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破圈”天地宽

2021-12-25 19:16主持人张衍凯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破圈扬帆远航章太炎

○主持人 张衍凯

泰勒曾说:“懒惰等于将一个人活埋。”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是好逸恶劳的,喜欢待在舒适圈里,依赖过往的经验生存。一些人总是坐井观天,安于现状,畏惧探索另外一片空间:它虽然神秘,但野花葳蕤,溪流潺湲。当然,“破圈”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原有的壁障像禁锢我们的枷锁,将我们牢牢束缚,使我们慢慢沉沦,令我们的闯劲消泯。我们唯有鼓足勇气凿穿它,方能脱胎换骨,破茧成蝶。死水一潭,是难以荡漾的,只有引入新的水源,才能焕发生机。对于“破圈”,同学们有怎样的认识?在你们的实际生活或见闻中,有没有与之相关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以“破圈”为话题,畅所欲言。特别感谢山东省嘉祥县第一中学高二(82)班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民国奇人的多彩人生

“有人问章太炎:‘你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章太炎笑答:‘都不是,我是医学第一。’”这是郑逸梅在《艺林散叶荟编》中记载的故事。

章太炎是近代公认的国学大师,学问博大精深。其实,章太炎还精通医术,他曾说:“吾家三世皆知医。”三世,自然包括他自己。他推崇《伤寒论》《黄帝内经》,是民国时期伤寒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并著有《猝病新论》。由此看来,他不但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还有一个医学家的身份。通达众多领域而能独领风骚,章太炎不愧为民国奇人。(于传港)

从田园走出的“网红”

她开创了一种新的视频风格,她拍摄的内容不是“网红”热衷的“群魔乱舞”,而是富有文化底蕴的诗意田园。她放弃了快速走红的捷径,而选择做中华传统美食。她是李子柒,因不甘随波逐流,而跳出了盲目跟风的视频怪圈,一心去做优质视频。她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李子柒风格”,正是本着对文化的热爱,她的创作在国内外广受好评。她也知道,要想“破圈”,就必须忍受磨难,手上的老茧就是忠实的印记。也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看到一帧帧绝美的画面。(岳 蕊)

文化唤新生

过去提及故宫,人们对它的印象是庄重典雅的,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而近几年,故宫变了,变得更亲民、更接地气了。今天的故宫已经是和数字时代紧密相连的文化遗产。据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介绍,网络已经覆盖到了故宫80%以上的区域。故宫已经把一些精美的艺术品进行了数字化,比如《清明上河图》,由此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现在的故宫,凭着文化创意的契机,不仅有成熟、稳重、睿智的气质,更充满了生机、活力和朝气。我们期待着,这座建造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古建筑,能迎来新的气象。(何姝慧)

让科学不再于云端独舞

科学不是神坛上的圣杯,不是空中楼阁,科学是先辈带给后人的火种,是在人类社会生长出来的绮丽之花。社会上,有人将科学捧于高位,殊不知这不仅会限制科学的发展,还会让热爱科学的人望而却步。科学需要“破圈”,科学之花既然在人类社会中孕育,就应在平民百姓中盛开。我们应推倒象牙塔的高墙,破除圈子间的隔阂,使科学不再是少数人供奉的神祇,而是普罗大众皆可观赏的春之花、夏之雨、秋之月、冬之霜。破除科学与普通人之间的壁垒,让科学愉快地奔向大众。(刘志国)

撕下标签,扬帆远航

人在成长的漫漫长路上,总避免不了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这些标签如同一具枷锁将人禁锢,使人迷失自我。标签给予人的固有印象犹如一片沼泽,它将人们缓缓地搂于怀中,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沉沦。而沉溺于固有印象带来的安全感,意味着耗费生命的激情。如此看来,人只有不断地突破刻板的印象圈,才足以不被世俗化的标签所干扰。我们也许不能够在约定的时日驶达目的地,但我们可以航行在一条真正的航线上。唯有不断打破固有印象圈,撕下刻板的标签,方可在人生的汪洋大海中扬帆远航。(王 涵)

猜你喜欢
破圈扬帆远航章太炎
章太炎
重新定义水产功能料!凭三精新标准“破圈”,福美康品牌价值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露营“破圈”背后,这家房企解锁了新社区美学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扬帆远航
李旎:B站『破圈』的幕后导演
破圈
让我们扬帆远航
不忘初心 扬帆远航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