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探析

2021-12-21 17:47白晨
今日消防 2021年8期
关键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分析高层建筑

白晨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不仅缓解了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娱乐、工作的场所。与传统的多层建筑不同的是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层数较多,人口高度集中,火灾安全隐患广泛存在。为保障城市消防安全,需要进一步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文章结合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简要介绍了消防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和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并着重分析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和相关建议,以期为广大消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工作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分析

高层建筑目前已经成为了建筑领域的主流形式,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需要从高层建筑自身特点出发,有针对性部署和落实,从根本上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满足现代人对于建筑物的功能需求,高层建筑中的电气设备、系统数量不断增加,这无疑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改进工作内容、优化工作结构。

1  消防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高层建筑自身的高度较高,人口较为集中,尤其是商用和办公用建筑同时也存在着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当发生火灾事故时,高度集中的人口疏散将成为一大难题,同时也会影响到灭火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高层建筑需要高度重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通过系统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和不足之处,以求从根本上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高层建筑内部的易燃物较多,包括日常用品、装修装饰材料等,均具有易燃的特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火势将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此外,高层民用建筑中一般会设置有天然气管道和大量输电线路,其均具有发生火灾的风险。随着现代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不断提高,高层建筑一般会搭配大量的电气设备,日常用电量较大,长期使用后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从而造成一定的火灾风险。因此,高层建筑需要进一步加强消防监督管理,预防火灾风险,规避火灾发生,以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1]。

2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2.1  火灾隐患多

高层建筑的用途具有多样化特征,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火灾隐患,提高了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层建筑所需要使用的装修材料总量巨大,建筑开发商出于防火考虑,所用材料的易燃性相对较低,而建筑住户在装修装饰时往往会强调经济性和美观性,并不会考虑材料易燃性问题。当高层建筑起火时,其内部的日常用品、家具和装修装饰材料均可能成为燃烧物,从而导致火势迅速蔓延,导致火情进一步加大。二是电气设备数量多。除了建筑功能用电气设备之外,家庭所用电气设备的总量也相对较大,尤其是在夏季用电高峰期,电气设备的散热量巨大,周围温度较高,容易发生多种故障,进而成为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三是电缆线路管理不当。考虑到建筑内部整洁性和美观性,高层建筑的电缆线路一般为预铺设,镶嵌在墙体和地板结构当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检查和维护难度的增加,线路检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漏检的现象。若电缆线路潜在的故障问题和老化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则会留下一定的消防隐患。四是建筑居民缺乏消防意识。部分建筑居民缺乏正确的消防观念,消防意识较低,其经常会出现随意摆放易燃物品、违规用电等情况,甚至在使用明火时不注意保护,从而造成消防隐患[2]。

2.2  火势发展迅速

从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中可以发现,高层建筑起火之后其火势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这主要与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形式相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层建筑内部管道众多。高层建筑内设的管道种类多样,铺设时难免会出现交叉铺设、集中铺设的情况,部分高层建筑还会设置独立的管道井。当发生火灾时,火势可以顺着管道井迅速蔓延,导致火灾范围进一步扩大。二是通风口较多。为保证建筑内部的通风需求,高层建筑除了设置窗口之外还会设置大量通风口,以保证建筑内部的空气流动效果。而在发生火灾之后,建筑内部的通风口将成为火势的助燃器,而良好的空气流动可以为火灾发展提供必要的氧气,从而加剧火灾的蔓延速度。三是结构设计问题。高层建筑经常会使用竖井式设计结构,而在发生火灾之后,竖井式设计结构将在建筑内部形成良好的空气对流,这不仅会进一步加快火势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建筑结构本身造成一定的破坏。四是气体蔓延。高层建筑火灾发生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和有毒气体,部分气体会顺着通风口排出,同时也有部分气体会充斥着消防通道和楼梯间。有毒气体的存在不仅恶化了建筑内部环境,同时也对建筑居民的正常疏散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众所周知,火灾中出现的人员伤亡约有80%是因为烟雾所致,当大量浓烟充斥建筑内部时,内部人员的呼吸、视线将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同时会加剧内部人员的恐惧心理,进而引发踩踏等事件,且在浓烟环境的影响之下,后续的灭火救援工作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3]。

