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分析

2021-12-25 09:54吴振文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1期
关键词:栖息地市级自然保护区

吴振文

(广东省茂名市林业事物中心,广东 茂名 525000)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是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当前,社会各界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关注度持续高涨,如何发挥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功效,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效果,提升平衡野生动物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围绕市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与保护措施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着手建立自然保护区域,围绕水体与陆地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开展特殊管理与保护工作,目前已建立一套完整的保护区体系。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包括省级、市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区域对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要求不同,以广东省为例,有“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和日常管理经费参照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做法,由市、县财政予以保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等要求。

在不同的地区,划为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占比存在区别。以广东茂名市为例,该市现有森林、湿地及野生动物类型的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22835.1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0%。其中国家级1个,为广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1个,为茂名林洲顶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市级2个,分别为茂名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和电白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保护区的面积占比分别为56.8%、26.6%和18.7%。

2.市级自然保护区的价值

2.1 为濒危珍稀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同样属于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地有更高的资源品质,更好的人员物资配置,是自然保护地中的核心和骨干。相对而言,各类市级自然保护区由地级市林业或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统筹管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品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都存在一定的短板,但对局部区域内的生物群落、野生动物种群以及栖息地、提供基本生态服务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义重大。已经建立的市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是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重要补充,为更多的普通野生动物以及有迁徙行为的鸟类提供了栖息空间和落脚点。

以茂名电白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茂名已连续4年记录到全球珍稀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并记录到黄嘴白鹭在红树林保护区一带活动,这是该市新记录物种。

2.2 生态系统保护

同样以广东茂名市为例,该市设有茂名电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茂名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2处市级自然保护地,分别保护了本地的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和山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

2.3 生态服务供给

受到良好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除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也提供了清洁水源、空气、碳汇、动植物种质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

茂名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是区域重要水库——是罗坑水库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所发挥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是保障罗坑水库水资源的基础。罗坑水库不但保障电白、茂南、茂港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而且解决了电白、茂南、茂港5.87万公顷的农田灌溉用水。提供科学研究场所也是市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区域的生态建设工作。

3.市级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物保护

3.1 市级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管理

从广东茂名的各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可以看到,市级自然保护区在区域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占比不低,这就为更多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较之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市一级的自然保护区内留存的生产生活设施更多,人为干扰更频繁、更高强度,但实际工作中仍能见到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或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在市级自然保护区内栖居活动,比如蛇雕、普通鵟、豹猫等物种,以及黑面琵鹭、黄嘴白鹭、岩鹭等物种,在茂名的市级保护区近年均有记录,说明市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重要的栖息地或饵食场功能,其栖息地管理和保护工作度得到更多的重视。

3.2 市级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物管护中的短板

以广东省为例,市级自然保护区是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中间层级,通常也无高光、明星物种作为名片,在行政、财政资源投入和人力资源储备方面主要依赖地方政府进行配套,相比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显得紧张,管理机构、人员常需兼任多个职务、兼管多项工作。管理机构及人员专业度不足,构成了市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中的一大短板。

3.3 市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护能力提升

市级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地位相对弱势,在实际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难免遭遇种种困难。因此,市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需要主动提高知识和技能储备,以应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状况,保护区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首先应依照以下标准开展各项工作:(1)市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及其主管部门需要重视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定期安排工作人员到兄弟单位交流学习,定期开展知识培训和工作技能培训,夯实基层职工队伍的专业基础,为做好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管理工作提供保障。(2)结合保护区实际条件,适时立项开展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普查和监测项目,提高工作人员对保护区内的资源条件的了解,通过申请实施与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相关的科学研究及科普宣教工作锻炼管理团队,提高人才品质,为未来的资源转化做好准备。(3)市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应树立投身生态保护事业的职业荣誉感,主动向主管部门、社会群众宣传市级自然保护区对区域生态的提供的生态服务成果和价值,将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理念传导给更多的人,提高市级自然保护区在区域文化中的影响力。

3.4 探索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服务情景

长期以来,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各类管理条例中存在“管控为主”的思维导向,这使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产品转化和社会服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这也是近年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讨论中经常涉及的话题。随着我国的物质生产和经济条件的提高,社会群众对自然保护区提供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期待正在发生转变,这对市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新的机会,或能将短板化作优势。

市级自然保护区可与地方主管部门、专业社会组织或企业合作探索,以开展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森林(或湿地、山地)自然生态系统科普宣传、自然和环境教育等方面的普科教育和文化宣传活动,通过宣教体验活动、课程开发和应用、文化宣传等多种途径将“沉默”的自然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和服务,使市级自然保护区由生产物质产品为主向提供文化产品和生态服务的方向转变。

3.5 强化社会宣传力度

我国市级自然保护区已初具规模,但普通群众仍然未能深刻认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部分社会群众形而上地认为该项工作与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基于此,自然保护区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明确宣传工作重点,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引导社会群众正确认知国家社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间的紧密联系。(2)积极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引导社会群众认识野生动物的自然之美,激发社会群众对野生动物的喜爱,促进文化氛围的形成。(3)推动社会群众正确认知生命平等的深刻含义,即动物与人类皆为生存共同体。(4)明确告知社会群众,野生动物不可食用;而一旦食用野生动物,则会面临多项风险与危害。(5)通过强化社会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可使其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在此基础上,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也可利用日常工作空隙,引导景区游客了解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逐渐消弭人类内心的征服欲望与猎奇心理,推动社会群众形成环保意识与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使其可以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进而增强区域内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级自然保护区在推动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方面大有可为。通过提取保护区资源优势,克服和转化短板,探索新的产品和服务,强化社会宣传力度,有助于提升野生动物的保护水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社会平衡发展。

猜你喜欢
栖息地市级自然保护区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北极新海冰制造项目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记张掖市级模范班主任谈军花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BEAN SCENES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敢问路在何方——市级台文艺团队如何生存与发展
阅读理解
何群:在辛勤耕耘中寻找梦想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