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2021-12-21 18:24蒋国东李娅沈艳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1期
关键词:国家公园文献计量生态旅游

蒋国东 李娅 沈艳

摘 要:作為一种新的保护和发展模式,建立国家公园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中国知网(CNKI)、WOS数据库为检索源,运用CiteSpaceV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从文献报道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各地区在文化、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不同,学者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研究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对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研究文献逐年增加,研究领域多样化,同时文献具有阶段性特征(起步阶段、发展阶段、繁荣发展阶段);研究方法呈多样化、综合化趋势,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更紧密,结论更具科学性;研究内容由旅游发展向国家公园与利益相关者、与农户参与意愿、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与游客认知等方向延伸,研究领域广且分散。基于此,未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研究应在“国家公园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周边居民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意愿”“生态旅游评价方法”等方面逐渐深入,从而拓宽国家公园的研究视角,实现国家公园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文献计量;CiteSpace;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1-0151-05

Abstracts: As a new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park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ivilization and realize the strategy of “beautiful China”. This paper uses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CNKI) and WOS database as search sources and CiteSpaceV literature visualisation analysis software to analyse national park ecotourism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ports,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etc.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e, lo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among regions, there ar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the research on national park ecotourism by schol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research on ecotourism in national park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e, lo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among regions, and the enthusiasm for research on ecotourism in national parks continues to rise, with the total amount of research literatu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research fields diversifying, while the litera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ges (initial stage, development stage and prosperous development stage). The research content extends from tourism development to national parks and stakeholders, to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to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o tourists′ perceptions, etc. The research areas are extensive and scattered. Based on this, future research in the pilot areas of the national park system should be conducted in the area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park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willingness of surrounding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national park ecotourism”, “ecotourism evaluation methods”. This will enrich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parks, realize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national park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park ecotourism construction.

Key Word: National park; Eco-tourism; Literature measurement; CiteSpace; Research progress

国家公园作为兼顾保护与发展的新型保护地模式,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美丽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1]。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逐步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生态旅游发展已成为协调国家公园周边地区资源保护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据报道,全国已有563个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平均每个保护区年接待游客超过22万人次,每年总收入超过228亿元[2]。目前,已建立了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涵盖全国12个省份,总面积超过22万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包括普达措、大熊猫、神农架、三江源、东北虎豹、钱江源等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作为最严格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类型之一,拥有全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风景,具有开展旅游活动的天然条件。然而,如何开展生态旅游是充满争议的话题,有关国家公园的生态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采取何种旅游模式,以及对旅游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仍存在不同的观点。Yu,P.Zhang等认为,衡量旅游开发背景下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农户生计资本的变化,是识别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状况的重要预测指标[3];王仕源[4]认为国家公园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地提供旅游活动,利于多方主体参与我国国家公园生态的保护,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袁淏等认为国家公园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自然保护全新理念,将有助于推动旅游从“门票经济”向全民公益性转变,粗放型旅游活动向生态旅游转变[5]。

综合来看,在国家公园内开展生态旅游是可行的,是必要的,但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要受到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旅游活动对国家公园自然环境无损害,是绿色可持续的,能够产生一定的效益,并且为当地村民带来一定的收益。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研究文献,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观点,从文獻报道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旅游进行统计分析,为体现国家公园的公益属性、妥善处理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利用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理论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国外WOS(Web of Science)为文献数量统计源。基于此,在中国知网(CNKI)中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条件为主题和题名,均以“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为标题进行检索,经过筛选检索出748篇文献;在WOS(Web of Science)以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检索源,以“National park&ecotourism”为标题进行检索,由于检索出的文献较少;又以“National park&tourism”为标题进行检索,检索出2186篇文献。本文以两大数据库2934篇文献作为样本,利用CiteSpaceV可视化分析软件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国内外学者开展“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国家公园生态旅游领域文献国家分布、关键词、研究方法的共现性,以此分析国内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研究热点,推动国家公园的建设实践。

