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园投掷活动

2021-12-21 23:55李丽华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班动作技能

李丽华

近年来,虽然我园幼儿的体能测试率均为98%以上,优秀率保持在40%以上,及格率90%以上,但我们发现,网球掷远是幼儿的体能薄弱项,满分率最低。这反映出幼儿的上臂力量、腰腹肌肉力量有待加强,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一方面,由于幼儿园户外活动面积狭小,投掷游戏占户外游戏的比例最小,而且通过家长调查,我们了解到由于居住空间有限,幼儿家庭中几乎没有开展投掷游戏。另一方面,投掷游戏需要较大空间,幼儿投掷准确性又较低,出于安全考虑,教师、家长更倾向于带领幼儿玩较多需要自控能力的游戏。

儿童期是运动发展的关键时期,投掷是一种同时运用小肌肉、大肌肉的复合型运动。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投掷技能的掌握很有必要,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掌握投掷动作需要身体的整体配合,看似简单地将物体向前上方投出,却包含挥臂、转体、身体前倾等多种运动模式,是需要在反复练习中掌握的一项全身运动。而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长期练习同一种运动内容并不适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不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兴趣。

通过社区调研,我们发现,幼儿园地处著名的南锣鼓巷文化街,周边社区保留了诸多民间文化资源,附近居民经常开展抖空竹、踢毽子等传统民间体育游戏。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民间体育游戏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传承而来,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简单易懂的休闲运动,是一种“社会共同记忆的载体”,也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于是,我们以幼儿实际需求,选择合理适宜的游戏内容,并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安全性,将能够提高幼儿投掷能力的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日常的户外活动,开发了体现文化传承、具有地域特色的幼儿园投掷类民间游戏活动。

投掷活动目标制定

分析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能测试结果,我们发现:投远及格率,男孩为40%,女孩为20%;投准及格率,男孩为40%,女孩为20%。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女孩总体上在这两方面均弱于男孩。而且,各年龄段都存在一些比较共性的问题。因此,我们根据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投掷活动目标,即小班初步掌握单手肩上和肩侧投掷动作;中班能较好控制出手角度和方向;大班掌握蹬地转体动作,能做到全身协调发力,动作完整、连贯且有力。

1.小班幼儿动作发展情况:投掷时以上肢用力为主,下肢和躯干不能协调配合;投掷动作紧张,多余动作多,力量小;投掷方向和角度不稳定,投掷距离短。

针对问题,制定如下具体目标:初步掌握双手腹前、双手头上、单手肩上和肩侧投掷动作,发展上肢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初步形成用力意识;能根据投掷物体的形态(大小、轻重)以及投掷目标的高、低、远、近,调节动作力度;体验到投掷活动的乐趣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2.中班幼儿动作发展情况:能熟练使用单手肩上投掷,动作发力方式由上肢单独发力为主逐渐向肩、髋关节转动带动全身发力过渡,需要注意进一步控制投掷方向和出手角度。

针对问题,制定如下目标:体验并掌握完整的挥臂动作;能向指定的方向投掷物体,并能投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发展上肢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初步感受和控制全身协调用力的发力方式,能较好控制出手角度和方向;获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3.大班幼儿动作发展情况:能熟练掌握单手肩上投掷、双手胸前(腹前)投掷等多种投掷动作。投掷远度与精准度有明显提高。这一期间,大班幼儿能否将全身力量转化为投掷的出手速度是尤为关键的,需要强化动作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一气呵成。

针对问题,制定如下目标:体验并掌握充分的蹬地转体动作;能做到全身协调发力,动作完整、连贯、有力;尝试投掷较小的目标物和移动中的目标,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获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投掷材料投放原则

教师在掌握幼儿年龄特点、动作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选择和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选择的需要。

1.小班注重趣味性

小班幼儿年龄小,容易被事物外部特征吸引,应提供颜色鲜艳、造型新颖的游戏材料,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比如在游戏“送年货”中,把沙包包装上红棉纸,在不改变它本身材质和重量的基础上,变化外观,让幼儿更有兴趣。

2.中班注重情境性

中班幼儿更喜欢带有情境性的游戏。比如,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深受孩子们喜欢,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了投掷游戏“一园青菜成了精”,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单手肩上投掷动作。根据故事中藕王与萝卜对战时小葱端起银杆枪向前冲的情节,我们投放了大量的细长的自制小葱造型投掷材料。形象的道具让孩子爱不释手,通过游戏他们发现这种细长的材料用掷的方式可以投得更远。而投掷游戏“小鲤鱼跃龙门”也是引入鲤鱼跳过龙门的故事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出手角度对投掷高度、距离的影响,鲤鱼形的投掷物能让他们迅速进入游戏情境。

3.大班注重竞赛性

大班幼儿愿意积极参与竞赛合作类游戏,乐于挑战自身极限。比如,“攻城”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传统投掷类游戏。我们融入数学领域的核心经验,设计了统计决定胜负的投掷物的数量的游戏规则;为双方设置障碍,同组协商共进,发展了同伴合作;在城门和投掷物的设计上融入老北京传统文化,渗透了美育;多回合的比赛也彰显了竞赛性、趣味性以及层次性。

