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地区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1-12-24 06:47刘芬陈军江秋菊邱宁宏
长江蔬菜 2021年21期
关键词:水剂悬浮剂害虫

刘芬 陈军 江秋菊 邱宁宏

导读:遵义地区辣椒种植面积大,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准确识别病虫害,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用农业防治、免疫诱抗、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降低病虫害为害,提升经济效益。

杀虫灯诱杀

世界辣椒看中国,中国辣椒看贵州,贵州辣椒看遵义。遵义地区辣椒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3万hm2以上,现有省、市、县各级辣椒基地示范点400余个,示范面积约0.7万hm2,发展订单种植面积约7.4万hm2。近年来,遵义地区围绕“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战略部署,以“四新一高”(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形成新业态,实现高效益)和“新两品一标”发展思路,做优做强种植生产“第一车间”,持续推进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做强辣椒产业大市。

辣椒露地、保护地栽培面积增加的同时,因连作而引发的各种病虫害也日趋严重。结合遵义温凉湿润气候特点,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免疫诱抗、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开展辣椒病虫害的绿色防治工作,使其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

1 主要病虫害

苗期常因低温高湿、光照不足、管理不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成株期则常因高温、高湿发生真菌性病害,如早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夏季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发生,并导致病毒病的流行;温暖多湿条件有利于螨类的发生。

遵义地区辣椒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病毒病、枯萎病、早疫病、晚疫病、软腐病、青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粉虱、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红蜘蛛、茶黄螨等。

2 绿色防控技术

2.1 农业防治

①培育壮苗 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用抗(耐)性品种,采用护根育苗措施,培育健康壮苗。在遵义地区,一般选用遵辣系列以及骄阳系列辣椒品种。

另外,还可采用温汤浸种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具体操作:将辣椒种子在50~55℃温水中浸泡15~20 min,搅拌至水温降到30℃,继续浸种4~6 h。

②土壤改良[1]定植前均匀适量撒施土壤消毒剂杀灭病菌,处理后增施有益菌肥。如每1 hm2用泽土(土壤调理剂)300 kg、1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 g与肥料一起施用,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团粒结构,补充中微量元素,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产量。

③合理轮作 实行2年以上轮作,以控制土传病害,切忌与茄科蔬菜连作,可与非茄科类作物,特别是与葱蒜类蔬菜轮作。

④诱集害虫 在辣椒地四周种植向日葵、波斯菊、凤仙花、万寿菊等花期较长、色彩鲜艳、花香浓烈的鲜花[2],为害虫的天敌昆虫提供蜜源和栖息地,使鲜花形成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提高控害能力。大棚种植的,可在棚间空地种植芝麻、苜蓿等利于天敌昆虫繁衍的蜜源植物;在棚内通风口前种植芹菜、茴香等驱避植物,或选择性间套作豆类等诱集植物,以利于集中消灭害虫。

⑤清洁田园 辣椒生长期和采摘期,及时摘除老黄病叶和病株、清理落地果(叶);采收结束后,及时清除病虫枝(蔓)、僵果、病死果(叶)、杂草等,并集中销毁。用手拔掉窝边草,用锄头深翻土地,除掉沟草,并使用割草机清除田埂及周边的杂草。

遵义辣椒智慧产业园

2.2 免疫诱抗

①苗床期喷雾,预防死棵烂苗 辣椒苗具2~4片叶时,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或0.003%丙酰芸薹素内酯水剂2 000~3 000倍液对苗床喷雾。

②移栽前进行苗床喷雾,培育壮苗 移栽前1周,选用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7 500倍液、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或0.003%丙酰芸薹素内酯水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提高幼苗抗逆性,控制病毒病。

③浸根带药移栽,提高成活率 对于土传病害常年发生较重区域,移栽时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1 800倍液+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7 500倍液(或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浸根,浸根10~20 min后移栽(浸根液可作定根水)。

凤仙花(诱集植物)

2.3 物理防治

①灯光诱控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引诱害虫扑灯,在灯外配置风扇,通过风扇转动产生空气负压将害虫吸入灯下的集虫瓶内,或在灯外配以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入灯下专用的接虫袋内,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主要诱杀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成虫。

