设计

(1)对立统一:对立统一哲理从整体看,强调了砚台造型浑然一体,风格统一。这就对砚形提出了要求,结合工艺成本和大规模生产的可行性等因素,可以确定规矩形砚具有的几何造型是确保砚台整体性的基础。其中规矩形砚中的圆形和八角形二种砚形刚好吻合太极八卦的图形符号,也符合大众对于太极砚台的认知思维和审美习惯。同时,考虑到型谱分析图中,规矩形砚中圆形和八角形的出现频率,明显圆形使用率更高,所以最终确定圆形为太极砚台的砚形。

对立统一哲理从局部看,在确保砚台整体性的前提下,要求突出砚台细节,体现质感。这可以从装饰图案和材质方面着手,一方面,装饰图案是提升产品细节的画龙点睛之笔,在砚身局部赋予图画、纹样等图案进行装饰,富有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选择具有良好质感的白瓷材质,白瓷洁白无瑕,质地细腻有光泽,敲之有铿锵之声,可以有效地体现砚台的莹润质感并间接提升产品的档次。

(2)动静结合:动静结合哲理要求砚台外观具有视觉动感。由于砚台产品的特殊性,造型上塑造动感较难实现,这同样可以从装饰图案方面寻求突破,在砚台局部印上中国书法作为装饰,中国书法那般空灵洒脱的意蕴,自由活泼的线条,可谓是似动非动、似静非静,完美地诠释了动静结合哲理的精髓。

(3)中和之道:中和之道哲理从内部看,注重功能、结构等方面的构思合理。砚台使用功能方面,可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必要功能包括盛放墨汁、舔笔,不必要功能包括墨块研磨、搁笔、储存墨汁等。在保留必要功能的同时需要权衡不必要功能的取舍,做到功能合理适宜,避免胡乱地堆砌功能的现象。

砚台结构方面,已知现有太极砚台的舔笔区域多集中在砚台的边缘,舔笔时造成墨汁黏附在砚壁上沿,从而墨汁可能从砚壁上沿流下,弄脏砚台下的桌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设想将太极砚台的舔笔区域从边缘向中心移动一些距离,舔笔时墨汁不会黏附于壁沿,并且通过结构设计使墨汁又重新流回墨池,实现部分墨汁的回收再利用,从而解决墨汁流出砚台的问题。

中和之道哲理从外部看,砚台设计需要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和满足他们的审美诉求,在以圆为砚形的基础上,砚台融入设计师的文化素养和匠心独运,以匀润饱满的外观、如冰如玉的白瓷、细致点睛的图案,传递给受众以美的感受,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审美的诉求,实现人与产品构建的审美和谐。

2.行为习惯层下的体验设计:动静結合哲理包括引导性和交互性两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引导性:由于砚台功能较少,一般使用者都使用无碍,但鉴于设计太极砚台结构时,舔笔区域发生了改变,舔笔结构也随之改变,这需要通过砚台造型和色彩等要素传达出引导信息,引导使用者知道在舔笔区域有效舔笔。

交互性:用户在使用砚台的过程中,营造一种趣味新颖的交互方式,使其体会书法之外的文化韵味和情感体验,产生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美妙联想,促使用户继续挥墨书写,享受这愉悦的交互过程。这里可以墨汁的流动为创意构思,每次蘸墨舔笔时,毛笔笔腹多余的墨汁都会沿着砚台塑造的造型流回墨池,继而体验书写挥墨时墨汁流动的飘逸洒脱之美。

3.哲学思想层下的反思设计:中和之道哲理强调人-物-自然之间构建的和谐关系,具体可划分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产品两个方面。

人与自然:以白瓷为材质的太极砚台,其原料为专门的瓷土和高岭土,它们均为不可再生资源,设计时应考虑对白瓷原料的合理性和节约化利用,这里可以从砚台尺寸方面着手。砚台尺寸应该满足大多数成年男性的使用要求,尺寸过大则浪费原材料,过小则不利于砚台使用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外,也可以活用砚台底部空间,即不采用实心平底,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对底部进行适当挖空处理,在节省原料的情况下还可以减轻砚台重量。

