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九池乡小拱棚草莓高产优质种植技术

2021-12-24 06:47唐淑雅
长江蔬菜 2021年21期
关键词:匍匐茎水溶拱棚

唐淑雅

导读:九池乡小拱棚草莓种植面积达5 000余亩(333.33 hm2),种植效益高。从品种及地块选择、拱棚建造及棚膜覆盖、育苗及苗期管理、栽植前准备、定植及定植后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小拱棚草莓高产优质种植要点,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九池乡是万州主要的小拱棚草莓生产地,种植面积达5 000余亩(333.33 hm2),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草莓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草莓种植效益呈逐年增加趋势。利用小拱棚种植草莓,拓宽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实现了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双提升。

1 品种及地块选择

1.1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综合抗性好、货架期长、较耐热的草莓品种,如红颜、红时美、法拉第等。

1.2 地块选择

重庆万州常年多雨,九池乡多为涝洼地,而草莓根系分布较浅,土壤持水量达到85%以上极易导致植株根系发黄,植株生长不良,开花结果期果实膨大慢、着色不良及口感差,因此,要选择地势高、灌排方便、交通便利的壤土地块建造小拱棚。

2 拱棚建造及棚膜覆盖

2.1 拱棚建造

重庆万州区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一般0℃左右,特殊年份-2℃,阴雨天较多,因此建造钢架小拱棚,要以采光多为主,南北走向,跨度15~18 m,如加大跨度,可通过提高棚体高度,增加采光面积。

2.2 棚膜覆盖

棚膜选用防老化、防无滴的消雾膜,于晴稳无风的天气覆膜,做到膜拉紧、压实,既要预防大风卷膜,也要防止因拉膜不平而出现滴水现象,小拱棚东西两侧安装可移动通风口。

3 育苗及苗期管理

3.1 育苗

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脱毒苗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综合抗性强。生产用苗以脱毒二代苗为主,万州草莓苗繁育时间为2月下旬3月上旬,采用高畦栽培,畦宽1.2 m、高40 cm,保持两侧排水沟畅通,每畦栽2行,株距40 cm,每行安装1个喷灌带。为了多繁苗,繁壮苗,草莓种苗繁育田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兼顾为原则。每667 m2施用含氮量为46%的尿素40~45 kg、五氧化二磷含量为12%的过磷酸钙50 kg、氧化钾含量为50%的硫酸钾10~15 kg。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通透性差的地块,每667 m2施生物菌肥100~150 kg,将土地深耕耙平后,母苗按相同的方向栽植,最大程度保证匍匐茎生长的一致性。

3.2 苗期水肥管理

草莓育苗期水分管理原则:促控结合,培优培壮,整个生长发育期土壤持水量保持在85%左右,严格把握水分管理,浇水时做到早晚浇,中午不浇。降低地温,预防“热雨烫根,造成死棵”现象的发生。肥料管理原则:根据植株长势合理追肥及叶面喷肥,匍匐茎迅速生长期以氮肥为主,幼苗覆盖率达到70%~80%时以钾肥为主,做到以水带肥,合理追肥。草莓苗生长前期,一般不需要叶面喷肥,中后期每间隔7天用0.3%磷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施1次。

3.3 压蔓及化控

匍匐茎伸长后及时压蔓或者用专用设施将匍匐茎固定在土壤上,防止大风卷蔓,导致新个体悬空,影响草莓新个体的形成。靠近母株的匍匐茎干枯时,在晴天的中午及时去除,由二级种苗担当母株,以此类推,当繁育田草莓苗覆盖率达85%~90%时,去除所有匍匐茎,并叶面喷施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进行化控,每667 m2每次用50 g对水50 kg喷雾,喷雾时要做到“不漏喷,不重喷”,尽量避免药液落地,防止药液对下茬作物造成为害。每母株育苗不超过50株。

4 栽植前准备

4.1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残体,带离草莓种植田,在6~8月高温季节深翻土地,做到翻而不耙,通过高温晒垡,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通透性,减少土壤中致病菌数量,为草莓营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4.2 施肥

结合深翻,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 000~5 500 kg、过磷酸钙50 kg、生物菌肥300 kg。定植前,结合起垄,每667 m2条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50 kg、生物菌肥500 kg,施肥深度为复合肥10~12 cm、生物菌肥6~8 cm。

4.3 起垄

起高垄,垄高32~35 cm,顶宽20~22 cm,垄距85 cm。要求垄直且平整,无大坷垃,无凹凸不平,垄两侧压实、外紧内松,既可预防因浇水出现的垄坍塌现象,又可为草莓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5 定植及定植后管理

5.1 定植

8月下旬9月上旬定植,定植以浅不露根、深不埋心为原则,靠近根茎的凸起处一致向外,便于结果方向在操作行一侧,每垄定植2行,株距18 cm,定植后每垄铺设1条滴灌带,再覆盖黑色地膜,要求地膜拉紧铺实,用土或经过高温消毒的稻糠掩盖好薄膜破损处。

