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2021-12-24 20:07李志明
南方农业 2021年32期
关键词:白蛾化学防治成虫

李志明

(天津市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天津 301800)

随着我国植树造林的不断推进,种植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得到了一定提升,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在北方,林业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林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美国白蛾问题频发,对北方林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生态平衡。因此,美国白蛾病虫害的防治对北方林业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和价值。

1 美国白蛾病虫害的特点

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洲,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一种世界性检疫的多食性害虫[1],对林业、果树、花卉、农作物和蔬菜等能造成严重的为害,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开来。自1979 年首次传入我国辽宁省丹东市,后来美国白蛾成扩散趋势,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及中原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和陕西等省(市)[2],病虫害形势严峻,损失严重,对我国林业建设,特别是北方林业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1 繁殖能力强

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在我国北方地区1 年一般发生2~3 代,华北地区每年4、5 月,越冬代白蛾进入羽化期,成虫开始产卵,7 月第1 代成虫长成,第1 代幼虫随之产生,并在8 月中旬左右长成成虫,第3 代幼虫从9 月开始活动,延续到11 月中旬。进入冬季后,第3 代开始化蛹越冬。其他地区如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等地,1 年发生完整的2 代白蛾成虫,只有很少一部分幼虫在第2 代后羽化进入第3 代,大部分幼虫化蛹越冬。据不完全统计,一对美国白蛾1年可以繁殖近60 万只虫子[3],这种较强的繁殖能力,使美国白蛾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1.2 传播速度快

美国白蛾具有快速的传播能力。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林业的病虫害传播过程中,可分为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2 种形式。美国白蛾的自然传播主要靠幼虫的爬行和成虫的飞翔完成,成虫在不借助外物的形势下,一次可飞行70 m 左右,在有风力的情况下,飞得更远;幼虫可以爬行近500 m,在水中可以漂流2~3 h,一旦有机会上岸,仍能继续爬行生存。在美国白蛾的移动过程中,虫卵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为传播近年来成为一大主要趋势,如美国白蛾的幼虫或蛹附着在货物上、交通工具上、包装物上或树苗上等进行更远距离的传播,人为传播为美国白蛾的扩散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

1.3 适应能力强

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美国白蛾的幼虫具有很强的耐温性和耐饥性,可以忍耐40 ℃以上的高温,也可以忍耐-16 ℃以下的低温,一般在9~15 d内不吃任何东西也能存活下来,并成功产卵[4]。第1代和第2 代的蛹一般在10~13 d 内不吃任何东西,仍然能够生存。特别是进入越冬期的蛹,冬眠时长最长可以达到5 个月。这种较强的适应能力使美国白蛾具备最大限度的生存可能性。

1.4 无天敌制约

美国白蛾缺少天敌的制约。美国白蛾作为一种外来物种入侵我国北方后,由于缺少天敌的制约,加之繁殖速度强、传播能力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美国白蛾的数量不断增长,种群的密度不断加强,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对林业的为害性也不断加深。

2 美国白蛾病虫害对北方林业的为害

美国白蛾是一种国际性的检疫害虫,是我国北方林业病虫害的重点防治对象,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被林业局列入重点治理的病虫害类型[5]。美国白蛾具有杂食性、食量大的特点,在缺少天敌的情况下,易形成种群聚集,一旦形成蔓延趋势,就会造成大面积的虫灾。白蛾所到之处,能将当地的树叶、花果、蔬菜等一扫而空,为害极大。美国白蛾喜欢群居活动,成虫在树叶上产卵,且幼虫以叶子为食。美国白蛾幼虫密度较大的种群可以将一整片树林的叶子全部食尽,只留下光秃秃的枝干,一旦进入成长期后,美国白蛾幼虫的食量加大,对林业的为害性进一步加深。实际上,美国白蛾对林业的为害主要在于幼虫,因为这一时期的美国白蛾主要以树木的叶子为食,一旦失去叶子,树木不仅光合作用降低,而且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病虫害的抵抗力也在减弱,易造成树木生长缓慢、枝条枯萎,甚至死亡。对果树而言影响更加严重,不仅造成当年的果实减产甚至无法结出果实,而且可能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和结果。由此可见,美国白蛾对我国北方林业的为害严重,亟待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3 美国白蛾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为降低美国白蛾病虫害对我国北方林业的为害,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等高度重视相应的防治措施,先后对美国白蛾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文件指导,先后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等,各地林业局在中央精神和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结合当地防治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美国白蛾防治工作计划。随着思想重视的加强和工作的稳步开展,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呈现出不断扩散的趋势,一旦疏忽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防治工作仍然十分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强。

