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化道路探索与政策建议

2021-12-22 10:17覃锡强
科学与生活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政策建议

覃锡强

摘要:作为同人民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与人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农业机械化就是其中的组成,通过对农业机械的有效利用,能够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从而实现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但是农业机械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项难题,劳动人民不断努力,克服多种困难,推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之路进行研究,不仅能对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同时也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规避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道路探索;政策建议。

引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实际上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提,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往往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结合我国农业行业的当前发展需求来看,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应用逐渐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主流。相较之以往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该模式的前期投入比较大,在建设和探索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难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制定完善的应对政策,对于我国农业行业的发展有着历史意义。

一、道路探索的概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业发展需求不同,因此制定的发展路线也存在一定差异,可以将我国农业机械化道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

建国后,我国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缺乏完善的认识,但是已经制定了基本的发展计划,同时也制定了一些发展目标。当时的农业行业还是以集体经营的方式为主,整个外部环境激励农民自发进行农业生产工具的完善。国家也发挥了一定的调控作用,加大了对农业行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但是当时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行业发展的支撑,同时大量的人才流失到西方国家,我国的农业行业出现了较大的人才漏洞。因此可以将该阶段看作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起步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为农业行业的进步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我国工业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为大部分农机设备都需要工业部门进行生产。

(二)转换阶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转换阶段,在该阶段,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集体经营的生产模式逐渐消失,农机的运用也呈下滑趋势。个体化逐渐成为农机使用的主流群体,农民已经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农机。然而大型农机设备的价格比较高,很多农民难以承受,而中小型农机的价格比较低,这就使得农民前期的投资比较少,经济适应性比较强,因此得到有效的发展,但是大中型农机设备的研发和应用逐渐变少。

(三)引导阶段

该阶段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至二十一世纪初结束,二十世纪末,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居民为了寻求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生活,加入城市进行工作和学习,农村年轻劳动力大大减少,劳动力出现老龄化趋势。二十世纪末,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创新了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不仅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适应性也比较强,大型农机设备在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浪潮中重现生机。

(四)发展阶段

该阶段从二十一世纪初起至今,我国为了保障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健康发展,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行管政策。购机补贴政策是其中的重要表现,相关政策的颁布对于提高农民对农机设备的认可度有很大的帮助,也为农业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也就是在该阶段的深入发展中,我国的农业机械化逐渐进入高潮阶段,鉴于机械化生产的优势,农民转变生产观念,纷纷对该种生产模式进行利用。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有着不同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有着不同的发展重点,但是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不同阶段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机械化发展实际上就是自动化的发展,标志着生产领域劳动力的解放,换个角度来看,也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但是我國的农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培养农机大户

社会化服务项目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核心。因此农业管理部门要发挥自身的沟通和协调作用,将自身化为桥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农机生产商和农机大户进行合作,主要是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管来实现。在构建完善的交流和合作机构之后,对农机的长期使用进行保障,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故障和问题,能为后期的追责工作创造便利,强化农业生产中的多个责任主体。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对农机的认可度,也有利于为农机生产行业的发展注入持续的活力。

(二)优化补贴政策

农机补贴政策并不是固定的,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不断优化和完善,适应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因此要对相关补贴政策进行完善,从而为农业生产工作的推进营造稳定环境,所以要将补贴政策的优化和落实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做,不断拓宽补贴政策的群众受益面,对于降低农民的生产压力有着重要意义。相关监管部门是补贴政策优化中的主体,除此之外,还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安排专业的监管人员进行监管,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从农机生产企业方面来说,也要不断转变研发观念,加大科研力度,生产出能耗更低,效率更高的农机设备,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帮助。

(三)紧抓发展关键

人才和设备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关键,针对不同的发展要素往往要采取不同的控制和管理手段。对于人才来说,可以细分为科研人才和应用人才,科研人才主要是以设备研发人才为主,应用人才主要指的是农民,研发人才的培养要基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应用人才,也就是农民,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培训,尤其是农机设备操作的要点,更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除了人才之外,农机设备的完善也是相关工作中的关键,要完善设备研发的规章制度,避免设备研发和应用进入误区。

结束语

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契机,也是行业不断进步的要求。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有其独特之处,因为我国农业行业具有自身特色,不仅规模比较大,组成也比较复杂,因此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一定要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观念,推进技术攻关工作,培养专业的工作人员,利用相关政策改善农机使用的外部环境,减少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负面因素。

参考文献:

[1]程海富, 郭海龙. 乘势而上 久久为功 书写农业机械化发展新篇章——山西省农机化生产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探索[J]. 当代农机, 2020(10).

[2]冼征, 邓冰霞, 李华,等. 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模式——广西百色市的探索与实践[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 No.218(02):38+41.

广西博白县新田镇农机技术推广站 537618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政策建议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