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原本,迸发活力

2021-12-22 03:17颜文静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奥尔夫声部节奏

颜文静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及音乐教育体系,具有综合性、原本性、创造性的特点,生动有趣,深受世界各国教师和儿童的青睐。对于中职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有很多可借鉴之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奥尔夫音乐教育在中职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上运用的教学思考。

一、关于中职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课程的定位

  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是学前教育的一门专业课程,目标不是培养弹奏技能高超的钢琴家,而是培养富有情趣,能够胜任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幼儿园老师。上课通常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学生大多是因为考不上高中而选择进入中职学校,他们大多存在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大多数学生没有学习钢琴的经验,有的甚至没有上过音乐课,音乐素质参差不齐。

结合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现状和课程目標,笔者认为在中职钢琴集体课的教学理念上可以借鉴奥尔夫的教学理念“把原本性的音乐引进学校,作为一切音乐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此外,也作为培养品行,促进幻想力,克服交往上的困难以及加强一切生理和心理力量的基本手段”,把钢琴集体课定位为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一个综合性,人人能参与的原本性的音乐课堂而非进行单纯技能训练的课堂。

二、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职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上的教学运用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但是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及从中衍生出来的教学活动。在奥尔夫的课堂中,运用语言、声势律动、听力训练等帮助学习者体验音乐,在看似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者掌握音乐的相关知识。

在钢琴集体课上,我们也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方法进行灵活运用。

(1) 语言的运用

运用语言来帮助学习者体验节奏,了解音乐。语言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其韵律可以帮助学习者直接感受节奏并快速掌握。例如小汤1里的《玛丽有只小羊羔》,全曲由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组成。对于初学者,音符的时值是比较模糊的。教师可以边弹奏边诵读歌词,学生通过直接的感受,借助语言韵律能够快速地掌握这两种不同音符的时值。借助语言,学生还可以直观地体验音乐的呼吸、语气等。从语言入手进行音乐教学,尤其是从母语入手,学习者会感到非常熟悉,没有负担,这也是奥尔夫积极提倡的。

(2) 动作的运用

关于动作与音乐的关系,前人做了很多研究。动作教学的好处有很多,例如可以达到“身心平衡发展”“培养敏锐的听力,注意力,反应能力”“发展创造力”“节奏感训练”“发展音乐感的基础教育”等目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内容很丰富,例如声势的运用、动作造型等。

在中职学前教育的钢琴集体课上,动作的运用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技术上的教学难题,例如发力点的觉知。钢琴触键时不同的发力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例如手指跳音、手腕跳音、手臂跳音等。钢琴初学者触键肌肉一般都比较僵硬,但是他们自己很难察觉究竟是什么地方在用力,手不同部位放松与运动是什么感觉。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尝试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动作与造型”的思路,用“提线木偶”的动作和造型来帮助学生认识手腕、手臂、肩部等不同部位的紧张与放松。学生通过观看舞蹈《木偶戏》,模仿提线木偶的动作,体会手不同部位的运动带来的紧张与放松,在练习触键的时候能够逐渐自我觉知发力点,觉察不良的肌肉紧张,及时纠正。

在钢琴集体课上,我们还可以借助声势来帮助学生体验节奏,掌握节奏。大多数的钢琴作品都是多声部作品,声势对于解决学生弹奏中双手协调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儿歌作品《两只小象》(见图1),我们可以用捻指表示休止符,右手旋律的节奏用拍手,左手的节奏用跺脚。先将全班分为两组,一组做右手节奏的声势,另一组做左手节奏的声势,重复交替进行。熟练后两组并为一组,手做右手节奏的声势同时脚做左手节奏的声势。通过身体动作的演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钢琴作品中的节奏特点和难点,为接下来正确的钢琴演奏奠定了基础。

(3)通感的运用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事物时,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通感也常被巧妙地应用,例如用视觉与听觉的转换感知音高的走向,音色的质感,音乐的层次等。在钢琴的初学阶段,通感也可以用来帮助解决手臂放松的技术问题。通过通感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弹琴过程中手臂放松的感觉。

(4)固定音型与卡农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非常重视多声部的训练。多声部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益。在多声部的合作过程中,学生一脑多用,相互合作、相互倾听,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如何能够在音乐启蒙阶段就做到多声部的训练呢?卡农和固定音型的应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里进入多声部训练的两大抓手。奥尔夫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总结起来就是“规避高深,容易上手”。所以在运用卡农的时候,也最常用到模仿式回声式的卡农。在运用固定音型时也尽量是简单重复的音型。

钢琴是多声部乐器。在钢琴启蒙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多声部的感觉。钢琴启蒙的曲子相对比较简单,在集体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卡农和固定音型锻炼学生的多声听觉。例如歌曲《亲亲我》(见图2),这首歌曲简单,结构方整,作为入门曲目,训练右手的断奏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们要充分发挥集体课的优势,挖掘作品更多的可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时可以加入卡农和固定音型训练学生的多声部能力。卡农我们可以从做回声式错开一小节的二声部发展到错开两拍的四声部。固定音型我们可以用二分音符的C和G两个音交替:先从双手分别拍腿的动作入手,找到手臂放松的感觉和正确的节奏后再迁移到键盘上进行多声部合作。

三、关于中职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上学生即兴创造能力培养的途径

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一大亮点。从模仿开始,引导学生观察,通过模仿进行体验,最后进入即兴的个性创造,发展其才智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在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中,有两大因素很关键:一是学生能力的储备,二是宽松包容的学习气氛。在奥尔夫的课堂上,看似游戏的教学过程其实牢牢地把握着这两大因素。奥尔夫音乐课堂有很多的创编机会,例如音色、旋律、节奏、语言、舞蹈、话剧等,教师在课堂上会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储备创作能力,然后给一个即兴创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学以致用,激发他们的创作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

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钢琴集体课也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为儿歌作品创编声势律动的伴奏,乐器的伴奏,为钢琴作品创编一个儿童故事或者创编歌词,根据和声创编旋律,用钢琴为儿童话剧情节创编音响等。

四、关于中职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上多元化因素的运用

奥尔夫课堂上的音乐素材来源非常的广泛,有优秀的本土民歌作品,器乐名曲,世界名曲等。多元的音乐素材使学习者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领略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美,拓宽了音乐视野,身心得到净化。在课堂上教师的评价比较多元,以鼓励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营造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

多元化的音乐素材和评价对于中职钢琴课堂同样也适用。除了弹奏的曲目要尽量多元化,加入音乐欣赏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课前可以播放一些名曲选段作为手指热身运动的背景音乐,等等。

传统的评价方式形式标准比较单一,过于注重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这种评价方式比较难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应该从态度、情感体验、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

五、結语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新颖的教学方式,在全世界的音乐课堂上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中职学前教育的钢琴集体课,奥尔夫音乐教育同样带给我们很多的教学思考。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立足于学前教育的学科特点和教材,根据课堂的需要借鉴奥尔夫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富有创造性的展开教学,为学生以后的钢琴学习和幼儿园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奥尔夫声部节奏
我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那些年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多声部视唱训练
节奏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轻快漫舞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复调音乐的认识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