一般采取棋盘式安装。对于遵义山地农业来说,安装时以单灯辐射半径60~80 m计算控制面积,山区60 m,坝区80 m,单灯控制面积1~2 hm2,挂灯高度以1.3~1.5 m为宜(接虫口离地距离)。杀虫灯安装好后,一般19:30开灯,次日2:00关灯,也可以设置自动开关时间等。日常管护时,要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保障诱虫效果和使用寿命[3]。

②色板诱控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引诱昆虫后,借用粘胶粘住昆虫,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常用的色板有黄板和蓝板。黄板对粉虱、蚜虫等小型昆虫防治效果较好,蓝板对蓟马防治效果较好。

黄板和蓝板悬挂方法一样,一般每1 hm2安装300~375片(规格20 cm×25 cm),高度以离辣椒株顶部10~15 cm为宜,并随植株生长提升,10~15天更换1次。在露地环境下,使用木棍或者竹片固定诱虫板,东西向安插。大棚或温室内,用铁丝或者绳子穿过诱虫板的2个悬挂孔,将其固定好,垂直悬挂在温室内。

③性诱剂诱控 主要是利用昆虫的雌性信息素,以“假姑娘”(性引诱剂)引来“真小伙”(田间的雄虫)。迷向技术(交尾干扰防治技术)是在性诱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多点位释放性信息素,干扰害虫异性之间传达正确情报,阻止害虫找到异性交尾,从而降低产卵密度。

通常在田间安插性诱捕器(内置诱芯),诱杀雄虫,降低雌虫交配率来控制害虫,使得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诱捕器以15套/hm2的密度连片大面积使用,诱捕时间从越冬代雄蛾始见开始,诱捕器进虫口高于地面1.2~1.5 m[4]。

④安装防虫网 如使用大棚种植辣椒,可在棚室旁设置缓冲间,在门口、入口及上下通风口安装30~60目防虫网,阻断害虫侵入。

性诱捕器诱虫

2.4 生物防治

遵义辣椒基地通过人工释放异色瓢虫、赤眼蜂等天敌昆虫“以虫治虫”,控制蚜虫、蓟马等辣椒主要害虫。释放天敌一般在清晨进行,随着温度升高,天敌释放后存活率降低。

为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可在田间释放赤眼蜂类、蠋蝽、半闭弯尾姬蜂。具体做法:辣椒定植7~10天后,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按每1 hm2赤眼蜂类300 000头或蠋蝽300~450头,隔5~7天释放1次,连续释放3次;或每1 hm2半闭弯尾姬蜂按2 250~4 500头,隔10~20天释放1次,连续1~3次。

2.5 药剂防治

把握“对症下药、适期施药、精准用药”原则,首先要准确识别病虫害,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达到防治目标,科学合理用药。

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可选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1 8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400倍液喷雾。防治早疫病、炭疽病、白粉病,可选用75%醚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或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 000倍液喷雾,交替用药。病毒病,在防病的同时要做好蚜虫的防治,可选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300~400倍液、1%香菇多糖水剂750倍液或8%宁南霉素水剂600倍液等喷雾,交替用药,钝化病毒[5]。防治青枯病、软腐病,选用1%噻霉酮水剂600倍液、25%氨基·乙蒜素微乳剂1 000~2 000倍液等喷雾,用20%噻唑锌悬浮剂400~500倍液灌根,交替用药。

防治蓟马、蚜虫、粉虱,可选用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1 000倍液、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 000倍液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茶黄螨,可选用24%螺螨酯悬浮剂4 000~6 000倍液、20%阿维·乙螨唑悬浮剂1 000倍液或21%阿维·螨酯悬浮剂1 000倍液,加助剂安融乐5 000倍液或青皮橘油1 500倍液喷雾,交替用药。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选用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茚虫威悬浮剂1 500倍液喷雾。

3 总结

在辣椒种植过程中,通过推广应用农业防治、免疫诱抗、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将病虫为害降到最低程度,提升了经济效益。同时为进一步改良农田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水剂悬浮剂害虫
新型耐盐性堵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无皂拒水剂的合成及应用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水剂法提取腰果油工艺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