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1.2万英镑存款之谜

2021-12-21 23:53顾景言
新传奇 2021年46期
关键词:捐款人多利中国银行

顾景言

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内部的账目统计的时候,突然发现已经去世多年的周恩來总理,竟然在银行有1.2万英镑的存款。这笔钱是1967年存入他名下的,在当时这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这笔钱到底是怎么回事?经过调查之后,谜底终于被揭开。

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内部的账目统计的时候,突然发现已经去世多年的周恩来总理,竟然在银行有1.2万英镑的存款。这笔钱是1967年存入他名下的,在当时这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

这个发现,让大家感到困惑和惶恐。众所周知,周总理一生清廉如水,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块人民币,而且他的薪水很多都用来救济别人了,现在冒出来这么大一笔钱,实在让人震惊。这笔钱到底是怎么回事?

银行工作人员急忙把这一情况上报。经过调查之后,谜底终于被揭开。

周总理的银行存款

1967年,周恩来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来信。信中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

“敬爱的周总理,我们今天通过银行给您汇了1.2万英镑。这些钱是我们多年来从工资里节省下来的。我们早就打定了主意,要把这些积攒下来的钱交给国家,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

周恩来十分感动,但是他决定拒绝这笔汇款。他当然知道这位神秘汇款人并无恶意,应该是一位爱国人士,为了国家才捐出这么多钱。

但是他认为,个人的这么大一笔存款国家不能收。虽然国家当时也很困难,但不能从人民的腰包里掏出这么多钱。

他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抓紧时间查清楚捐款人到底是谁,然后把钱给人家退回去。但当年时局复杂混乱,最终调查不了了之。于是,工作人员把这笔钱存进了银行。为了方便,他们以周恩来的名义开了一个户头。

1.2万英镑,就这样静静沉睡在银行。

30年过去了,这笔钱再次浮出水面,银行决定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找到神秘捐款人

找到神秘捐款人,不仅是周恩来的嘱托,也是为了让这笔钱“回家”。

经过调查,真相终于揭晓:捐款人是一对夫妇——刘本昆和刘道蕊(英国人,原名多利)。他们的相逢,是乱世中的一个传奇。

20世纪40年代,中国银行为了扩展海外业务,在英国伦敦开设了分行。多利是伦敦分行的一名柜员,她非常珍惜这份工作。然而1944年的一次突发事件,让她面临被解雇的危机。

这次职场危机来得十分冤枉。当时抗日战争仍然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困境中的中国缺粮食、缺武器、缺物资,这些都需要用钱去买。但是战火已经重创了中国经济,哪来那么多钱呢?于是在海外寻求捐款,成为重要的渠道之一。

伦敦分行也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华人华侨为抗战踊跃捐款。为了加大宣传效果,也为了大家捐款更加方便,伦敦分行直接在柜台上放了两个募捐箱。但募捐箱里的钱,竟然成为了不少人眼中的“唐僧肉”,都恨不得能咬上一口。

其实,这两个募捐箱是有门道的。其中一个募捐箱是中国政府的官方募捐箱,这个募捐箱内的钱是交给国民政府的。但募捐来的大量善款,并没有用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也没有用在因战争流离失所的中国人民身上,而是源源不断流入国民政府高官的腰包。

多利曾经亲眼见到,有官员悄悄打开募捐箱,从里面拿钱。

而另一个募捐箱是红十字会设立的募捐箱,所得款项用来救助百姓。可是由于这笔钱政府官员没法动,所以它放置的位置不太显眼。

但人们在捐款的时候,并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往往都把钱放在了政府的官方募捐箱。

多利早就察觉到了这里面的猫腻,她十分愤慨,在国家和人民饱受苦难折磨的时候,这些官员还是只想着中饱私囊。

多利决定把国民党的官方募捐箱放在柜台里面,这样那些官员就不能随意拿钱了。红十字会的募捐箱则被她放在了上面最显眼的位置,这样一来,大部分人的捐款也就自然会放在红十字会的募捐箱里了。

然而,这个举动很快就被发现了。国民党官员恼羞成怒,勒令中国银行解聘多利。银行的负责人很为难,因为多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国民党官员咄咄逼人,为了平息事端,银行只能解聘多利。

银行的其他职员也都明哲保身,没有人站出来为多利说一句公道话。正当多利绝望之下打算离职的时候,有一位中国职员站了出来,他和银行管理人员据理力争。

这位中国职员就是刘本昆。在他的仗义执言下,多利的工作保住了。两个年轻人的心也在无形中越拉越近,不久后,他们确定了关系,很快举办了婚礼。婚后,多利有一个中国名字——刘道蕊。

“虽然我的面孔是外国的,但我的心是中国心”

刘本昆是一位爱国者,虽然在海外工作多年,但他对祖国的文化和历史有着高度的自豪,每时每刻都想着带多利回中国。克服诸多困难,刘本昆终于带着多利踏上了归国的路程。

回国后,刘本昆发现祖国缺少建设的资金支持,每一分钱都显得弥足珍贵。经过商量之后,他和多利决定把家里的全部积蓄捐出来,用来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

他们也不知道该找谁捐款,就决定把钱汇给最信任的周总理。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个故事。

1997年3月4日,这1.2万英镑加上利息,折合人民币467162.89元。中国银行决定继续执行周恩来的嘱托,把这笔钱退还给刘本昆夫妇,但他们婉言拒绝了。

此时周恩来已经故去多年,中国也早已不再贫困。夫妇俩告诉银行负责人,这笔钱就用来成立一个基金会,帮助和奖励银行的优秀职工。

多利,这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1957年正式成为中国公民,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还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她把大半生都奉献给了中国。

她说:“虽然我的面孔是外国的,但我的心是中国心。”

刘本昆夫妇晚年过得并不宽裕,但他们还是坚持这笔钱是捐给国家的,不能收回来。

他们的万里归国路,从始至终没有一点点私心。

(《世界华人周刊》)

猜你喜欢
捐款人多利中国银行
音符草
婉拒拾荒者“倾家荡产”式捐赠
一只猫的梦想
沉默的多利
洪秀柱 退还捐款
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速最高
跟着多利去冒险
看谁最看谁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