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斌诗歌的接受美学探析

2021-12-20 23:59王灿孙雯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接受传播诗歌

王灿 孙雯

摘 要:作为朦胧诗的代表性诗人,梁小斌的诗歌传播与接受已经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梁小斌诗歌不仅展现了传播方式与手段的多元化,而且实现了接受群体的扩大化。不同的接受者以自己的话语方式体现对其作品的接受,精英话语通过对梁小斌诗学理念的阐释、诗歌创作特点的挖掘以及文学史的书写,多层次多方位解读不断丰富、深刻;官方话语对梁小斌诗歌一直持认可态度,频频获奖和入选官方教材代表着对其诗歌的接受;大众话语因市场转型、媒介发展等因素影响,对梁小斌诗歌的接受方式更加多元化,突出大众读者的主体性。梁小斌诗歌的接受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不可避免地展现出接受话语群体的差异性。

关键词:梁小斌 诗歌 传播 接受

接受美学首倡者姚斯认为:“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中。”a简言之,读者的参与使得作品在动态接受链中得到丰富和充实,从而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梁小斌作为当代诗坛的著名诗人,其诗歌作品也因其诗歌的“朦胧性”而展现出不同的特质,并且在四十余年的诗歌传播历程中,在不同的接受语境中因读者群体的不同而展现出接受类型的差异性。本文通过梳理梁小斌诗歌的传播历程,分析梁小斌诗歌的接受类型,并且对接受效果进行反思,以期给当代诗歌的接受研究带来更多的思考。

一、梁小斌诗歌的传播历程

梁小斌的诗歌创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高中时代开始,梁小斌就阅读了许多国内外诗人的诗歌作品,如郭沫若、普希金、兰斯顿·休斯等。在《梁小斌自述》一文中,梁小斌曾回忆说,《女神》里作者向着地球母亲所发出的一种博大的呼唤令他激动。也是在这个时候,梁小斌逐渐有了崇拜诗人的深沉气质,开启了诗歌的创作之路。1979年,梁小斌与诗人公刘的相遇,无疑助推了他诗歌的快速传播。青年诗人梁小斌与公刘在春末夏初这个绿意茁茂的季节相见,叩响了梁小斌前往诗坛的大门。“作为青年诗人,诗人梁小斌基本上是由我推荐给中国诗坛的”b 。作为老一辈有影响力的诗人,公刘先生的举荐确实起到了开路的重要作用。如此,梁小斌不仅其作品《彩陶壶》于1979年《安徽文学》“新诗三十家初辑”中登场,还获得了《诗刊》“青春诗会”的请柬。

梁小斌《雪白的墙》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创作奖”,并刊发于《诗刊》1980年10月号,一同刊发的作品还有《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我的月票》《金苹果》《练习曲猜想》。《雪白的墙》等诗作借助《诗刊》这一“国刊”的超大发行量,一时间传至大江南北。而“丢失”与“寻找”及反思历史等主题正契合了一个时代命题,在读者群中有着广泛的接受度。此后,梁小斌陆续在《诗刊》上发表的诗作有:1981年5期《快快离开悲痛》《拖地板》《为做一件小小的事情而甜蜜》;1982年3期诗二首《我属于未来》《前额上的玫瑰》;1986年8期《诗二首》;1987年12期《杂诗五首》,等等。《星星》《诗探索》等有影响力的期刊也曾转载刊发梁小斌的诗歌。可以说,文学期刊这一媒介在80年代梁小斌的诗歌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梁小斌陆续出版个人文集,也推动了其诗歌的传播。他的第一部诗集《少女军鼓队》于1988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9年中国诗歌学会又编选出版诗歌和随笔集《在一条伟大的河流中流淌》,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梁小斌开始进行随笔创作,少有诗作公开发表,后陆续有思想随笔集得以出版:《独自成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地主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梁小斌如是说》(新华出版社,2005)《翻皮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地洞笔记:被世界开除》(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紧随着电视、互联网等媒介更迭,梁小斌诗歌也经由新的传播媒介交相辉映地出现在大众视野,其传播手段和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速度也更加迅捷。凤凰网文化频道策划的诗歌纪录片《春天读诗》以及安徽广播电视台的诗词文化类节目《诗·中国》均有邀请诗人梁小斌出镜并朗诵其代表诗作。百度、贴吧、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均可搜索到有关诗人梁小斌的信息,也有文创出品印制梁小斌经典诗作,地铁诗歌的出现使得梁小斌诗歌得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流动传播。所有这些都更加丰富了梁小斌诗歌的传播。

