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本:“目标”之外看发展

2021-12-21 23:55王忠明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意愿项链规律

王忠明

当我们面对教育问题一头雾水,即使查阅文献、著作后,依然无所适从时,不妨蹲下身向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孩子求助,兴许他们的童言稚语会让我们柳暗花明。因此,针对闫老师所提的问题我对幼儿进行了访谈。

我:你觉得穿项链一定要有规律吗?如果要你按照規律穿,你的感受如何?

乐萱:穿项链可以有规律,也可以没有。因为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

熙茜:穿项链可以有规律,也可以没有规律,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别人有别人的想法,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别人让你有规律,你可以不听他的,你就按自己的想法来。

馨蕊:你想要怎么穿就怎么穿,因为这是你的项链。如果要求我按照规律穿我会很难受。

艺心:穿项链可以有规律,也可以没有规律。但基本有规律的比较好看,没有规律的话就不是很好看。

康饴:自己想有规律就有,不想就不用有。如果要按照规律,可以预约下一次按规律穿。

基于幼儿的表述,我对题目提出的“项链问题”作如下思考。

“面对不愿改变意愿的孩子,教师还要让他们按照规律穿吗?”通过访谈发现,幼儿普遍认为有无规律取决于个人兴趣和意愿。所以,教师若希望幼儿按照规律穿项链,则需要在活动开始前进行预告。如果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转变意愿,需要获得幼儿同意。若执意让幼儿违背自己的意愿,会对幼儿的情感以及对模式规律认知的兴趣产生消极影响。相比“要按规律”而言,幼儿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更值得珍视。做到“事先”预告,“事中”尊重,便可避免幼儿游戏体验指向消极。

“如果不按规律穿项链,孩子们学习模式、探寻规律的能力是不是没有得到锻炼呢?”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穿项链过程中与材料积极互动,不仅能自然地获得非正式的模式经验,同时也能获得关于自身学习与发展的综合经验。如,穿项链过程能有效促进幼儿手部动作灵活协调,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安全使用剪刀等材料和工具。当幼儿手眼协调地穿着“七彩项链”时,积极热情、持久专注、敢于想象等学习品质同样需要教师给予肯定。因此,项链虽无规律,幼儿却在发展。只有我们避免盲目地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干预幼儿游戏时,才会发现幼儿在教育者所设“目标”之外的、有意义的学习与发展。

“玩穿珠游戏时我们该关注孩子的兴趣、穿的动作还是关注模式排序呢?”幼儿自发地玩穿珠游戏的本身便是兴趣使然,幼儿能否以饱满的热情在活动中获得更大限度的发展,这需要我们给予关注和适时支持。教师应本着“以儿童为本”的精神,不仅可以对穿珠游戏中幼儿的兴趣、穿的动作、模式排序给予关注,也可以兼顾幼儿其他发展性表现,支持幼儿发展。

猜你喜欢
意愿项链规律
Blowwom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找规律
可爱的冰项链
巧解规律
找规律
真项链,假项链
真项链,假项链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