2 结果与分析

从19世纪70年代全球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世界上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家公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各个国家的国家公园发展重点逐渐从“以视觉、美学价值保护”过渡到“在保护的前提下提供游憩机会”。因此,国内外关于国家公园开生态旅游的文献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也从侧面反映出各个国家对于国家公园保护与开发的关注度提高。在对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处理上,美国、英国、日本的保护与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美国作为国家公园的先行者,较早地研究了国家公园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形成了完全保护、适度开发,实施特许经营的模式;英国的国家公园发展提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对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其发展模式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对国家公园实行的是保护至上的限制开发模式。从2015年开始我国对国家公园的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紧接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使得国家公园的建设成为近年来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2.1 论文发表情况 各地区的国家公园自建立之初,旅游活动、游憩活动、科教活动等也随之进行,但各国在处理国家公园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不同。从WOS数据库中检索的文献可知,国外有关国家公园开展旅游的文献量为2186篇,研究文献总体呈波浪式上升(图1),分析表明,国外对国家公园旅游开展研究的国家和地区较多,美国作为国家公园的先行者,对国家公园旅游的研究最多,报道文献有464篇,占总量的21.23%,而其他国家(地区)的研究文献占比较少。从国外学者对国家公园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各国在处理国家公园旅游与保护的关系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保护优先仍然是各国的理念和出发点。比如,Acquah E等认为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以为保护提供重要的诱因,同时为可持续的自然旅游提供环境,使当地社区受益[6]。

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检索的748篇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研究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基本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1)起步阶段(2000—2007年)。学者开始对国家公园生态资源保护、国家公园旅游的管理制度、发展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此阶段研究文献量总体数量较少,这与国家的重视程度以及生态环境发展有一定的关系。(2)发展阶段(2008—2015年)。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学者深入分析了试点国家公园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案例为我国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7,8]。文献量较起步阶段有所上升,研究角度呈多样化,但研究深度不足、广度不够、针对性不强。(3)繁荣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伴随着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有关政策的不断实施,学者们对其研究不断深入,文献的数量不断增加,诸多学者分别对国家公园试点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机制、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9],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0]。此后,国内国家公园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研究内容逐渐丰富,学科分布逐渐多样化,研究层次逐渐多元化。

2.2 研究方法分析 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748篇文献中,对于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约占88.63%,实证研究较少,约占11.36%。由于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较晚,在缺乏国内案例的情况下,马勇等[11]从旅游发展定位、旅游管理体制等方面对美国、英国和日本国家公园的建设经验进行了分类总结。通过对国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分析研究及成功经验借鉴,寻找适合我国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促进其发展。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国家公园与旅游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涉及结构方程模型[2]、STIRPAT模型[12]、双重差分模型[13]等。有学者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探讨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进行价值共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4],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利益相关者对国家公园的核心诉求分为经济效益、民族文化保护、环境与资源保护、旅游开发[15]。在WOS检索的2186篇文献中,对于国家公园生態旅游的研究中定性研究主要用于国家公园的发展模式、规划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方法主要是结构化访谈[16]、田野调查方法[17]等。而定量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较多,其中问卷调查法、GIS/RS技术方法、计量经济建模分析、条件价值评估方法等在检索结果的文献中使用较多,如Arnberger A等探讨了奥地利格索伊瑟国家公园(Gesaeuse national park)的游客群体对游客和环境管理的态度,通过问卷调查,表明亲和力低的受访者对自然保护、游客管理和国家公园的区域经济影响持负面态度[18]。Martin C等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利益相关者对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开展旅游业的意见和态度,结果表明识别受访者的态度差异可能有效地用于规划环境管理和该地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19]。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研究借鉴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国家公园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其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更加紧密,结论更具科学性;但对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未来发展研究较少,因此通过构建模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同时,要获得新的理论与发现,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借鉴多学科研究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2.3 文献研究热点 文献关键词能鲜明而直观地表达文献的论点和主题,同时也是文献核心内容的浓缩与提炼。在CitespaceV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旅游(tourism)、保护区(protected area)、保护(conservation)、管理(management)、生态旅游(ecotourism),关注的重点主要是自然旅游、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热点开始向生态旅游(ecotourism)、影响(impact)、感知(perception)、社区(community)、行为(behaior)等内容扩展。从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研究内容从自然保护开始转向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研究开始向多领域扩散。

利用CiteSpaceV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748篇文献进行分析,筛选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主要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等,其他关键词都代表了试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研究的热点。从宏观的角度,理顺试点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研究发展变化,从2008年后,研究热点开始向发展模式、保护与开发、利益相关者、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环境承载力等内容扩展。综合国内外关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研究热点,都反映出对国家公园的开发由最开始的注重经济效益,逐渐向国家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转变,这与各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相呼应,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推动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

从现有文献研究的热点内容来看,国外的研究关注点主要是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等;国内学者的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等层面,通过对比,国内学者与国外的研究热点基本保持一致。形成了“以保护为基础,可持续利用带动周边发展为主题”的国家公园旅游研究内容框架,可为今后该领域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3 结论与建议