3.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对美国白蛾病虫害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选择相对安全的化学药剂对美国白蛾的幼虫、成虫和蛹进行施药消杀,从而达到防治效果。目前的化学防治主要有药物喷洒防治、树干注药防治和喷雾防治3 种类型。

3.1.1 药物喷洒防治

药物喷洒防治主要分为飞机喷洒药物防治和人工喷洒药物防治。根据林业面积的大小和美国白蛾种群密度的高低,选择适合喷洒的药物防治,如在面积较大的林业中需要采用飞机喷洒药物的防治措施。此外,高大的树木、交通不便的树林等也需要采取飞机喷药的作业防治措施。人工喷药防治主要适用于美国白蛾发生的初期,在树木较少,或种群密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此外,在林业中有其他产业,如鱼塘、蔬菜等,需要避开相应区域情况下,不得不采取人工喷药的防治措施。

3.1.2 树干注药防治

树干注药防治主要是在树木的枝干上涂抹或注射药物,从而对美国白蛾进行有效防治的措施。这种防治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为害,但是实施起来比较耗时耗力。

3.1.3 喷雾防治

喷雾防治主要是对药剂进行稀释,利用喷雾器在树干处形成喷雾状,美国白蛾成虫、幼虫或蛹接触到喷雾液体就会被消杀,这也是化学防治的一个有效措施。

我国北方林业采取的化学防治措施目前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化学农药为主,以毒性药物进行消杀,易出现环境污染、病虫害产生抗体等不良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无毒药物、仿生药物等不断推出,在有效消杀的基础上兼具了广谱、环保的效果,值得推广。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有剪除网幕、人工挖蛹、灯光捕杀、草把诱集等措施。

3.2.1 剪除网幕

美国白蛾在幼虫时期便开始吐丝结网,能够看到较为清晰的网幕,这是剪除网幕和消灭美国白蛾幼虫的最佳时期。剪除网幕时注意不要破网,避免幼虫散落。剪除下来的网幕不能随意丢弃,要第一时间烧毁,一旦发现散落在地上的幼虫,最好结合药物进行消杀,从而彻底消灭幼虫。

3.2.2 人工挖蛹

美国白蛾化蛹时,通常情况下选择树皮缝隙、杂草从中、落叶堆里、土块下面等准备过冬,这时可以采用人工挖蛹的方式将美国白蛾的蛹挖出,进行消灭。

3.2.3 灯光捕杀

利用美国白蛾趋光的生活习惯特性,采取悬挂杀虫灯进行捕杀。一般选择在夜深人静处,每间隔一定的距离,悬挂多个捕杀灯。

3.2.4 草把诱集

美国白蛾有在幼虫下树化蛹的特性,因此对于幼虫下树前,可在树干1.5 m 高处围成下紧上松的草把,诱集幼虫集中化蛹,通常情况下每隔7 d 换1 次,将解下的草把连同幼虫集中进行销毁。

物理防治方法简单,易操作,而且不会像化学防治那样造成环境污染,但是只能小范围开展,往往收效甚微,不便于规模化实施。

3.3 生物防治

相对无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而言,生物防治无疑是当今最为安全、最为有效的防治措施,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下的最佳防治措施。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成功引进或培养美国白蛾的天敌,进行生物链的转化。对此,可采用白蛾周氏啮小蜂[6]、病毒和细菌类生物制剂及性信息素等方法来达到防治目的。

4 结语

美国白蛾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还需要在检疫工作、检测工作、培训工作及指导工作等方面不断加强,才能不断取得新突破,取得好的防治效果,更好地保护我国林业资源。

猜你喜欢
白蛾化学防治成虫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美国白蛾的危害特点及关键防治技术
欧黑抗虫杨N12对美国白蛾的抗虫性研究
美国白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