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驾车乡草原生态修复现状及对策

2021-12-25 09:54张正文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1期
关键词:草畜驾车畜牧业

张正文

(云南省会泽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会泽 654200)

1.驾车乡基本情况

驾车乡位于滇东北会泽县南部,东临本县田坝乡,南接寻甸县功山镇,西临昆明市东川区,北接本县待补镇,东北部与本县上村乡接壤,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冷凉山区农业乡。乡政府所在地处于东经103°22′,北纬25°29′,北距会泽75 Km,南距昆明153 Km,嵩待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素有“会泽南大门”之称。

全乡土地总面积295.7 Km2,境内最高海拔大尖峰主峰3384 m,最低海拔熊家村1780 m。年平均无霜期170天,年平均降水量1480 mm,年平均气温10.3℃。全乡共辖有12个村委会114个村民小组,118个自然村,2018年底有6339户25458人,其中农业人口24551人。有耕地面积48952亩,人均耕地2亩,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24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28元,粮食总产量1413万公斤,人均有粮626公斤。大小牲畜存栏121247头(只),出栏148257头(只),肉类总产12614吨,其中草食家畜存栏57348头(只),出栏46358头(只),肉产量达1899吨,畜牧业总产值15732万元,畜牧业收入13138万元,人均畜牧业收入51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9128元的56.53%。

2.驾车乡草原现状

2.1 驾车乡草原面积

驾车乡草原面积0.8万公顷,退化草原达0.3万公顷,占草原面积的44.7%,2018年以前治理退化草原面积0.1万公顷,占退化面积的23.5%,尚有0.2万公顷需要进行治理。

2.2 驾车乡化草原形成的原因

2.2.1 环境因素

驾车乡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境内山高坡陡,沟谷纵横,深切沟谷两岸的地形坡度平均约35°,多呈“V”型峡谷。境内多呈乌蒙山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受小江等江河的深切割作用,境内山高、坡陡、谷深,加之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土地石漠化,泥石流频发,其中蒋家沟、尖山沟泥石流暴发频繁,规模巨大,危害严重。

驾车乡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0.7%,年均侵蚀量1039.21万吨,年均侵蚀模数2179吨/平方公里·年,在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侵蚀面积0.78万公顷,占26.3%;中度侵蚀面积0.79万公顷,占26.7%;强侵蚀面积11.4万公顷,占38.6%;极强度和剧烈侵蚀面积2.5万公顷,占8.4%。

2.2.2 自然因素

驾车乡草地属于典型的亚高山草地,具有较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其草地群落构建与演替,拥有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律。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冷凉山区农业乡,草地自我恢复很困难。

2.2.3 人为因素

牧民无视政府规划、无计划增加牲畜数量且过度放牧的行为,为会泽县大片天然草地的退化创造了先决条件。在人为过度放牧和水土流失的交替作用下,驾车乡草地退化进程愈演愈烈。草原监理、科研、推广体系不完善,工作机构不健全,科技人员不固定,科技支撑力量薄弱,草原基础设施简陋,缺少必要的配套装备,草产品加工滞后,围栏草原及人工草地面积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草原被传统、粗放、掠夺式的经营。

2.2.4 经济因素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的牧户给予了补助和奖励,取得了一定成效,减轻了放牧压力,但这些补偿与生态保护的实际需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草原生态保护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缺乏草原生态治理企业参与,牧民和草原治理项目的投入有限。

3.驾车乡草原生态修复的对策

3.1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

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的基本方针,全面推行各项草原管护制度,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夯实草原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

3.2 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

以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区域草地为核心,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逐步恢复退化草原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突出草地生态效益。

3.3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对不同退化草原类型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治理模式,着眼于退化草原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力求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尽快得到遏制,以建促保,综合治理。

3.4 坚持种养结合、草畜平衡的原则

合理布局、促进生态保护与养畜协调发展。逐步转变牧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和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牧民群众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管理向设施集约管理转变,牧业经济发展由草原畜牧业向设施畜牧业、生态畜牧业转变,由单一的牧业经济向复合经济转变。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产、农民不减收、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

3.5 加强监测,合理利用草地

每年从8月底开始,对人工种草的密度、盖度、高度、产量、频度、草地毒害杂草、草地地下害虫和鼠害的指标进行监测,在利用和防治上早安排;对新建的人工草地在11月份进行刈割利用,之后进行放牧,放牧时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做到草畜平衡。

3.6 推行草畜配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大力发展季节性畜牧业

按照以草定畜、草畜配套的原则,采取“扶优扶强”的办法,着力培植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和示范牧场,逐步提高种草的经济效益。同时根据草场生产力季节性不平衡的特点,推广秋冬播种,春夏收割的牧草。另外需在冬季来临之前按计划出栏老弱病畜及育肥畜,提高出栏率,达到了合理利用草原、保护生态的目的。

3.7 建议完善草原管理条例,以便在管理草原时有法可依

目前草原、草地能够依据的管理法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一些地方管理办法,没有明确对禁牧区、轮牧区禁牧期间放牧以及过度放牧的行为提出明确处罚的条款内容,希望在方案中专门提出完善健全管理条例、制度,并对一些严重侵害草甸的行为提出明确处理意见。

根据《草原法》第六十九条,违反本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擅自在草原上开展经营性旅游活动,破坏草原植被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草原被破坏前三年平均产值六倍以上十二倍以下的罚款;给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该条款只针对旅游区给出处理意见,建议增加对恢复区、禁牧区及轮牧区禁牧期间放牧的处理意见。

3.8 不断深化草原管理改革,积极推进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落实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全面落实草原承包,做到草场有主,放牧有界,管理有法,建设有责,使用有利,进一步明确项目区干部群众在草场责、权、利方面的关系。

3.9 以建设促保护,加快草原生态修复步伐,建议加强禁牧区、轮牧休憩区的管理

多年来,我们一手抓建设,一手抓保护,以建设促保护,以建设求发展。广大老百姓种草的积极性由逐年提高,利用轮歇地和农地种草养畜保护生态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但是对于草原草地,普遍存在无专人看管,区域面积大的现状,使得各禁牧和封育措施沦为空谈。建议建立专门的护草队,长期巡逻,对于违法禁牧的,依法管理,坚决打击。

结语

在草地修复时,遵循生态修复的理念,严格遵守《草原法》,切实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治理草原生态,首先是要全社会关注重视,牢固树立环保理念;其次是严格执法和规范管理,并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此外,保证持续投入、加强科学研究、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搞好草原生态修复的关键因素。在实施方案的编制中,严格遵守先调研、后论证,实践指导工作的科学方针,先小面积实验、示范,再规模化扩大。避免造成项目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浪费,给生态带来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草畜驾车畜牧业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推动草畜产业化发展
优质草畜品种选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对草畜平衡管理模式的思考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健康传播在畜牧业领域的实践分析
驾车寻访英雄的故乡
韩国:酒后驾车者将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