二、梁小斌诗歌的接受类型

根据接受群体的不同,梁小斌诗歌的接受类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精英话语接受、官方话语接受与大众话语接受。

(一)精英话语接受

梁小斌的作品几乎从未离开过精英群体的视线范围,精英群体以其自身的话语方式展开对其诗歌的阐述与挖掘,力求在文本解读、思想价值、文学史书写等多方面呈现。徐敬亚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诗潮的领军人物,将北岛、顾城、江河、杨炼、舒婷、梁小斌视为“搅动整个诗坛旧秩序,乃至后来强烈地辐射了80年代中国诗坛的最具魅力的六位先锋诗人”,并认为“梁小斌是自发的、先行的、优美的。我始终顽固地认为他属于最初的先鋒者”c。徐敬亚《诗人的第三只眼睛》中从“光、声、味、形、通感”感受器官出发探究诗人独到的艺术感觉,并将梁小斌诗歌文本分为“变形式、自我描述式、静观察式、假象式、想象式”五种感觉形式,从而更清晰地呈现出梁小斌诗歌创作的优美线条。作为梁小斌诗歌路上的引荐人,公刘曾明确指出梁小斌的诗歌特色:“梁小斌笔尖上的现代色彩,绝非‘横向移植’的结果,倒是当代中国的现实为他提供了无限丰富的色素。换句话说,不是来自翻译的洋书,而是来自生活的土壤;不是来自仿效,而是来自颖悟;不是来自感官的快乐,而是来自心灵的痛苦。”d

当下,精英学者对梁小斌诗歌与随笔均有深入的研究。杨四平认为梁小斌诗歌构成了1980年以后一支不可忽视的诗歌创作源流,“梁小斌的诗歌写作,对当时来说具有现实意义,而对当下来说则具有指向性意义。它们是当下诗歌写作的‘词根’、源头”e。杨键则从梁小斌诗歌揭露真实出发,认为“梁小斌在80年代中期直至整个90年代放弃了诗歌写作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进入一种充沛、完全的真实,为了更加有效,如果说北岛是从正义出发,顾城是从美、幻想出发,梁小斌则是从真实出发,他更爱真理”f。无论是从80年代以来诗歌创作源流出发,还是从诗歌特点研究,都证明梁小斌诗歌有足以挖掘的诗歌范本。值得一提的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在2008年举办了“梁小斌诗歌创作研讨会”。研讨会主要围绕对梁小斌“经典”之作的再认识、“朦胧诗”之后的梁小斌诗歌创作和梁小斌诗文互证的跨文体写作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众多评论家、学者各抒己见。程光炜认为诗歌的价值不能因时而变,并不赞同梁小斌的“忏悔”。王光明则从梁小斌处理两首诗歌代表作《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主题关系角度出发认同梁小斌的“忏悔”。张同吾则认为梁小斌《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真切地将时代变革投射到一位少年心理感触中,在百年新诗中仍具经典地位。梁小斌《断裂》后诗歌创作风格的不断嬗变,是否与前期诗歌意脉存在延续,是与会者关注的另一话题。诗人潇潇并不赞成第三代诗人和“朦胧诗”存在“断裂”,认为梁小斌诗歌风格虽发生转变,但对时代的担当从未变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人梁小斌的创作主要以随笔为主,诗歌创作减少,他的随笔具有深邃的诗意与哲思。参会者对梁小斌的随笔也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张清华认为梁小斌的随笔较之诗歌更有意义。“安琪也认为只有把梁小斌的随笔和诗歌联系起来看,他的形象才能被完整树立,每读一次《梁小斌如是说》都会激起她创作的欲望”g。北塔也认同梁小斌随笔更有价值。此次研讨会既较完整地梳理了梁小斌创作风格的演变,也及时对诗人梁小斌的“忏悔”给予了充分的讨论,无疑对梁小斌今后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助推力。然而,从目前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精英话语的论述依然是有待深入下去的,包括早期诗作的经典性、后期创作的思想性以及早期与后期创作的互文性关系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发现更多阐释的可能性。

