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伟:将学科与德育融合,关注学生成长体验

2021-12-22 23:33高林福秦雷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陀螺学科德育

高林福 秦雷

重庆市梁平区柏家小学教师。

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开始,方伟就十分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他对教育的理解概括起来即“学思践悟”四字。他说:“我认为让学生在快乐幸福中学习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经历、感受才能获得最真实的认知。”

谈到教育方法和理念,方伟分享了两个他从教以来的成长小故事。那是方伟从教的第二年,少年壮志的他对教育事业充满了信心,每天都享受着工作所带来的快乐。可是一天清晨发生的事,将他轻松快乐的心勒紧了。那天早上他发现班级里一个孩子没有到校,他急忙与家长联系,可家长却说孩子很早就出门上学了。听到这个消息,方伟的心一下就悬到了半空。在紧张担心之余,方伟不忘安慰家长,随后他与家长商议兵分两路共同外出寻找孩子,他借来一辆电动车便往外赶。方伟从校外孩子亲戚家开始找起,树林里、池塘边、庄稼地里……每一个可能的地方都找了一遍,最后找到了学生家里,可是还是没找到。

与家长交流后,方伟又继续寻找,终于在一片小树林找到了孩子。看到孩子害怕的眼睛,他压下了怒火,坐到了孩子身边。与孩子交流才知道,原来孩子是害怕作业完成得不好,被同学笑话,才不敢到学校。忽然之间,方伟明白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周围同伴的肯定以及家长、老师的关爱。

经过这件事,方伟对教学方法有了更多的思考。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并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和课后生活中是方伟后来在教学工作中的尝试。

方伟还分享了四年级上学期,“记一次游戏”作文教学的故事。他将作文教学与单元学习的课文联系在一起,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回家亲手制作陀螺,并思考陀螺的玩法。一周后方伟在班上开展了陀螺大赛。通过分组两两对决,经过几轮角逐,进入四强对决,最后游戏在学生的欢笑声中结束。而这次作文习作因是学生亲身经历,写起来轻松愉快,学生笔下生花,作文创作丰富而生动。

除此之外,因为周末都待在学校,方伟偶尔也会邀请几名学生到他家里做客。期间,他会带着孩子一起劳动,摘摘菜、做做饭、扫扫地、洗洗碗等等。在劳动中引导孩子团结协作,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根據各科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如今方伟对于德育工作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在他看来,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是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在训练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各科教师在选编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

猜你喜欢
陀螺学科德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NO.6陀螺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陀螺画
打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