5.2 水肥管理

草莓根系较弱,吸水能力差,定植后到缓苗前每天早晚浇1次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95%~100%;缓苗后以控苗为主,做到植株不缺水不浇水,小拱棚早晚通风,通过降低地温的方式,预防幼苗徒长,且较低的温度能促进花芽分化。果实开始膨大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每667 m2每次施水溶肥20 kg,植株长势弱的地块,在此基础上每667 m2再冲施生物发酵菌液10 kg。以后每浇1次水,针对植株长势、果实形态追施相应的水溶肥,如植株长势弱,叶片颜色淡,冲施高氮水溶肥;如果实膨大慢,着色不良,冲施高钾水溶肥;如果实软、皮薄,冲施高钙水溶肥,追肥以“少量多餐”为原则,特别是富含中微量元素的水溶肥,一次不要施用过多,以免出现肥害。

5.3 温度管理

草莓定植后,保持昼温28~30℃,夜温22~25℃,促进缓苗。其他时期保持昼温22~24℃,夜温不低于8℃。

5.4 植株调整

及时去除萌发的侧枝及匍匐茎,保持株行间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发现病叶、残叶及老叶,于晴天中午及时去除,并集中带离种植田;如植株无花梗产生,则去除所有老叶,留2~3片新叶培养,加大肥水管理,促进新的花芽分化。

5.5 疏花疏果

及时疏除上位花及僵果、畸形果、病残果等,促进果实膨大均匀、一致。将疏掉的花或果及时带离种植田,保持种植田清洁卫生。

5.6 授粉

蜜蜂授粉是大棚草莓的主要授粉方式,授粉不良极易出现畸形果或僵果,直接影响草莓商品品质。为确保蜜蜂的授粉能力,大棚内温度宜保持在22~25℃,空气湿度75%~80%。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6.1 虫害

为害草莓的害虫有蛴螬、蚜虫及红蜘蛛等,蛴螬主要为害草莓的根茎部,导致缺苗断垄;蚜虫及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利用口针吸食叶片汁液,并传播病毒病。

2018-2020年,我们成功探索出化学药剂与生物、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草莓定植后,每667 m2用5%阿维菌素乳油1.0~1.5 kg、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50 g、40%辛硫磷乳油500 g与富含放线菌的生物菌液对水30 kg混合冲施,既能防治地下害虫,又能有效预防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在拱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成虫。蚜虫、红蜘蛛,每667 m2用5%阿维菌素乳油50 g对水45 kg,在叶片背面及根茎部喷雾;每667 m2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5 g对水30 kg,重点喷施植株上部幼嫩叶片防治蚜虫;蛴螬,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

6.2 病理性病害

由致病菌引起,传染性强,为害重。万州区九池乡草莓基地常见的病理性病害有炭疽病、疫病、软腐病、灰霉病等叶部和果实病害,及红中轴根腐病、茎基腐病、枯萎病等,重茬地块枯萎病发生为害较为严重。炭疽病,每667 m2用8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5~100 g对水30~45 kg或60%咪鲜胺水剂25 g对水30 kg交替叶面喷雾防治;疫病,每667 m2用5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50 g对水30 kg,并加入适量有机硅喷雾叶背;软腐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草莓果实,会造成果实腐烂并伴随难闻的臭味,可每667 m2用50%有机铜水分散粒剂40 g对水30 kg或2%春雷霉素水剂15~20 g对水30~45 kg,重点喷施果实;灰霉病除了为害草莓叶片外,还为害幼果,会导致叶片边缘或果实腐烂,腐烂部位密生灰褐色霉层,每667 m2用5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50~75 g对水30~45 kg,重点喷施幼果。以上几种病害,预防每7天1次,防治每3天1次,同一种杀菌剂连续喷施不超过3次。

6.3 生理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主要由土壤中元素过剩或者缺乏引起的非传染性病害,万州区九池乡草莓生产基地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有白化病、软果病以及僵果等,其中白化病主要由施用氮肥过多引起,应减少氮肥用量,选用高钾水溶肥,均衡土壤营养;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减少植株根系对氮元素的吸收及利用。软果病会导致耐贮运性差,由土壤中钙元素缺乏引起,结合浇水,冲施钙镁硼锌肥,每667 m2施20 kg,也可喷施含钙叶面肥。坐果多、营养不足或激素使用不当均会出现僵果,发现后及时摘除,为培育壮株,苗期可喷施助壮素或多效唑;栽植缓苗后,每667 m2叶面喷施生物菌液1.0 kg及0.01%芸薹素水剂1.0 kg,晴天下午叶面喷施,每7天1次,连喷3次。

6.4 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会导致根系生长不良,严重时根系畸形,吸收能力降低,甚至出现僵果。对于根结线虫病发生为害较为严重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在地面灌水覆盖地膜,水面高出地面0.5 cm,上部用塑料薄膜密闭覆盖,连续20天,通过高温淹水杀灭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及其他地下害虫的成虫与虫卵。

7 采收

草莓商品成熟时在晴天的早晨进行采收。

猜你喜欢
匍匐茎水溶拱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水溶肥生产工艺与技术
水溶肥标准修订即将启动
水溶肥磷酸二氢钾 你真的了解吗?
腐植酸水溶肥是水溶肥王冠上的明珠
草莓匍匐茎繁殖技术要点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西葫芦瓜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
草地早熟禾匍匐茎数字化生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