文學史家以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文学史进行编纂,对诗歌文本的叙述也能反映出对梁小斌诗歌的接受态度。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编写的《新时期文学六年(1976.10—1982.9)》中对梁小斌诗歌作品文学史意义作了定位:“一九八〇年出现的梁小斌的《雪白的墙》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在表象浓重的怅惘与悲伤中有一种强烈期待‘晴空’和‘艳阳’的内在热望……诗以墙和钥匙为象征,相当典型地概括了一代人的思绪。”h这是80年代比较有影响力的新时期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作为国家文学研究的最高组织机构,以“集体编写”的方式书写当代文学史,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更多的是从社会思想层面解读梁小斌诗歌内容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和时代意义。90年代以来,洪子诚、程光炜、陈思和等编纂文学史,对梁小斌进行文本分析,从多个角度阐释其诗歌的意义与价值。最早将梁小斌写入新诗史的是洪子诚、刘登翰。在1993年的《中国当代新诗史》中,他们不仅分析了文本,还指出:“寻求受过窒息的心灵获得解放和自由,几乎是梁小斌所有诗都触及的主题……沉重的社会性情感和思考,以轻松自主的意象和叙述方式来传达,使他的诗区别于同时期另一些表现历史事变的作品。”i程光炜的《中国当代诗歌史》中谈到梁小斌《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触及当时人们产生强烈共鸣的原因,并概括梁小斌诗歌“给人以清新、健康和充满童心的印象,像一缕早晨的清风,为当时气氛沉重的诗坛带来一种虽略为苦涩、但不乏可爱优美的感受。作者语言舒展,注意空间感的体现,同时也力求把音乐的效果隐藏于流水般的诗句中”j。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做出如下阐释:“1980年以《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两首诗引起注意,它们不断入选各种当代诗歌选集。诗以刚刚结束的历史作为心理背景,‘叙述者’常以一度道路迷失,但仍坚持追求人生理想的少年身份出现。那面雪白的墙和一个流浪少年丢失开启‘美好的一切’的钥匙的惶惑,其包含的社会历史内容显而易见。”k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则指出:“这些年轻诗人(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等)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l可见,90年代以来的文学史书写,学者们从多重维度发现梁小斌诗歌作品价值,从诗歌的意象与艺术技巧、诗歌作品的主题表达、社会历史价值等进行分析。梁小斌诗歌的时代性、历史性为众多文学史家所关注,也不断确立其诗歌的经典化地位。

(二)官方话语接受

官方话语的评奖可以说更权威地彰显了主流政治文化的接受态度。1980年,诗人梁小斌在参加首届“青春诗会”后,其《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几首诗作借助《诗刊》的影响力产生热烈的反响。1980年诗刊社举办了1979—1980年全国新诗创作评选活动,梁小斌《雪白的墙》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创作奖”。随之,梁小斌在《诗刊》《星星》等官方诗歌刊物发表诗作。《诗刊》《星星》分别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四川作家协会主管,显示了官方话语对梁小斌诗歌的肯定态度。并且,1991年梁小斌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就更强化了官方话语对其诗歌的认可与接受。2005年,中央电视台举办首届“新年新诗会”,评选梁小斌为首届“年度桂冠诗人”。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官方媒体,其年度推荐语可以说对梁小斌及其诗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2018年,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作为活动主办方的首届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奖揭晓,梁小斌荣获旅游组诗最高奖;2019年,梁小斌又获《诗刊社》首届年度“头条诗人奖”和第二届博鳌国际诗歌奖。梁小斌频频斩获官方诗歌大奖,无疑表明官方话语对其诗歌的青睐,也反映出其诗歌与政治文化规范的一致性,具有时代的可读性、宣传性与思想性。

