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沟金矿1#脉下盘钾化蚀变带中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

2021-12-26 06:08郭维杰李学锋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矿脉探矿山沟

马 骥,郭维杰,李学锋

(山东黄金矿业(玲珑)有限公司,山东 招远 265400)

灵山沟金矿区经多年开采,已处于严重的资源危机状态,因而加强灵山沟矿区成矿地质规律的综合研究,寻找新的找矿靶区,增加金矿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收集了有关灵山沟金矿的科研、勘查和地质报告等资料,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在当时认为矿山上部金矿资源枯竭的状态下,创新性地在1#脉上部已被回采的含金石英脉下盘钾化蚀变带中提出新的探矿方向,并通过与金关系密切可作为金富集程度宏观标志的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探求到新的工业矿体[1]。

1 灵山沟金矿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灵山沟矿区位于山东省招远市西20km,行政区划属招远市蚕庄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20°11′13″ ~120°13′41″, 北 纬37°22′25″~37°24′06″,勘查面积5.09km2。矿区东侧8km处有威乌高速公路招远出入口,东至烟台,西连潍坊,向南距胶济铁路莱西站80km,向北40km为龙口海港。区内公路纵横交错,交通方便。

本区为丘陵地貌,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开阔平缓。矿区南段4km的灵山为区内最高峰,海拔322.8m,区内标高100-150m。东部诸流河河床海拔标高60m左右,相对高差40m~90m。区内主要水系为诸流河,南侧拉格庄河多年干枯,只有在丰水年份才有季节性流水。本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据招远市气象站1980~1990年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11.7℃,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577 mm,年平均蒸发量1615.46 mm,雨量多集中在7~9月,11~3月多霜雪。矿区人口稠密,区内经济以农业、林果业和采金业为主,经济较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区内电力条件优越,唯水资源缺乏,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小水库和地下水。

2 灵山沟金矿1#脉矿体地质概况

2.1 矿体特征

1#脉是矿区内规模最大的矿脉,受F1断裂控制,位于F1主断面下盘,矿脉穿过矿区中部,断续出露于-35~21线间,长2795m,矿脉最窄处1m,最宽处12m,一般宽4m~5m。地表出露最高标高125m,控制最低标高-800m,控制斜深1000余米。总体走向北东30°~60°,倾向南东,倾角54°~86°,一般56°左右。由碎裂状花岗岩、花岗质碎裂岩、断层角砾及少量糜棱岩组成。上盘局部地段发育宽10cm左右的断层泥。上部矿体以硅化、石英脉为主,下部矿体以黄铁矿化绢英岩、碎裂岩为主,其次为黄铁矿化钾化碎裂岩。矿脉严格受构造控制,在延长、延深方向上呈舒缓波状。

2.2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以晶粒状结构-碎裂结构为主,其次为填隙结构,交代溶蚀结构、包含结构、乳滴结构、共边结构、嵌晶结构。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构造为主,其次为角砾状、斑杂状构造等。

2.3 围岩蚀变

灵山沟金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钾长石化。局部可见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灵山沟金矿蚀变带自主断裂向两侧分别为绢英岩化蚀变带、钾化蚀变带、和未蚀变花岗岩带对称发育。蚀变带的宽窄与控矿构造及矿化强弱具有明显的正相关,蚀变带越宽,矿化越强,形成矿体的规模也越大(见图1)。

图1 灵山沟金矿蚀变带理想剖面图

蚀变带严格受构造控制,呈带状分布。其形态、产状、及规模与构造一致,且构造破碎强烈部位、交汇部位,蚀变作用强烈。以上分带是总体概念,在某一部位各带不一定发育齐全,各带之间呈渐变关系[2-4]。

