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2021-12-24 03:00黄妍靖周明君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营养性补铁缺铁性

黄妍靖,周明君

(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江门 529100)

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常因牛奶摄入量过多、母乳喂养时间过长并且无额外适当补铁导致铁摄入量不足所致[1]。当婴幼儿快速生长所需铁超过膳食铁的供应,血红蛋白生成就会减少,导致婴幼儿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长期缺铁会引起婴幼儿易怒、不适、异食癖以及神经发育异常,危害极大[2-3]。因此,患儿一旦确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需及时给予治疗。采用食疗方式虽能一定程度上纠正患儿体内铁含量的不足,但对于缺铁情况严重的患儿,单纯的饮食已经不能满足其机体对铁的需求,需要借助药物进行3~6个月的治疗,以使血红蛋白浓度恢复正常并补充储备铁。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100例,旨在对比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和硫酸亚铁糖浆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100例。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血红蛋白(HB)<110 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 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 fl、血清铁蛋白(SF)<14μg/L)],年龄6~36个月,病程2~10个月,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地中海贫血患儿;严重脏器功能障碍、代谢异常或其他遗传性疾病患儿;对研究药物过敏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22.54±3.41)个月,平均病程(6.67±1.22)个月;贫血程度:轻度贫血35例,中度贫血15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22.83±3.36)个月,平均病程(6.57±1.42)个月;贫血程度:轻度贫血34例,中度贫血16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采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康臣药业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5 mL/支,5 mL含25 mg铁)治疗,补铁量为4~6 mg·kg-1·d-1,分三次口服,持续治疗12周。对照组患儿采用硫酸亚铁糖浆(浙江泰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120 mL/瓶,1 mL含8 mg铁)治疗,补铁量为4~6 mg·kg-1·d-1,分三次口服,持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并统计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B、MCHC、MCV及SF水平治疗前,两组患儿的HB、MCHC、MCV及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B、MCHC、MCV及S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HB、MCHC、MCV及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HB、MCHC、MCV及SF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 n HB(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90.34±7.42 127.45±6.37a 256.38±15.81 339.84±14.35a 66.87±7.51 87.36±6.25a 11.43±3.67 35.64±5.34a对照组 50 91.41±8.25 119.96±7.31a 253.23±16.28 322.58±14.53a 63.64±7.23 77.98±6.81a 11.23±3.45 27.63±6.54a t 0.682 5.462 0.982 5.976 2.191 7.176 0.281 6.708 P 0.497 0.000 0.329 0.000 0.031 0.000 0.780 0.000 MCHC(g/L) MCV(fl) SF(μg/L)

2.2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腹泻发生率及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全世界最普遍的营养素缺乏疾病之一,患者体内具有较低的铁元素含量。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多种组织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向全身各器官和组织输送氧气,因此当铁含量不足时,人体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量减少,致使红细胞体积变小,携氧能力下降,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小和血红蛋白水平低)即缺铁性贫血,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肢体乏力、嗜睡和反甲等[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以6~24个月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这主要是由于此阶段小儿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所需营养较多,而其体内的铁元素经过6个月的生长基本耗尽,若之后小儿牛奶摄入量过多或母乳喂养时间过长,饮食中铁摄入量不足,快速生长所需铁量超过膳食铁的供应时,就会引起机体缺铁,最终导致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5]。口服铁剂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安全有效的方法,经过规范补铁治疗后,大部分患儿贫血症状可有效改善,血红蛋白(HB)水平恢复正常,身高体重达到正常标准。临床补铁药品种类较多,不同药物胃肠道吸收率不同,直接影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硫酸亚铁是所有年龄段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最常用药品,口感不佳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往往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6-7]。右旋糖酐铁为右旋糖酐与铁的络合物,为可溶性铁,可影响琥珀酸脱氢酶等与血红蛋白发生反应,使造血干细胞快速分裂,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口服后主要在小肠黏膜和结肠被右旋糖酐酶分解后吸收,其铁的吸收率随着体内铁储存量的缺乏可成比例增加;另外,右旋糖酐铁无法被胃液消化转变为金属阳离子,不会出现胃肠道不耐受问题,安全性更高,患儿更易于接受[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HB、MCHC、MCV和SF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表明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改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较硫酸亚铁糖浆显著。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种铁剂在治疗期间均可引起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但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引起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较少,这与其口感好、无特殊味道有关。

综上所述,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营养性补铁缺铁性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补铁要科学
儿童轻度缺铁性贫血间歇补铁疗法的有效性研究
孕期补铁 莫入误区
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菠菜:我是假冒的补铁高手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