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三性”的实践意义

2021-12-20 23:22曾满兰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三性新课改实践

曾满兰

摘要:新课改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功能性,文学性,人文性三者构筑成了语文科目之内核。功能性回应了语文实用层面的需求,着重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及实践性。文学性则承载着语文教育超越层面的希冀,要求投射美学的意蕴。人文性则符合语文教育中德育的需要。但在新课改落实过程中,部分教师易陷入一味追求形式更易体现的“新”,从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最为本质的需求。本文试从语文教学层面浅析“三性”的实践意义和可行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改 实践

一、于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功能性

在古代,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文字是一直是人类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这意味着,语文教学中首要关注的,是文字作为精神生活乃至现实生活最基础的功能性。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应如此。新课改进一步回答了“语文是什么”这个宏观却又切实的问题,将语文同语文教学的联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要求。新课标解读中曾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实践学会‘运用’,或者说学会‘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读写结合,培养学生日常阅读,理解,表达的基础能力,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流畅而清晰地传递信息,在写作中避免错别字和错误语句。看似过于基础的要求,实质上却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要义[2]。文字的识别与正确应用不仅关切到学生的学业水平,更将影响其未来的生活与社会化。只有在义务教育阶段练好基本功,才能在坚实的文字运用基础上再深入拓展,提升语文素养。

以部教版语文教材重点篇目后的生字为例,在布置抄写作业帮助学生熟悉汉字的同时,应适时加入汉字使用和考察内容。如形近字的辨析与组词,字意的解释与阐发。在课堂教学中同样不能忽视学生正确读写汉字的能力,可以朗读,听写,课堂接龙等方式将看似枯燥实则必要的字词认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运用中掌握知识,在课堂内外渗透知识。

二、于教学中体现语文的文学性

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熟悉文字,形成汉语语感,学会初步赏析作品,是教育教学中需要考虑的语文“文学性”要求。而古诗词作为增强汉语语感的关键性材料,在汉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3]。新课改提出应依照语感特点和语感形成体系,将语感形成自然融入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两句简单的古诗词,便可通过绘画让低年级的学生感受词句塑造的美感。

经典作品还应指导学生多诵读,在语感养成中感受音韵节奏体现的文学性,培养文学审美和阅读趣味。早读不应沦为机械背诵与形式化表演,教师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授正确的诵读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诵读这一手段发掘和感知汉语言之美,在音乐性和文学性中搭建互通的桥梁。朱光潜曾在《谈美》一书中提到:“各国的文与艺,总归是分不开的……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是有大关联并且紧密的。其中的美,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通感。”[5]在课前诵读中熟悉文本,于字里行间捕捉优秀选文的文学性,是当下课堂教学中可实现,可操作的教学方式。

与此同时,阅读这一“个体化行为”的特征应在讲授课文中体现。授课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留出独立思考的空间和空白。教师不应“包办阅读”,一味追求学生给出“模板答案”,而应尝试引导学生思路,培养良好而长效的阅读习惯,鼓励课下自行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有限的是课堂知识的容量,而无限的,恰恰是课本之外浩如烟海的书籍。

如《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对于文中提出的问题(即“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应鼓励学生先自行回答而非局限于文中的答案。在互联网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的当下,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阅读相关科普读物,查阅相关领域的资料,使寻找答案的过程成为新的探索过程,开发和丰富文本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养成自行在书籍中寻求答案的习惯。这恰如卢梭所言: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7]教学设计中的眼光应长远,不应紧盯着一时的知识灌输,而是需要时刻保持观照学生成长全过程的教育自觉。

三、于教学中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新课改提出“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那就是: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应按照学生年龄段的学习能力和吸收程度制定教学方案,实事求是,尊重儿童成长规律。讲授课文时不得径自求大求空求深,形成揠苗助长之势。语文的人文性是通过建立个人与文本的连结而成立的。人文性不仅是需要教师通过文本传达,也需要贯穿在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中。换言之,语文教学的主体,客体和载体,皆生发于最原初和最本真的人文性。

教师作为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实在反映者,一言一行无疑都折射这一学科的光芒。对于学生而言,语文课人文性最直观的表现并非在文字中,而恰恰是在当时期的任课老师身上。作为启蒙阶段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下交往中应时常反省自身行为,时刻谨记为人师表的规范,为学生树立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榜样。“知行合一”往往知易行难,但教师理应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特质与要求,将这一学科厚重的人文内涵融入到言行举止中,在细节投射人文性的光芒。

语文学科的功能性,文学性和人文性是新课改要求中的综合展现,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语文教学“三性”有着深远意义。诚然,要做到这三者的统一,无疑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关注的是,于实践中体现功能性,文学性和人文性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在教学设计,课堂引导,教师行为等细节处得以彰显。“三性”的提出并非對语文教学实质的空泛拔高,而是源于实践的发现与改进。

猜你喜欢
三性新课改实践
师生对话容易被忽视的“三性”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劳务派遣“三性”问题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