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的玄机是什么

2021-12-25 07:39张学庆
理财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降准货币政策政策

张学庆

此次降准具有明显的信号意义:货币政策率先转向稳增长,而且进一步宽松或可期。

货币政策开始转向适度宽松。

12月6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央行测算本次降准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部分用于归还到期的MLF(12月到期9500亿元)。

同时,央行预计本次降准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并通过金融机构传导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

本次降准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1.5%,中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8.5%和5%。

还可能再降准

尽管央行重申其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但此次降准已清晰地传递了货币政策转松的迹象,以及政府稳定市场预期和经济增长的意愿。

“以‘12.6’降准为标志,货币政策正式步入‘转弯’阶段,即转向宽松,以支持新一轮稳增长。”经济学家任泽平称。

本次降准力度大,信号意义强。如果说7月降准是预防性、对冲性的,那么本次降准就是实质宽松性的,旨在投放增量基础货币。在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房地产风险明显暴露情况下,央行降准的目的就是要加大力度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并支持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新基建,实现跨周期调节和高质量发展。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我们依然预计央行将保持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未来还可能会有额外降准,信贷政策也有望进一步有所转松。我们认为信贷增速应已在10月见底,未来几个月可能小幅反弹。”

包括本次降准在内的货币政策适度放松有助于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并且稳定市场的政策预期。

下行压力不小

本次全面降准距离李克强总理12月3日首提“适时降准”仅隔3天,任泽平认为,动作如此迅速有多方面因素。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启动。三季度GDP增速4.9%,低于经济潜在增长率。三驾马车中,房地产销售和投资连续大幅回落,基建投资乏力,制造业投资仍有韧劲但已放缓;受疫情扰动、就业和收入影响,消费增长压力仍然较大;出口仍强但新订单放缓。

二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大,就业形势严峻。

三是防范金融风险扩散和房地产硬着陆。

四是置换MLF到期。短期来看,12月15日有9500亿元MLF到期,此时降准可最大程度置换MLF,降低央行操作难度,稳定资金面跨年情绪。

海通证券分析认为,从三驾马车看,出口方面,剔除价格后我国出口数量已经在回落,而随着美国商品消费需求的下滑、海外供应链的恢复,高基数下,明年我国出口实际量对经济同比贡献有可能将转负。消费方面,疫情管控的延续和居民收入的低增可能依然会成为掣肘,在外生性因素走弱的背景下,内生性的消费也大概率将延续弱复苏的态势。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截至10月,房地产销售增速已经连续5个月回落,从地产销售的领先性看,地产投资的疲弱很可能延续到明年上半年。而尽管在9月底的房地产金融工作会议后,居民的融资政策等出现边际放松,但目前来看,政策纠偏多于放松。

经济面临继续下行压力,接下来政策需要全面转向稳增长。海通证券认为,此次降准具有明显的信号意义:货币政策率先转向稳增长,而且进一步的宽松或可期。

释放稳增长信号

除了降准要稳增长外,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明年的经济工作,本次会议将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具体而言,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同时,会议要求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除了刚刚宣布的降准,本次会议政策基调的调整也明确反映出高层已意识到经济所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剧,包括房地产活动下行的负面影响,并已计划务实调整政策加以应对。”汪涛表示。

此外,在结构政策方面,本次会议强调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社会保障,这些表述间接回应了近几个月来市场存在的部分担忧和疑问。

中信建投认为,随着本次降准落地,政策托底的意图更加清晰,静待经济触底回暖。

本次降准将带动地方债发行提速,房企和按揭合理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各项政策托底的意图更加清晰。

同时从数据看,10月社融同比多增,存量社融环比增速持平,11月PMI环比重回扩张区间,宏观数据也在逐渐印证触底后企稳回升的趋势,为银行改善经营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大环境。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招商证券认为,降准标志着宽货币政策的落地,岁末年初流动性驱动板块有望受益。历史数据显示,降准对股市整体表现的短期影响不明确。不过降准落地有利于改善市场对于政策转暖以及宽信用的预期,对于提高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放松房地产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认要维稳房地产市场之后,瑞银预计,未来几个月政策还会进一步放松来缓和房地产下行压力、避免经济硬着陆,但不会出台刺激扭转房地产活动下行趋势的政策。政府可能维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不变,也不会出台任何强刺激。

在此框架下,政府可能继续合理放松房贷限制、加快房贷审批,放松开发商获取贷款及在岸债券市场融资的限制,放宽部分预售资金的过紧限制,从而改善开发商融资和现金流。部分地方政府可以放松目前限购和限价政策,加快公租房建设。此外,政府还可以提振基建投资,以及放松信贷政策。

改善信用环境

广发证券认为,需理性看待降準对信用环境的意义。央行降准的意义在于给银行补充中长期流动性放松流动性约束,以及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放松利率约束,因此降准对信用环境改善无疑是有作用的;但最终是否会成功推动信用环境改善,还需要看银行资本约束情况、金融政策弹性、财政产业政策等因素。

此外,降准后进一步降息调低MLF利率的概率目前看仍偏低;但可适度关注两次降准后银行节省了较多负债成本,是否会带来LPR报价的下调,但这一点亦存在不确定性。

对资产价格而言,此次降准的影响可能会略弱于7月份。对债券而言,在偏价格型调控框架下,政策利率不调整,降准可能很难带来狭义流动性实质性的变化,利率下行的空间依然被限制;对股票而言,则更需要关注降准后信用环境的变化。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任泽平认为,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导致货币政策相左,美联储启动Taper缩债,中国此时选择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预期将上升,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体有限。

猜你喜欢
降准货币政策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政策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