投掷活动创编策略

传统游戏流传已久,从古时候的“投壶”“斗鸡”,到现代的“跳房子”“老狼老狼几点了”,承载了一代一代人心中的童年记忆。面对众多的传统游戏,哪些游戏是适合学前幼儿的、哪些游戏能够帮助幼儿锻炼投掷技能,我们从中筛选与创新,总结出若干创编策略。

策略一:不同技能的发展目标整合到同一游戏活动中

在研究中,教师发现,专门针对投掷的传统游戏较少,于是进行了改编,重点是同一投掷活动中要涉及不同的投掷技能。

比如,投远、投准的整体动作上大致相同,但在精细动作的运用上是不一样的。在投准活动中,重点要把握将物体准确地投向另一物体,锻炼幼儿手臂的挥动能力同时还要求幼儿有一定的瞄准能力。在投远活动中,孩子们最难把握的是将投掷物快速投出并快速收手。针对幼儿的现有水平,教师在同一游戏中预设的发展不同投掷技能的活动目标,创编不同挑战难度的游戏内容,增加游戏的层次性和挑战性。像“打鸭子”是很有代表性的传统投掷游戏。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是猎人,一组是鸭子。游戏中,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或瞄准或快速躲避。對于投掷者来说,离自己近的小鸭子需要精确地瞄准,是投准动作的练习;而面对较远的鸭子则需要将沙包用力地投出,则是投远动作的练习。

再如,传统游戏“投壶”,是一种人站在起点将手中物体投到离自己有一定距离的壶状容器中。每人三次机会,投中数量较多者赢。教师从“投壶”游戏中得到灵感,但对于3~6岁幼儿来说如何将物体投进窄小的壶口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游戏中,教师发现,人与壶之间的距离是关键,于是将“投壶”变成阶段性游戏——小班缩短投准距离,放大壶口的宽度,减轻投准的难度;中大班,逐渐加强瞄准的意识,适当调整壶的位置及壶口的宽度,或提升壶身的高度。这样的挑战更加吸引中大班幼儿的参与,而且自然加入了投远能力的锻炼,做到一个游戏练习多种技能的作用。

策略二:同一活动体现出不同年龄段的投掷技能发展要点

有些投掷活动受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普遍欢迎,于是教师融入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投掷技能发展要点。小班,重在激发参与投掷游戏活动的兴趣,在游戏情境中自然感知向上挥动手臂的投掷动作,初步形成击中目标的意识;中班,重点感知瞄准动作,引导幼儿努力击中目标;大班,重在引导幼儿注重投掷动作的完整性,引导幼儿发现、体验根据道具摆放的不同位置调整投掷动作的角度、力度,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难度。

比如,“打年兽”是适合新年迎新的集体户外活动。面对小班幼儿,教师重在激发其参与投掷活动的兴趣;面对中班幼儿,教师设计了年兽四处逃窜的情节,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增加了更有难度的转体投掷、瞄准投掷动作,指导重点放在将沙包投出后手臂要快速收回上;面对大班幼儿,投放年兽道具时随机调整距离,要求幼儿随时调整投掷的角度、力度等,增加了挑战难度。

策略三:同一技能分解到同一年龄段的不同游戏中

随着投掷技能的逐渐掌握,幼儿对投掷活动也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与挑战更高难度的需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活动形式,在满足幼儿兴趣的基础上加强对技能难度的把握。投掷动作的发展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熟练。针对同一技能,教师需要创编多种游戏活动作为练习的支撑点。当然,不同的游戏不能作为单一的动作练习进行训练,要创设相应的场景和情景,还可以结合其他动作练习创设游戏,让幼儿在玩中自然领悟。

比如,为了引导幼儿完整做出投掷动作,我们可以进行“甩鞭子”的游戏。“甩鞭子”是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体验动作的连贯性很有帮助。教师用彩带做成了鞭绳,兼顾了美观与实用,将赶马车变为驱赶乌云的游戏情景,锻炼了幼儿跑与挥臂的动作,激发了他们“甩”的愿望。但是,部分大班幼儿开始会出现动作脱节的现象。于是,我们还带着这些幼儿玩“连珠弹”的游戏,创设两军交战的情景,激发了孩子们“连续投”的愿望,体验连贯、快速地出手,巩固动作的连贯性。

通过实践与梳理,我们挖掘出二十多种源自民间体育游戏和传统游戏、适合幼儿园开展的游戏化投掷活动,细化了小、中、大班的投掷活动目标,不断创编或改编投掷游戏活动并总结引导策略,让“民间游戏中发展幼儿投掷能力的实践研究”助力园本化课程体系的完善,让幼儿教师能够更有目的、更有策略地实施课程。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民间游戏中发展幼兒投掷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BDA18094)。

猜你喜欢
小班动作技能
再去小班看看
下一个动作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拼技能,享丰收
画动作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