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12-24 17:03时小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胺碘酮体征洛尔

时小静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且近年来的患病人数愈发增多,猝死风险大,致死率高,成为危及人们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经实践证明[1],有效减缓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动过速,实现血压及心率的稳定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因此,尽管射频消融等非药物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药物治疗的价值依然不可忽视。研究表明[2],胺碘酮、美托洛尔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之策,联合应用后价值更为显著。本文为进一步研究胺碘酮及美托洛尔的联合施行效果,特择取106 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3 月~2021 年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6 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25 例;年龄最大80 岁,最小46 岁,平均年龄(63.18±11.24)岁;病程最长5 年,最短1 年,平均病程(3.06±0.95)年。观察组:男29 例,女24 例;年龄最大79 岁,最小47 岁,平均年龄(63.09±11.11)岁;病程最长6 年,最短1.5 年,平均病程(3.26±0.9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3]:所有患者的症状表现及体征均符合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未患有精神疾病,且治疗依从性高;未患有恶性肿瘤,且其他心脑肝肾未存在系统性疾病;基线资料无缺失,患者及家属自愿同意参与本实验。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密切监测所有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并对其进行血管扩张、利尿及氧气支持等基础性治疗。对照组患者基于以上治疗措施加用胺碘酮,使用方法为:胺碘酮150 mg 与20 ml 葡萄糖注射液(5%)进行混合,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滴注时间控制在10~15 min;随后,利用静脉泵进行胺碘酮泵注,初始泵注的6 h 内将泵注速度控制为1 mg/min;随后,调整胺碘酮苯注速度为0.5 mg/min;注意合理控制胺碘酮的使用剂量,1 d 总剂量≤220 mg。观察患者的心率情况,待心率恢复正常水平后,将胺碘酮泵注改为口服,200 mg/次,口服3 次/d;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酌情减少药物使用剂量。观察组给予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使用,其中,胺碘酮的药物选择、使用方法及频率均与对照组保持一致;美托洛尔的应用方法:美托洛尔5 mg 与20 ml 葡萄糖注射液(5%)进行混合稀释,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滴注速度控制在0.5~1.0 mg/min;滴注结束后,若疗效不理想,可在5 min后再次给药,美托洛尔的使用总剂量≤15 mg。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重要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4]:临床症状表现及体征完全消失,且室性早搏及心动过速等发生频率明显减少(>90%)为显效;临床症状表现及体征好转,且室性早搏及心动过速等发生频率有所减少(>50%)为有效;未达以上任一治疗情况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重要生命体征比较 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重要生命体征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前后重要生命体征比较()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和病因复杂多变等疾病特点,若不及时进行诊断处理,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心衰)、猝死等严重后果[5]。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进步,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也愈发多元,药物及射频消融术则是其中主要方法。有专家指出[6],射频消融术虽疗效确切,但也存在手术技术难度高、风险高、术后复发率高等问题。于是,药物治疗就成为了临床实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控制及转复的常用方案。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作为一种多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够实现减慢心房及延缓房室颤动,稳定心律。经实践应用显示,胺碘酮虽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线药物,但其长时间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不佳,临床单一应用价值也日益下滑。美托洛尔是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具有降压、减慢心律及改善心衰预后等积极作用。相对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而言,其药物的副作用较小,较少引起心脏抑制,降低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研究表明[7],胺碘酮与美托洛尔均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前沿药物,均能不同程度让患者受益,联合使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应用价值更为凸显,既能达到稳定心律的效果,也能提升疾病疗效。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7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予以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现疗效提升,临床指导意义较大,值得推广实践。

猜你喜欢
胺碘酮体征洛尔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