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及示范成效

2021-12-25 09:54黄金娟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1期
关键词:放蜂卷叶螟稻瘟病

黄金娟

(广西扶绥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扶绥 532199)

近年来,广西农业越来越重视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使用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从多方面、多角度防控主要农作物病虫的发生危害,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广西粮食的安全生产。扶绥县是广西重要的水稻种植大县,水稻是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 14万亩,总产约 4万吨 。由于近10年来,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且素质较低,农业生产乱用、滥用农药现象严重,不仅危及农业生产安全,而且危及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因此,随着家庭农场和各种种植合作社的兴起,大力示范、推广应用环境友好型、经济、安全和持续有效的绿色植保防控技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势在必行,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和促进生态和谐发展。

1.示范区基本情况

示范区位于崇左市扶绥县新宁、昌平、中东三个乡镇,选用抗(耐)稻瘟病和稻曲病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扶绥县近年来推广应用了中浙优1、泰丰优258、Y两优3218、犇优99019等适宜当地种植的杂交稻品种。示范区开展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水稻病虫害应用示范(生物农药+“一喷三省”增效减量精准施药),防治示范面积为8000亩,辐射区35000亩。主要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稻瘟病合计32000亩次。

2.示范区技术措施

示范区主要突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以及专业化防治等技术手段,控制水稻重大病虫危害。

2.1 农业防治技术

2.1.1 减少插花种植。单双季稻混栽区提倡集中连片种植,尽量避免插花种植,减少二化螟桥梁田。

2.1.2 集中育供秧。推广集中育供秧,做好带药下田,减少大田防治压力。

2.1.3 稻桩处理。要求低茬收割,晚稻收获时尽量降低稻桩高度。有条件的乡镇组织开展稻柱粉碎,减少越冬虫量。

2.2 生态调控技术

2.2.1 种植诱虫植物。在稻田机耕路两侧种植诱虫植物香根草,丛间距3-5米,诱集二化螟成虫产卵,减少二化螟在水稻上的着卵量。

2.2.2 种植显花植物。田埂撒种草花或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为天敌提供食料和栖境,提高天敌种群数量。

2.2.3 田边留草。在田边保留禾本科为主的杂草,为天敌提供栖息地,更好发挥稻田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2.3 种子处理、秧田阻隔和带药移栽预防病虫技术

采用咪鲜胺种子处理,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培育壮秧,单季稻和晚稻用吡虫啉种子处理剂拌种或浸种,或用2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阻隔育秧,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等。秧苗移栽前3天左右施药,带药移栽,早稻预防螟虫和稻瘟病,晩稻预防稻瘟病、稻蓟马、螟虫和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

2.4 生物防治技术

2.4.1 性诱剂诱控技术。利用性诱剂扰乱害虫的交配,可以减轻虫害发生。如对于三化螟等,可在其蛾期使用性诱剂诱芯扰乱其正常交配,影响其繁殖,减少后代数量,最终达到降低虫害发生的目的。

2.4.2 赤眼蜂防控技术(主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

(1)放蜂时间。赤眼蜂是卵寄生蜂,第一次放蜂时间宜早,应在害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产卵初期,赤眼蜂的羽化期与害虫的产卵期相吻合。

(2)放蜂次数。应根据害虫的产卵历期确定,一般每代释放2-3次,根据对历代重迭、产卵期长、虫口密度高的情况,放蜂次数可增加1-2次。

(3)放蜂量。初次放蜂,害虫卵量不大,放蜂量可少些(0.8-1万头/亩次);卵始盛期,应加大放蜂量(至少1万头/亩次);产卵后期,赤眼蜂在田间的自然繁殖和田间其他天敌种群数量的增多,放蜂量可适当减少。

(4)放蜂密度。提倡每亩地设5-8个放蜂点。

(5)放蜂方法。蜂卡(杯式释放器)挂放的高度与水稻叶冠层齐平至叶冠层之上10厘米;高温季节蜂卡置于叶冠层下5-10厘米;抛撒型释放器直接投入田间。

2.4.3 生物药剂防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选择生物药剂,可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稻米安全性。当田间螟虫或稻纵卷叶螟等的数量达到一定值时,可使用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等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可用申嗪霉素等防治;稻瘟病可选择枯草芽孢杄菌等进行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可用宁南霉素进行防治。扶绥县在水稻病虫害防控上采取生物药剂防控技术,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2.5 科学用药防控技术

2.5.1 无人机飞防防控技术。

(1)更加安全。无人机飞防与传统的人工和半机械化操作以及有人驾驶飞机施药相比,使农户及操作人员和农药的接触降到最低,减少农药对农户及操作人员的化学伤害,提升农事操作的安全性,最大程度降低人员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

(2)防治效果好。植保无人机采用喷雾喷洒方式,具有作业高度低,飘移少,可空中悬停等特点,喷洒农药时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物流对农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好。

(3)防治效率高。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是普通机械和人工喷药无法比拟的,如YH-3327折叠多旋翼电动植保机,最大载药量10L,喷头型号:离心旋转式头,转速9600r/min,平均雾滴粒径88.60m,有效喷幅3.5m,作业效率可达每小时2.5-4.2hm2,人工喷洒农药每人每小时喷施面积仅为0.07hm2左右,是人工喷药的35倍以上。

(4)成本低。无人机植保每亩每次的成本为15元,而传统植保是20元,随着技术进步,成本差距会继续拉大。同时,无人防控可以做到统一时间、统一药量、精准施药、集中连片,即省财力、省时间、省人力,降低了植保作业成本。

2.5.2 科学合理用药。使用壮谷动力60%叱虫悬浮种衣剂、10%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等高效低毒、环保、增产药剂。

3.示范效果分析

经系统调查监测,结合大田普查计算,参加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的田块:(1)示范区病虫害为害损失率控制在2.5%,非示范区病虫害为害损失率为8%,示范区比非示范区减少损失5.5%。(2)示范区比非示范区亩增产稻谷50.0公斤,节支增收220元;(3)示范区比非示范区平均每季每亩减少施药2次、总施药量减少30%,每亩节约施药成本60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3.1 经济效益分析。绿色防控示范区每亩每季共投入成本40元。其中,利用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迁入高峰前,每亩悬挂新飞蛾诱捕器2只,诱芯3元/枚,飞蛾诱捕器17元/个(用2糙),成本40元。

由于使用绿色防控技术,使用农药次数减少。示范区每亩水稻使用农药3次,比常规防治区5次减少农药使用2次,平均每亩每次农药成本30元。示范区每亩投入农药、肥料和人工成本分别为90元、200元和150元;传统防治区每亩投入农药、肥料和人工成本分别为150元、200元和200元。示范区每亩水稻产量新增产量50.0kg(约150元),水稻上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每亩比常规防治区节支增收220元。

3.2 生态效益分析。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减少了环境污染,自然天敌得到有效保护。与传统防治区相比,蜘蛛、赤眼蜂、青蛙等害虫天敌种群数量增加1~2倍,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示范区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

3.3 社会效益分析。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项目的实施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改变了以往单纯依赖化学防治的观念,从而降低了稻谷农药残留超标风险,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保证了人畜健康,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对清洁田园,建设美乡村有重要作用。

4.讨论与建议

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在扶绥推广应用表明,运用该技术防治水稻害虫减少使用农药,生态效益明显,防治效果好,农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可持续治理水稻害虫,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放蜂卷叶螟稻瘟病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放蜂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稻瘟病抗性基因对安徽省稻瘟病菌种群抗性的影响
养蜂人的日子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最后一只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