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体姿

2021-12-20 08:15朱慧敏
理财·收藏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涅槃坐姿佛像

朱慧敏

人们常说的佛像,不仅指佛陀的尊像,还包括菩萨像、护法天神、明王、罗汉以及佛弟子等造像。而佛像的體态姿势也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坐像、立像、卧像三种。

坐像是佛造像中最多的一种体姿,主要有结跏跌坐、半跏跌坐、跪坐、倚坐、箕坐、蹲居坐等多种。结跏趺坐又称 “金刚跏趺坐”,简称“金刚坐”。即双足交互,右脚盘放于左腿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足心朝天,佛禅定时常用此坐势,故又名“禅定坐”。如来佛多用此坐姿,所以又称“如来坐”。半跏趺坐又称“菩萨坐”,单趺一足,跏于另一足之上,一脚藏于下,一脚外露,后世多为女子的造像坐姿。倚坐又称善跏趺坐,此坐姿是身体端坐于座上,双足自然下垂的坐式。另有一种交脚倚坐,即两腿自然下垂相交于座前,早期的弥勒菩萨像多采用此坐姿。还有半跏趺倚坐,即仅有一足上盘,另一足自然垂放而下,常见的是左小腿放下,右小腿半跏趺坐。

立像是佛陀游行说法的姿势。据说释迦牟尼成道后,为了传播和教诲自己所领悟的人生真理,帮助众生解脱烦恼,曾在西北印度各地游行说法四十多年,佛的立像就是依据当时释迦佛在各处游行说法时的样子塑造的。所以佛的立像大多是一只脚略微向前伸出,做出步行的样子,称为行径像。还有一种是双脚并立站于莲花台上,双手做接引状,这种姿态的佛像大多是阿弥陀佛像,表示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意思。另有一种立像,是侍立在主尊佛像旁边的菩萨或弟子像,表示对佛的恭敬,称为侍立像或胁侍像。此外,各种护法天神的像也多为立像,但姿势各不相同。

卧像一般来说只有释迦佛一种,表现的是释迦牟尼将入涅槃,离开人世时的情形。所谓涅槃,也称为“入灭”“灭度”等,佛教说是进入了一种不生不灭的永恒的状态。卧佛像就是表示佛在进入涅槃状态时的状态。佛在涅槃时,其姿态大多为右胁而卧,有时身后还会出现一些悲哀哭泣的弟子,表现出他们对佛涅槃的悲痛心情。

猜你喜欢
涅槃坐姿佛像
Unique New Year
诗二首
坐姿好习惯
未定义
坐姿矫正器
佛像面前的 菩萨
“懒散坐姿”最伤身
坐姿调整T恤
佛像面前的菩萨
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