总体而言,对于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理论及其实践,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数量上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相比之下,国外对国家公园的研究理论体系较为完整,研究更加成熟,对国家公园旅游发展模式、影响周边社区参与的因素与机制、游客关注度、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建设等关注更多。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较早的由定性研究转变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由于我国国家公园建立的时间较晚,前期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国家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随着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对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机制、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关注逐渐增多,如何科学处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仍是核心的问题。同时,如何体现国家公园的公益性、旅游模式的科学性以及社区的参与等内容也是重中之重。为充分发挥国家公园区域内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功能,带动区域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促进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作为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先行试点区,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能将国家公园的“绿水青山”可持续、增值化的转为“金山银山”,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领域的协调发展。国家公园在开展生态旅游时,应加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互动响应机制研究,从生态管理、评估体系建设、发展模式等方面评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人类游憩活动、科教活动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施行严格的分区管理,重点解决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测、利益相关者及特许经营机制等热点问题。实现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全面提升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3.2 鼓励国家公园周边居民参与生态旅游 根据我国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和内涵,国家公园应坚持全民公益性,具体体现在让全体民众共同享有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带来的福祉。在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周边居民作为重要的利益群体之一,对其参与支持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意愿是国家公园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农户对于发展生态旅游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的权衡也是影响其支持度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明确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的基本权益,重视农户的利益诉求,加强原住居民的参与互动,建立社区参与机制、全民分配的收益监督制度,让农户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得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其对生态旅游的支持度,增加农户参与意愿。其次,生态旅游发展应与乡村振兴理念融合,集聚资源、资金、人力、文化等要素,可以通过鼓励农户参与旅游区的管理、对特许经营的投资和经营进行科学引导和管理、加强社区本土文化保护等方式,实现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与周边社区、农户发展的双赢局面,同时,也实现了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双赢局面。

3.3 完善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评价方法 在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评价方面,应结合多层次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遥感、GIS等空间分析工具对试点区生态旅游的可行性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分析;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通过构建模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较少,应结合先进的、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突破现有的时空观念,利用大数据、情景模拟、构建预测模型等方法对国家公园发展趋势进行模拟与评估,评测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实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可预测性,构建环境影响分析框架。同时,要获得新的理论与发现,应打破陈规,突破现有的时空格局,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借鉴多学科研究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窦亚权,李娅.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及发展理念探析[J].世界林业研究,2018,31(01):75-80.

[2]雷硕,甘慧敏,郑杰,等.农户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认知、参与及支持行为分析——以秦岭地区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2):16-25.

[3]Yu P,Zhang JH,Wang YR,et al. Can tourism development enhance livelihood capitals of rural households? Evidence from Huangshan National Park adjacent communities,China[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0,748:141099.

[4]王仕源.国家公园如何提供旅游机会?[J].中国林业产业,2018(05):46-50.

[5]袁淏,彭福伟. 国家公园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1):22-25.

[6]Acquah E,Dearden P,Rollins R. Nature-based tourism in Mole National Park,Ghana[J]. African Geographical Review,2016,35(1):53-69.

[7]林禄盛,董雅,樊国盛.中国国家公园规划实践——以普达措国家公园规划建设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5,(04):135-136.

[8]孙海彦,林建才.关于建立三江源国家环保生态公园的总体构想[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9):151-152.

[9]邱守明,張婉尧,李小龙.农户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营的意愿及影响因素[J].学术探索,2017(05):61-66.

[10]倪玖斌,周小娟.生态保护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与经验借鉴——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J].农村经济,2016(05):107-111.

[11]马勇,李丽霞.国家公园旅游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旅游科学,2017,31(03):33-50.

[12]雷硕,赵正,杨洁,等.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的能源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调查数据[J].生态经济,2020,36(05):122-127.

[13]邱守明,聂铭,朱永杰.生态旅游发展如何影响农户收入——云南省国家公园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7(07):57-63.

[14]毕莹竹,李丽娟,张玉钧.中国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DART模型构建[J].中国园林,2019,35(07):97-101.

[15]徐宁蔚,李玉臻.民族地区国家公园利益主体诉求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154-161.

[16]Mitchell R,Wooliscroft B,Higham JES. Applying sustainability in national park management:balancing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using a sustainable market orientation model[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3,21(5):695-715.

[17]Karki ST. Do protected areas and conservation incentives contribute to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 case study of Bardia National Park,Nepal[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3,128:988-999.

[18]Arnberger A,Eder R,Allex B,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tional-park affinity and attitudes towards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of visitors to the Gesaeuse National Park,Austria[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12,19:48-55.

[19]Martin C,Jindriska S. Attitudes of stakeholders towards the Podyji/Thaya River Basin National Park in the Czech Republic[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6,81(3):273-28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国家公园文献计量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科学与美国国家公园发展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比较研究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