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早苗”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浅析

2021-12-22 13:25曹永军
科学养鱼 2021年11期
关键词:稻虾虾苗早稻

曹永军

(阜宁县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阜宁 224400)

近年来,阜宁县积极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示范推广小龙虾+水稻轮作、小龙虾设施大棚繁养、小龙虾池塘主养及小龙虾+水稻+河蟹轮作共生等模式。但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品种退化、苗种供应不足、综合种养模式配套技术不成熟等制约因素,导致部分养殖户产量和效益不稳定,增收不明显。在江苏现代农业(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和指导下,笔者连续两年开展大田种早稻、繁早苗、繁养分离、稻虾轮作相结合的技术集成应用试验,实现“早稻早苗”稻虾综合种养时空耦合,取得稳定的产量和较好的收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稻田条件 试验稻田共110亩,分为两块,田块平整、保水性好、水源安全、排灌方便,水、电、路通达,周边稻田均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农药。距稻田埂内侧1米开挖“口”字形环沟,宽4米、深15米,确保田间工程和虾沟占比符合《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SC/T1135.1-2017)的规定。在田埂四周用20目密眼网制成防逃设施,防逃网高度60厘米,埋入土中20厘米,每隔2米用1根竹桩固定,四角做成弧形,防止沿夹角爬出逃逸。配备7.5千瓦罗茨增氧机组及微孔管道1套。

2.水稻种植 水稻品种选择“嘉优中科1号”,属三系籼粳杂交水稻品种,其熟期较早、植株较高、抗倒性强、长势旺盛、丰产性较好,符合大田繁早苗的早稻要求。4月中旬在专门育秧池中进行播种育秧,经30~35天可以人工移栽至试验田块,要适度稀栽,亩栽苗1.6万株。插秧水位为2~3厘米,插秧后立即注水保返青,水位控制在4~6厘米,以不淹苗心为准。秧苗返青后水位自然落干至3厘米,以提高水温和泥温,促进分蘖。有效分蘖结束后排水烤田2~3天,当水稻叶色由浓绿转为黄绿色时应复水至5厘米的浅水位,幼穗分化初期至水稻成熟期提高水位至15~30厘米(期间将投放亲虾),水稻收割前1个月开始逐步降水干田,便于机械进田收割。水稻病害防治必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禁用小龙虾高度敏感的有机磷、菊酯类农药,避免小龙虾蜕壳期间施药、施肥。

3.小龙虾亲本投放 6月下旬至7月中旬,选择体表光洁亮丽、肢体完整健全、无伤无病、体质健壮、生命力强、规格整齐的亲虾,平均规格40尾/千克,亩投放15千克。放养时要均匀投放在田埂缓坡或浅水区,由其自行爬入水中,便于观察其质量和成活率。

4.水草种植 养殖环沟中以伊乐藻、水花生、菹草簇状种植为主,覆盖率达50%,特别是水稻种植期间要加强环沟中水草养护,保证存活率和覆盖面。春季提水进行大水面养虾前,田间低水位种植菹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形成株距2米×2米、宽5米的水草带,水草带间距10米左右,覆盖率达40%。平时注重水草养护,定期刈割,避免水草老化死亡,引起水质恶化。

5.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按照“四定、四看”(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和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虾活动情况)的原则,及时检查小龙虾吃食情况。主要投喂优质的小龙虾配合饲料,一般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存塘虾重量的2%~6%。

6.生产管理 水质以“肥、活、嫩、爽”为佳,冬春季以肥水为主,小龙虾吃食后以加水、调水为主。加水、换水时,要防止水源有菊酯类或有机磷农药的污染,切忌大灌大排,保持水环境稳定。越冬期间根据气温及时调整水位,防止虾苗冻伤。定期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良底质,调优水质,并适时开启增氧机。

二、试验结果

试验的1号田块53亩,于2020年6月2日人工移栽“嘉优中科1号”秧苗,6月20日-7月17日陆续放养规格20~30克/尾的亲虾(可适当提高雌虾占比),亩均达16.5千克,经过30天饲养开始用大眼网起捕商品虾(雄虾为主),共收获1 670千克、亩均产31.5千克,剩余虾作保种繁苗用。8月30日开始退水干田。9月27日开始机械化作业收稻,共计收获28 386千克、亩均产535.6千克。10月8日田块进水,根据水温适当投喂饲料,11月田中可观察到小虾苗。2021年3月4日开始下网,虾苗规格达500~600尾/千克,至5月10日共计收获虾苗7 552.5千克、亩均产142.5千克,栽秧前再收获商品虾2 968千克、亩均产56千克。

1个种养周期共投入生产成本218 519元,销售总产值571 284元,其中水稻58 475元、虾苗256 785元、商品虾256 024元,获利352 765元,实现亩均产值10 779元、亩均利润6 656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61。

三、小结与讨论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该模式可收获一季水稻、一季虾苗、两季商品虾,虾苗和商品虾都是错峰上市,单价较好,效益高于普通的稻虾轮作。

该模式7月放养亲虾,9月退水干塘胁迫小龙虾进洞穴居交配,10月再提水刺激其出洞产卵,有利于批量产卵繁苗,提早出苗,较普通的秋苗繁育模式早产苗,可满足市场早期虾苗的规模化需求。

该模式以虾苗为主,两季商品虾产量低,稻前虾的规格不大。下一步应与稻虾轮作、繁养分离技术进行耦合和配套使用,进一步提高轮作基地的整体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稻虾虾苗早稻
早稻迎丰收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2022虾苗采购指南全新出炉!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研究揭示稻虾共作时空分布特征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两种不同稻虾种养模式对比试验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市场全面升温!虾苗/成虾两开花!2021小龙虾如何能一招制胜?这个模式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