2.3  人员疏散难度高

高层建筑的本意是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也意味着建筑层数越高,其人口承载量也就越大。低楼层居民由于距离地面垂直高度较低,其撤离难度较小,属于第一批撤离的人群。而高楼层居民则会面对疏散和逃生难度大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逃生路径单一。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之后,建筑居民日常通行所使用的電梯设备将无法继续使用,故楼梯和消防通道成为了建筑居民撤离的主要途径。建筑内部居民所居住层数越高,则意味着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越高,其撤离路径较长,整个过程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在居民行动不便的情况下,将进一步加大撤离的难度。二是消防通道和楼梯间的承载量有限,其与建筑居民数量不成正比,人员在疏散撤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拥堵、踩踏等问题,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三是有毒气体影响人员撤离。起火后的有毒气体扩散将影响到建筑居民的逃生空间,对其逃生路径造成阻碍和限制。四是撤离速度慢。高层建筑的主要功能在于居住,且民用建筑比例较大,这也意味着建筑居民中将存在一定比例的老人和幼童,实际撤离速度相对较慢。五是消防及安全设施无法使用。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会设置有完善的防火、防烟及消防设施,若此类设施缺乏有效的维护保养,则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无法正常使用。

3  高层建筑监督管理现状

3.1  消防设施不健全

高层建筑的内部消防设施并非后期加装,而在前期建设阶段由开发商负责提供。在高层建筑建设阶段,开发单位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使用的消防设施虽然在规格、数量上满足了消防要求,但实际质量却缺乏有效的保障,这也直接影响到了高层建筑消防功能的发挥。在消防设施存在质量问题的基础上,其在实际使用时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并留下严重的消防隐患。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其开发楼盘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取经济效益,而消防设施的配置无需满足高标准要求,只要符合地方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要求即可,从而导致消防设施的配置结构相对不够合理,这种形式化的消防设施配置难免会存在诸多问题。此外,即便是在配置了消防设施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系统的监督管理,偷工减料的现象并不少见,如自动报警器失灵、灭火器过期等[4]。

3.2  消防设施故障多

根据相关要求显示,高层建筑应当依据自身的实际高度、建设规模和建筑性质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包括室外、室内消防栓、自动报警系统、防火分隔系统、自动喷淋系统、防排烟系统等。由于部分高层建筑的建设年限较早,早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之前,其内部的消防设置配置情况不容乐观,各项消防设施质量、规格不达标,且故障率长期高居不下。从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物业单位对于消防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甚至会缺乏系统的定检和维修保养体系,导致消防设施的潜在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包括消火栓压力不足、消防水泵管道锈蚀、火灾报警器故障等。若各项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状态,无法正常工作,在发生火灾之后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3  公众消防意识薄弱

现阶段,我国的消防宣传工作存在明显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导致社会大众对于消防工作的重视性明显不足,消防意识匮乏,且未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在多数人民群众心中,火灾的发生率较低,且火灾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这种错误心理的误导之下,社会公众的消防意识不断下降,从而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频繁出现违规操作,如私自挪动消防器材、占用消防通道等。从某种角度来看,公众消防意识的薄弱还体现在火灾应急方面。当发生火灾之后,大部分人群首先会考虑自身的逃生问题,并不会关注对火情的初期控制,这也导致失去了最佳的火情控制时机,火势得以进一步蔓延扩展[5]。

4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

4.1  明确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主体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明确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主体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高层建筑的业主单位和物业单位需要构建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并依据自身规模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在明确责任的过程中,各个业主及租赁居住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消防责任,要确保自身居住范围内的消防安全性。此外,业主单位或物业单位需要构建系统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规避火灾风险性,加强对消防隐患的控制,力求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