人与产品:这包括砚台使用的舒适性和砚台所蕴含的文化韵味两方面。一方面,在提出太极砚台结构设计分析的基础上,——拆解砚台的使用过程,进行产品人体工程设计分析,具体如下。一般而言,用户通常使用右手书写毛笔字,砚台常常摆放在桌子的右手边。从用户使用砚台的整个过程来看,首先是用毛笔在砚台盛放墨汁区域蘸墨,然后将毛笔移至砚台舔笔区域舔掉毛笔笔腹多余的墨汁,最后将毛笔移至书法纸上进行书写。设想砚台盛放墨汁的区域距离舔笔的区域较近,毛笔蘸墨到舔笔的二个步骤,只需要右前臂以肘关节为轴心进行旋转移动,整个动作省时省力。通过上述分析,确定了太极砚台的人机工程分析图示,如图4所示。

另一方面,为了摆脱对太极图案的生搬硬套,对太极图案进行解构剖析,以一种暗藏隐约或构思巧妙的方式,通过砚台的外观信息加以呈现,力求神似而不形似,使砚台形若太极、颜色黑白相间,用户使用砚台时感到耳目一新却又似曾相识,体现出太极的文化底蕴和太极哲理的精髓。

4.设计方案:通过上述对太极砚台外观、体验、反思三个层次的具体设计分析,绘制了太极砚台设计草图,并利用Maya软件对其三维建模,经过多次迭代设计,不断反馈和修正,确定了太极砚台三维模型,之后利用KeyShot软件渲染出效果图,图5为最终设计方案。

太极砚台设计解读如下:将最具代表性的太极哲理融入砚台设计之中,用户在蘸墨书写的过程中,毛笔舔笔时多余的墨汁犹如是从山水画中流出一般,沿着环状的地势蜿蜒而下流回墨池,使用户沉浸于水墨恣意流动的美感之中。同时,从太极砚台的顶视图看,比较隐喻地运用了太极鱼的形态元素,墨池中墨汁较少时,视觉效果还不明显,而当墨汁较多时,墨汁形成的轮廓就好似“太极黑鱼”,形成了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的太极双鱼环抱的场景。

砚台上印有空灵洒脱的书法,描述的是有关山水方面的诗句,增加了太极砚台的人文内涵,具有视觉感染力;红色的印章上印有高山流水的字样,与诗句内容保持一致,印章所占区域虽小,却是黑与白中的一点红,鲜明瞩目,活跃了整个视觉感受;舔笔区域的山水画、砚台边缘的水墨云烟,都极具东方韵味,尽显飘逸精妙之美,为以白色为主的太极砚台增色不少,丰富了视觉体验,增添了整体设计的美感,使砚台设计不显苍白单调。装饰性图案平面图如图6所示。

将产品做成实物有利于更直观贴切地去体验产品,从而可能发现产品概念设计阶段没有暴露或者欠考虑的问题,分析总结出产品的优缺点。通过快速成型的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太极砚台实物模型(图7)。通过对实物模型的实际使用,除了模型光滑度欠佳外,其使用体验性基本达到了设计目标的预期,从而验证了产品设计的可行性,最终形成了美观简约兼具实用和内涵的太极砚台设计方案。

结语

以调研暴露出的问题为导向,指出现有太极砚台普遍存在缺少文化内涵等问题,由此分析了主要的太极哲理在设计上的应用价值,并借此厘清了其在太极砚台上的设计体现,然后——展开太极砚台的“外-中-里”三个设计层次进行设计,最终通过实物验证确定了太极砚台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融入了太极哲理的太极砚台,形神兼具,底蕴深厚兼具使用体验,达到了太极哲理中追求的一种自然和谐状态,满足了用户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太极哲理是太极文化中的精髓,将太极哲理应用于太极砚台,开拓了太极砚台的设计思路,丰富了太极砚台的产品线,令人耳目一新。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设计对立统一动静结合
哈尼族图形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手绘插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及营销探究
景德镇创意陶瓷产业发展与“一带一路”旅游业文创产品开发
分布式系统中的辩证对立统一概念与方法
《荒原》主题的辩证法解读
垄断与竞争的辩证分析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动静结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研究
例谈“动静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动静适时转换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