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1-12-23 20:47曾婷婷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控制质量建筑工程

曾婷婷

摘要:工程质量管理是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技术标准、设计规范,为达到某种质量目标,通过采取相关控制措施及工艺方法而进行的系统的管理活动。施工质量“三阶段”控制,即为“施工前、施工中、完工后”的质量管控。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质量管理模型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模型

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层次结构模型,从宏观方面可分为措施质量管理与项目质量管理2个方面,从微观方面可具体细化分为6个管理层次。(1)质量检验。采用施工质量检验的质量管理方法,是质量控制最低层次的方法,主要通过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法,对施工用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以及成品件的质量是否达标进行检查。(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即通过对施工前、施工中、完工后的3个阶段中施工质量的严格监督与管理,进而实现对施工过程的作业方案、工艺技术以及材料设备情况进行控制。(3)施工总体质量策划。主要是指施工设计、施工计划中对施工质量标准的制定、措施控制、保障体系等。1)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总体策划时,应确保结合项目实际制订质量管理总体计划;2)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应结合工艺技术、机械设备等考虑质量管理的基本保证情况;3)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应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性,以免竣工交付后的使用过程中,因环境因素影响而导致质量问题。(4)施工质量培训。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理论、方法、标准、措施等内容培训,通过质量培训确保所有参建人员均能了解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方针,提升自身质量意识,并在施工中不断落实自己的质量责任。(5)质量标准体系。引入、贯彻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体系,以不断健全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而为项目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切实保障。(6)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即TQM,是项目质量控制层次结构模型中的最高层次,也是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其重点在于通过贯彻客户满意、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与改进的原则,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

2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施工前质量控制

2.1.1编制计划

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实际,编制周详的质量控制计划,为项目立项→开工→施工→竣工→验收→使用的整个过程,提供合理可行的质量控制目标、措施与计划,并作为施工质量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2.1.2制定措施

依照项目特点、法律法规,对人员配置、施工机械、物资供应、资金投入及施工工法等进行组织设计,对施工潜在的问题及难点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统筹考虑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五要素”。并针对影响房建工程项目质量的各个要素,明确需进行改进的质量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作业计划;并针对各个质量影响因素,制订与之相应的技术措施与安全措施,并在施工中做好控制。(1)人员因素。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工程施工的主体与直接参与者,因此,参与人员的技术水平、实践能力、协调能力、责任意识等均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实践发现,由于人为而导致的质量事故占比达75%~90%,因此,唯有减少或杜绝人为失误,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工程质量。(2)机械因素。大型施工用机械设备如塔式起重机、升降机、外用吊篮、物料提升机以及试验用仪器设备等,是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设备,是施工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物资。其中,机械设备的先进与否,是否为最佳状态,是否安全可靠,是否规范操作等,均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须严格依照國家相关规范、标准对施工现场用机械设备、试验用仪器设备的型号、性能、数量、状态等进行检查,并按要求做好相关设备的维修与保养。(3)材料因素。各类原材料、成品以及半成品等是工程构成的重要物资,其在工程投资的占比高达60%,因此,务必强化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严把材料审查关,加强对材料质量、性能、规格等各项参数的检查,并按要求做好相应材料的质量抽检,坚决杜绝一切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材料。(4)方法因素。方法因素包括

技术、工艺、检测等方法,其中,技术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直接决定工程质量,因此,务必结合项目实际,全方位考虑施工技术工艺的合理性,并通过对可行性的比选,制订合理可行的方案。同时,对施工现场部署、施工工法、质量措施的可行性进行审查。

2.2施工中质量控制

2.2.1质量问题检查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将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通过采用核查技术文件,质量标准现场监督;并利用肉眼观测(看、摸、敲)、工具量测(吊、靠、量)、试验检测(无损检测、理化检测)等辅助检测;以及质量统计、监理旁站、巡视检查等质量管理方法,对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判断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依照施工准备阶段制订的质量控制计划进行。例如,对建筑施工中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有钢筋品种、规格、级别、力学性能等自身质量,以及钢筋的加工质量、焊接质量等项目,检查其是否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标准要求,并对检查质量不达标者及时返工处理。

2.2.2质量问题分析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结合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按照质量控制的流程及要求,组织相应的技术、质量人员等参加工程质量分析会,找出造成建筑工程质量偏差、质量缺陷的原因。其中,对于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可采用“鱼骨图、排列图”等质量管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为质量控制措施的制订提供切实保障。例如,在某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中,发现存在桩位偏差、桩心距偏大,以及挤密效果差、均匀性差等问题,采用鱼骨图对造成质量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

2.3完工后质量控制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产品的特殊性,施工中难免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质量缺陷,但关键是如何及时发现、妥当处置潜在的各类质量缺陷,并对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事前预防。对此,可在建筑工程项目完工后,采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模型,通过不断检查(C)、处置(A),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纠偏、调整,进而实现质量控制的目的。其中,检查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缺陷主要有3个渠道。(1)通过“三检制”的落实,即“自检、互检、抽检”发现施工质量缺陷;(2)通过质量检测评定发现施工质量缺陷;(3)通过监理方的质量检查发现施工质量缺陷。对于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质量缺陷,应结合前期制订的质控措施,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控制措施,对质量问题进行处理。例如,根据以上分析所得的建筑桩基质量的问题成因,应编制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表。总而言之,对于发现的问题可通过召开专家评审会议,分析不达标产品的成因,并通过主动控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后续施工中再次出现类似的质量缺陷,同时,结合前期制定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不达标部分及时处置、调整,防止问题遗留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语

工程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业主方要求,对此,必须从施工前、施工中、完工后3个阶段进行管控,对潜在的质量问题做好防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做好控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做好及时处理,从而为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富佳.PDCA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21(2):166–167.

[2]程国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要点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0(14):81,86.

猜你喜欢
控制质量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