3 灵山沟金矿钾化蚀变带探矿进展

3.1 灵山沟金矿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法

研究认为,灵山沟金矿成矿热液中金的主要迁移形式是[Au(HS)2]-。金与硫化物关系密切,矿脉中工业矿体的发育地段,工业矿体中矿石品位高的局部富集地段,也一定是硫化物相对集中的地段。金在矿物中富集程度最高的是黄铜矿及其共生的细粒多金属硫化物。可以说矿脉(体)中硫化物含量的多寡是金富集程度的宏观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多金属硫化物追索来对金进行控制。

通过对位于钾化蚀变带中的脉外运输巷或探矿穿中的多金属硫化物细脉露头进行系统刻样,结果表明大多品位过低达不到工业开采标准,偶有能达到工业开采品位的多金属硫化物细脉又由于矿脉过窄、开采贫化过大,因此往往被忽略掉,对其工程控制十分少。但本次通过对多条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走向以及倾向的系统测量记录并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其往往在走向上和倾向上与导矿主构造呈“入”字型交汇关系,而矿脉(体)中上部在成矿作用多次迭加下,越靠近主控矿断裂金越是富集。因此通过钾化蚀变带中可作为金富集程度宏观标志的多金属硫化物细脉露头向与主控矿断裂交汇方向追索探矿便成为一种有效的探矿手段。

3.2 灵山沟金矿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工程布置

灵山沟金矿矿体(脉)中上部主断裂面上盘岩石十分破碎,下盘岩石普遍坚固稳定。在矿体(脉)中上部张扭性构造应力的作用下以及岩石以韧脆性变形为主的钾化蚀变带中较宽大的多金属硫化物细脉周边常常也发育有较小的多金属硫化物细脉,并且细脉周边尤其是细脉相互交汇部位周边通常伴有浸染状多金属硫化物颗粒。因此工程布置选择以探矿沿脉工程控制相对品位较高,走向、倾向较为连续的多金属硫化物细脉结合探矿穿脉工程控制其相互交汇部位周边或上下盘更为细小的多金属硫化物细脉以及浸染状多金属硫化物(见图2)。

图2 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工程布置

4 钾化蚀变带探矿成果及经济效益

4.1 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成果

通过在钾化蚀变带中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截至2016年8月新增金资源矿石量157838t,金金属量404.68kg(见表1)。

表1 新增资源量汇总表

4.2 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经济效益

截至2016年8月新增金资源矿石量157838t,金金属量404.68kg。根据2016年上半年黄金销售平均价格268.80元/克,克金成本163.00元/克,采矿回收率98%,选冶总回收率93.8%,预计截至2016年8月探获的资源储量可增加销售收入9999.31万元,增加利润3935.74万元,探矿成效显著。

增加销售收入:404680克×98%×93.8%×268.80元=9999.31(万元)。

增加利润:404680克×98%×93.8%×(268.80元-163.00元)=3935.74(万元)。

增 加 矿 山 服 务 年 限:T=157838(1-2%)/[288000(1-5%)]=0.57(年)。

增加服务年限比率:d=0.57(年)/0.75(年)×100%=76%。

5 结语

总之,本文通过对灵山沟金矿床矿化在垂向空间上分带特征和矿化多阶段性及围岩蚀变脉动迭加分带特征分析,结合对与主断裂距离相关的断裂岩带脆韧性变形分带特征分析,对灵山沟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随后通过钾化蚀变带中可作为金富集程度的宏观标志的多金属硫化物细脉露头向与主控矿断裂交汇方向追索探矿,取得良好的探矿效果,有效的缓解了矿山资源紧张的局面。目前运用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法在主断裂面下盘钾化蚀变带中的探矿工作仍在继续。

猜你喜欢
矿脉探矿山沟
江湖:非虚构写作的新“矿脉”
玲珑金矿田煌斑岩与矿脉关系的探索及应用
我爱我的土山沟
今天我要回山沟
地质探矿工程中地质勘探技术的运用及安全问题研究
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在生活的“矿脉”里“淘宝掘金”
山沟里的孩子
聂一菁 探访西山沟村
地质探矿工程施工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