4.2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强化消防安全意识。首先,消防安全教育需要针对物业单位进行,反复强调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并结合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着重分析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点与难点,并教授给物业单位一定的防范技巧和措施,以保证消防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落实。其次,需要针对建筑居民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此部分消防教育要着重强调家庭消防的注意事项,包括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等,并要教授给建筑居民一定的防火技巧、逃生技巧和火灾控制技巧。如电气设备起火时需要立刻中断电力供给,并使用氧气阻隔物质控制火势,避免直接用水灭火。为提高建筑居民的重视程度,实际教育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案例讲解的方式,重点强调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鼓励建筑居民自行购买便携式灭火器,以备不时之需。

4.3  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

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可以在火灾发生初期用于控制火情以及创造良好的救援逃生条件。为保证消防设施的可靠性,高层建筑物业单位需要构建系统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体系,设置专职的维护人员,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消防设施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其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防值班室的管理。消防值班室是用于发现火灾、获取火灾信息的主要场所,其实际工作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火灾控制、救援以及扑灭工作的开展。为保证消防值班室工作的系统性,需要设置轮班工作制度,一日二轮或者一日三轮,所有值班人员均需要持证上岗。值班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各个监控器的状况,了解建筑内部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将结果进行记录,以便于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此外,需要正确处理防火与防盗之间的关系。部分高层建筑为了保证自身的防盗能力,会将安全通道、安全出口保持长期关闭的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则意味着建筑居民的逃生将面临较大的困境。因此,高层建筑物业单位需要认识到防火的严峻性,加强对于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的关系,确保其能够长期处于开启状态。最后,城市消防部门需要加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网体系的构建,以在辖区范围内形成自动监控网络。

4.4  加大監督检查力度

城市消防部门需要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保证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性。在这一过程中,消防部门需要灵活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以消除火灾隐患为根本目标,灵活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同时,消防部门需要对辖区范围内的重点建筑、重点场所提高监督检查力度,构建由政府牵头、行业管理、企业负责、消防监督的联动机制。为保证消防监督检查的社会性和普及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宣传,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其中,并为人民群众提供举报和反馈信息渠道,从而发动人民群众关心、参与消防工作。而在面对存在消防隐患的高层建筑时,需要对其相关单位下达整改要求,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长期拖延和整改不积极时可以适当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以达到警示的作用。

5  結语

综合来看,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备火灾高风险的特征。针对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需要从其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制度建立、技术常态化的监督机制,保证监督模式的科学性、有效性。在这一过程当中,政府消防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建筑居民和社会群众处于辅助地位,不仅要从技术层面给予监督管理,更要从思想意识层面给予管控,强调消防监督检查的细节化,严控各项消防隐患,提高消防监督检查的整体效率,从而在根本上规避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贾振宇.建筑物二次内部装修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分析[J].四川水泥,2017(10):189.

[2]蒙超.对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0,93(17):91-93.

[3]王延尚.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57(03):207-209.

[4]张耿,龚哲松.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6(23):180.

[5]张昊,张靖岩,李宏文.由伦敦大火谈我国高层建筑楼群的消防安全风险及管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8,31(01):1-6.

Analysis on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 high rise buildings

Bai Chen

Wuxi Municipal Fire and Rescue Brigade,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Recently, high rise buildings in China witnessed a booming development in their scales and quantity, which not only diluted the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but also provides more space for entertainment and working.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buildings, high-rises, with larger population capacity and higher height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fire hazards. Thats the reason why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ir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ssues.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ire control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ork,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fire control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nd the fir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of fire control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ork, in order to bring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fire personnel.

Keywords:high rise building;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analysis

猜你喜欢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分析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难点与优化
我国消防监督管理的要求探索
浅析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监督管理
关于公众娱乐场所消防监督管理探析
浅谈工作分析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工作丰富化实践的效果研究
电力公司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