新诗选入教材,代表着官方话语对新诗的另一种接受。在全国通用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2000年)中选入梁小斌诗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雪白的墙》则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2006年)。可以看出,梁小斌诗歌中所蕴含的爱国主题、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未来的殷切希望与官方话语规范相契合,并且因其诗歌的思想性、权威性、典范性,官方意识形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选择梁小斌部分诗歌入选教材,加强思想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作品的传播范围与接受群体,有利于其作品的经典化。因为诗歌作品的经典化是一个复杂的传播与接受过程,“经典依赖于不断流传、编纂、汇集、定型以及批评家的贞定,读者的阅读,社会的流通,甚至异域文学的交流、传播,在一定意义上,它更是某种意识形态权力运作的结果,被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文学经典更容易获得某种权威性和神圣性”m。

(三)大众话语接受

20世纪80年代是诗歌盛行的年代,也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大众对于诗歌的热情伴随着各种诗歌运动与活动以及各种期刊、社团的创立而此起彼伏。当80年代初期梁小斌的诗作通过《诗刊》等走向大众视野后,《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诗作在当时的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振,许多读者纷纷写信给梁小斌,梁小斌自己就曾坦言说:“甚至有解放军战士把家乡房门的钥匙寄给我,他也要奔向荒野,尝尝‘丢失钥匙’后的心灵滋味”n。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大众读者对梁小斌诗歌的接受,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青年复杂的心境,“梁小斌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诗歌之所以被无数青年传抄、流传,不胫而走,正是因为它深刻、贴切地反映了青年心中的种种困惑和迷茫”o。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大众消费文化日益繁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消费时代下的传播媒介变得更加多元化,以影视、网络等新兴媒介逐渐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传播工具,大众群体的话语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大众话语在广阔的传播场域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受诗歌经典。影视公共空间之下,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山河故人》与梁小斌的经典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达到了完美的契合。“钥匙”意象是梁小斌诗歌中的关键性意象,而《山河故人》中同样用“钥匙”意象将影片故事串联起来。影片中三次出现“钥匙”,一次是1999年梁子赌气出走扔掉家中钥匙;第二次是2014年梁子病归故里,沈涛又把钥匙归还给梁子;同时,沈涛又在与儿子分别之际将家中的钥匙留给儿子一副;2025年,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将母亲所给的钥匙视为信物随身携带。在这部电影上映期间豆瓣影评“Y2K-nostalgia”用户解读视角可谓独到:“钥匙(Key)也可以解读为贾樟柯对于‘中国’的‘答案’。虽然影片结尾处,儿子并没有带着钥匙回到汾阳,回到母亲身边,但是当他看到波涛,听到涛声,他会想起母亲,他会与民族母体构成情感的共振,这难道不是最温暖的答案吗?诗人梁小斌曾在1980年发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他用‘钥匙’完成了对过去三十年历史的寻找与叩访,我想,这对贾樟柯也同样适用。”p此番评论引来了众多豆瓣网友的广泛关注。四十年前诗人梁小斌在荒野中行走,“沿着心灵的足迹找寻”钥匙,如今,贾樟柯将“钥匙”意象植入电影中,并伴随着电影的广泛传播更加深入人心,大众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解梁小斌这首诗歌的阅读意愿,并给出自己的理解与阐释。

此外,互聯网上各种类似于“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同题诗文席卷而来,如《妈妈,我的钥匙丢了》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梁诗的影响。网易云音乐独立歌手孙山外将梁小斌的诗歌《雪白的墙》谱曲演唱,并在歌词末尾附属“向伟大的诗人表达敬意”;另一网易云音乐人在专辑《丧钟》中收录演唱了由路迹谱曲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音乐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梁小斌诗歌经典的理解,并致以深深的敬意。在青年群体使用较多的哔哩哔哩网站以及微信视频号中,有少量用户自发地朗读梁小斌经典之作。无论是音乐人自发谱曲演唱梁小斌经典之作,还是极少数大众自制朗诵视频,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对梁小斌诗歌的接受。在中文互联网知名知识平台“知乎”上,有以“梁小斌”为综合的搜索词条,有几位知友用户为诗人梁小斌诵读视频《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而感动,有知友用户表示“念得好原因可能是年纪大,阅历多,对诗歌理解更深,并且把过去自身经历投射在诗歌中。像他这样,念诗能哭出来的我也是第一次看到”q。网易云、哔哩哔哩、知乎的用户群体多以青年群体为主,可以说青年也在互联网平台上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对梁小斌作品的跨时代接受,实现另一种大众话语的接受。当然,大众话语对梁小斌诗歌的接受依然需要时间去历久弥新。

