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产业扶贫工作 巩固提升扶贫成果

2021-12-24 04:34周圣发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9期
关键词:舒城县特色产业贫困村

周圣发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农业农村局,安徽 六安 231300)

舒城县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重要支撑,紧紧围绕本县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和“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广泛建立长效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夯实脱贫基础,助推乡村振兴。

1.产业扶贫成效

自脱贫攻坚以来,舒城县共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527个,投入扶贫资金123873.1万元。其中:实施农业特色产业项目2204个、投入30868.1万元;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22个、投入1313万元;实施资产收益项目65个、投入2692万元;实施光伏扶贫建设236座电站、投入89000万元。累计发放小额信贷20262笔67034.8万元。全县所有80个贫困村项目实施全覆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18716个贫困户,接受技术培训19132个贫困户;有35390户享受过产业帮扶政策,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36089的98.1%。

1.1 强化特色产业扶贫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在全县建设了122个特色产业扶贫园区计480多处扶贫基地。二是在贫困村打造了特色产业扶贫基地86个,2020年带动贫困村增收(租金或分红)342万元,村均4.2万元;带动贫困户1139人务工、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带动贫困户1266户、户均分红400元以上。三是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2204个,投入扶贫资金30868.1万元。四是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18716个贫困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荣获全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先进典型“十大园区”2个、“十大家庭农场”2个、“十大示范村”1个。五是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制定并实施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有效防范贫困人口在种养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自然、市场等风险。

1.2 发展乡村旅游扶贫

近年来,舒城县始终坚持以“县域景区化”为发展目标,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主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巩固和提升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成效。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和投入,助力乡村旅游发展。2016年以来,共争取旅游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景区(景点)建设提升、扶贫创客基地、研学基地、旅游厕所、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等乡村旅游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奖补。依托全县7家A级景区及蓬勃发展的各类乡村旅游新业态,通过增加就业岗位、种植养殖旅游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商品、租赁土地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旅游+扶贫”脱贫攻坚率先作用。自脱贫攻坚以来,乡村旅游累计带动脱贫人口9469人,圆满完成了每个年度旅游带动脱贫的目标任务。

1.3 全力推进电商扶贫

全县已实现了农村电商“三个全覆盖”,为全县贫困户搭建了一条“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快捷通道。自脱贫攻坚以来,舒城县的网络销售额始终位于安徽省前列,并一直保持电商顺差。城关镇仁和村和七星村荣获“中国淘宝村”称号。全县创建了3个省级电商示范镇、10个省级电商示范村、12个省级电商示范网点、2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4家年网销额超千万的农村电商经营主体、3家年网销额超百万的农村电商品牌和1家省级电商示范园区。

1.4 积极实施光伏扶贫

坚持“政府主导、平台实施、相对集中、虚拟到户”原则,县城投公司抢抓国家扶持光伏产业的机遇,按照“六统一保”模式,全县共建设光伏电站236座,130.59MW,投资约8.9亿元。 通过高效的运维管理,电站发电收益明显。截至2020年10月,城投公司185座统建电站累计发电39497.71万度,累计发放电站收益16721.54万元。

1.5 稳妥推进金融扶贫

近年来,舒城县通过不断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在带动扶贫产业发展和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抓及时发放,截至2020年年底,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20262笔67034.8万元;余额1192笔4345万元,均为户贷户用模式。二是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明白纸”,加强宣传,持续推进。三是规范实施,提高防风险意识,建立明细台账,做好还款提醒和风险预判,分类稳妥处置,确保扶贫小额信贷良性循环。

1.6 积极开展资产收益扶贫

2018 年以来,在本县53个贫困村中实施了65个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投入资金2692万元。截至2020年底,65个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共产生收益320.5万元,其中:带动53个贫困村增收98.81万元,村均增收1.86万元;带动1071个贫困户增收221.69万元,户均增收2070元。同时,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还通过订单、土地流转、务工等多种带动方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享受到资产收益项目红利。

2.主要做法

2.1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舒城县先后编制了《舒城县80个贫困村农业产业扶贫规划编制》《舒城县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和《舒城县脱贫攻坚期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根据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按照精准扶贫目标,选择水稻、茶叶、蔬菜、油茶、畜禽、水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光伏等八个精准扶贫的产业,并选择有意愿、有实力、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精准扶贫。

2.2 制定和完善产业扶贫政策

自脱贫攻坚以来,先后制定了产业扶贫到户项目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促进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和就业奖补办法、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和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等扶贫政策和文件,有力地推动了产业扶贫的稳定发展。

2.3 充分理顺工作机制

全县设立了14个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产业扶贫指挥部排在第一位,由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下设7个工作组和1个办公室,具体统筹安排全县产业扶贫的总体工作。

2.4 充分发挥主体带动作用

发挥各类园区、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确保每个贫困村成立或引进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建立紧密的就业、务工、产品销售、订单生产和土地流转等利益联结机制。

2.5 充分发挥自身主动作用

加强产业扶贫奖补政策的宣传,通过激励引导、技能培训、榜样示范和大众帮扶等形式帮助贫困户树立主体意识,鼓励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靠自身努力,发展多种产业,增加劳动收入。

2.6 充分发挥金融撬动作用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进行贷款对接,确保小额信贷用得好、贫困群众真受益。加强“户贷自用”的比例,力争做到自己生产信贷需求与主体带动的融合发展。

3.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贫困村的投入,以基础设施为主,对特色产业发展投入偏少;二是仍有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产业能力不足;三是贫困户自种自养的产业总体规模小、产品档次偏低;四是特色种养业发展抗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弱;五是偏远地区、深度贫困区少数新型经营主体自身实力不足、带动能力不强;六是疫情的影响前期给农产品的销售影响较大。

4.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的举措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四个不摘、四个不减”,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

4.1 做好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让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拥有共同的蓝本,把发展扶贫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着力改善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不断健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避免短期行为。

4.2 创新完善联贫带贫机制

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方式,推动脱贫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紧密、互利的利益联结关系。

4.3 提高整合资金的利用效率

立足本地资源禀赋,选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将整合资金优先用于保障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产业发展资金需求。把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作为安排特色产业扶贫资金的重要依据,实行全程绩效目标管理。

4.4 努力增强产业融合发展能力

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就业创业增收渠道。培育一批“农业+旅游”“农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农业企业。

4.5 大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

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多渠道拓宽农产品市场营销,培育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加大产销信息服务力度。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将农产品供需信息有效传导给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指导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使手机成为广大贫困户的“新农具”。

4.6 积极防范产业扶贫风险

加强产业指导服务,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生产技术指导、质量品质提升、市场信息研判、产业风险防范等服务。

猜你喜欢
舒城县特色产业贫困村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海归“新农人”投身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1957—2015年舒城县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舒城县农村社区景观环境建设现状分析研究
山川盛开科技花——记安徽省舒城县河棚镇老科技员詹昌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