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剖析中前行

2021-12-22 06:36孟鹏婷
记者观察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囚笼不安全感毕业

孟鹏婷

毕业一年,是走出学校踏入社会的第一年,也是成长收获最多的一年。

对于毕业之前的我来说,压力最多就是担心考不上研,毕业之后进入社会才深知很多时候成年人并不是无病呻吟,站在人生的第一个分岔路口上,有些迷茫,也有些无助。怀着对教育这个行业的向往,刚毕业我选择去某培训机构,然而,一切好像与我想的不太一样,一套已经写好的语文模板书放在那,我要做的就是用夸张的表演把这些模板讲出来,从而帮助学生陕速提高成绩,这像演员一般的老师好像与我想象的教书育人有很大差别。我突然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毕业后第一次感受到了不知所措,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工作的压力与迷茫仿佛把我吞噬了,培训结束后回家的路上整个人都是恍惚的,每天被无尽的焦虑裹挟着,坚持了两周后我决定退出,我觉得再这样下去我就病了。

后来来到杂志社,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专业也比较对口,没有了之前对工作的种种不适,也没有了对职业的迷茫与焦虑。正当我很享受与适应现在的这份工作时,身边的两位好朋友都考上了公务员,她们劝我也试试,我回答我暂时没有这个想法,她们问我那你五年十年后的工作呢,谁给你保障?现在挣的这点钱你又能干什么?这两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我确实回答不上来,只觉得又被焦虑裹挟了,那段时间,我常常会半夜突然惊醒,满脑子都是我以后怎么办这种问题。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4》这本书里说:“生命需要面对的困境之一,是我们必须时刻决定自己在心理上被人和事影响的程度,即‘接受伤害’的程度。”由于草率思考,我沒有认真剖析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也很容易地受到了别人的影响,进而产生了不安全感,“不管我们有多少金钱,也不能彻底消除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不安全的,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金钱是一种保障,但不是绝对的保障。我们想要追逐的绝对的安全感,只是心中的幻影。”我把注意力放在了稳定与收入上,过于追求某种安全感,却忘了人生本来就是有舍有得的,虽然没有公务员的稳定与待遇,但我拥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这让我觉得我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我的生活是有方向的。正如书里所说职业不仅是维持生计的工作,也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取得深刻联系的方式,更是我们获得存在感的重要途径。

当有编制和月入过万成为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或者认为的好工作时,当我们被迫卷入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而陷入痛苦焦虑时,我们应该停下来去听听内心的声音,学会自己作出选择,而后为自己负责,穿越所谓的煎熬和挣扎,就会发现原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变成了一种有益的心灵启示,也会幡然醒悟很多时候是自己把自己关进了思想的囚笼,就像徐晓在《半生为人》中说的:“人的心啊,简直像是一个牢笼。每一种思绪,每一种情感,每一种本能的冲动,每一种社会的理念,都像是一头怪兽,互相纠缠,互相冲撞,互相折磨。你东逃西撞,左奔右突,但是你看不见出路。你的心是牢笼,心里的东西是困兽,没人能够拯救你。你是你自己的囚徒。你是你自己的结果。”

人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焦虑也像影子一般时刻围绕着我们。走出择业的囚笼,又会陷入其他的思想囚笼。在这个幼稚中夹杂着点成熟的年纪,一切好像都不那么尽如人意,每一件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背后却又藏着生活馈赠的成长礼物。韩松落在《老灵魂》里说到:“我们似乎总会在某一年,爆发性地长大,爆发性地觉悟,爆发性地知道某个真相,让原本没有什么意义的时间的刻度,成了一道分界线。”我一直以为长大是需要很多时间的,至少是到结婚承担起家庭责任或是人到中年经历种种挫折之后,而今年突然就意识到成长是无关乎年龄的,它伴随着一次次“生长痛”,会让你在某一年或者某个瞬间突然就觉得自己长大了。是在一次次独立作出选择的时候,也是在一次次原有认知被打破重组的时候。

我以前坚定不移地相信有些东西是永恒的,例如某种特别的情感。但现实是相处沟通的方式技巧越来越多,关系却越来越难维持。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发小,她从小学习就很认真刻苦,这么多年也一直是我的榜样,很长时间内她都是我坏情绪的疏导者、我遇到困难的精神支撑,后来由于各自的想法、选择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而渐行渐远,几乎断联的这两年我常常困在一种纠结的难过情绪里,我不断地向自己追问这段关系,一方面因为不认可她的选择而愤怒,一方面又因为接受不了她的离开而难过。

在这本书中,我仿佛找到了答案——边界与自我意识。我们常常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去关心身边人,于是也常常不自觉地侵犯了他人的边界,我这种所谓的“为她好”式的劝阻在某个程度上其实是过度干预,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独自思考,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有自己的想法,她也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有了这种察觉后,内心突然释怀了许多,对人际关系也没那么执拗了。以前觉得永恒的东西,现在想来对双方都是枷锁,不必这么较真。

“修炼灵魂的山谷”这一节中有一句话:实际上,我们无法创造自己,也无法成为任意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我们来到世上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学习,竭尽全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成长其实是特别艰难的自省,这个过程必须勇于解剖自己,去挖掘出自己的无知与劣根,甚至打破之前所有的认知,进行重组,这样才能获得成长。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我们常常逃避痛苦,不愿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于是一直被动成长,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直面自己的勇气,让我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能够保持对自身的反省,不断进步,逐渐成熟。

有幸在25岁生日之际收到社长的这本赠书,让我内心的许多困惑与执拗找到了答案,也让我在迈入25岁的门槛上多了一份勇气、自在、坦减与从容。

猜你喜欢
囚笼不安全感毕业
《新蝙蝠侠》谁在囚笼之中
大破囚笼展笑颜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是“囚笼”,还是“缰绳”?
欧洲社会为什么弥散着“不安全感”
抛开
爱伦·坡《泄密的心》中的疯狂与理智
消费者不安全感作用下怀旧倾向与消费意愿研究
中国直面“不安全感”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