三、结语

诗歌的传播与接受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梁小斌的诗歌接受因不同时代语境、读者接受心理等而产生接受的差异性。在逐渐开放的文学批评环境下,以诗评家和专业学者为代表的精英群体凭借自身的理论素养与专业知识,通过对梁小斌诗歌的提炼分析、概括总结、解读阐释等,进一步发现其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意蕴与内涵,为其诗歌的经典化不断努力。当然,无论是文学史家还是研究学者,精英话语对梁小斌及其诗歌的开掘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官方话语明显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凸显引导与教育的作用,注重思想价值引领,有选择地传播与接受,这是其本身官方属性所决定的。对于大众读者而言,他们的诗歌阅读也会受到精英学者和官方话语的影响,但大众也有自己独特的接受方式与接受空间,特别是在社会转型的大众消费语境下,因为本身大众文化的丰富多元性造就了大众话语更加自由的表达与接受。大众可以通过电影电视、流行歌曲、互联网讨论等进行属于自己的接受,甚至是进行诗歌的再创作,抑或是诗歌的误读,获得更多的审美价值。然而,这并不影响梁小斌诗歌的经典化,因为“诗歌不管是以传统的方式来传播,还是通过影视等更为社会化的公共空间,有一点是不变的,即优秀的甚至伟大的诗歌永远都不可能被改写和因为被大众接受而降低了品质”! 8。

基于以上对梁小斌诗歌接受的分析,可以看出梁小斌诗歌的传播与接受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我们要巩固现有研究成果,尽量挖掘研究视阈,拓宽研究视野,带动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大众读者与诗歌文本的对话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时代是培养个人文学素养的最佳时期,教材对新诗教育的重视能积极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接受,梁小斌诗歌走进学生们的阅读视野,也能更好地增进学生们对其诗作的理解。当下正是多种媒介交互融合发展时期,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实现不同群体话语之间的互动,也不失为梁小斌诗歌传播与接受的良好途径。

a 金元浦: 《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bd公刘:《让希望之星重新升起——序梁小斌诗集〈少女军鼓队〉》,《文艺争鸣》1988年第4期,第32—35页。

c 徐敬亚: 《崛起的诗群》,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页。

e 杨四平: 《当前诗歌写作的语言源流——梁小斌诗学的若干意义》,《诗歌月刊》2009年第2期,第16—17页。

f 杨键: 《一个世纪的交待——读梁小斌》,《北京文学》2001年第6期,第83—85页。

g 陈亮:《写作:一种永不停息的探索——梁小斌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8年第2期,第379—384页。

h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新时期文学六年(1976.10—1982.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106页。

i 洪子诚、刘登翰: 《中国当代新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29页。

j 程光炜: 《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0—271页。

k 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1页。

l 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m 童庆炳,陶东风: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8页。

n 梁小斌:《梁小斌:我为写出〈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而忏悔》,《诗歌月刊》 (下半月)2007年第1/2期,第44—45页。

o 廉思:《中国青年发展1978—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73页。

p豆瓣网: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645968/

q 知乎网: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23074/ answer/53524401

! 8 霍俊明:《拟像的欢娱——影视公共空间与诗歌的生态》,《山花》2013年第17期,第149—156页。

基金项目: 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朦胧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SK2018A0718);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接受美学视阈下朦胧诗作品研究——以安徽诗人梁小斌为例”(201913617011)

作 者: 王灿,硕士,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人文与传播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孙雯,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人文与传播系2017级秘书学专业学生。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接受传播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文学可以定义吗?
略论刘勰对王粲诗赋的接受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翻译出版与接受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