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身行业发展研究

2021-12-26 00:16谈一鼎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健身房机构客户

谈一鼎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强大起来的重要内容。国家愈发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教育部明确指出需逐步科学提高体育中考分值。各地政府响应国家要求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如居民消费券等)鼓励全民运动。2021年东京奥运会召开,我国运动健儿们再创佳绩,全民运动热情更是持续高涨。如今健身房、健身工作室成为许多人运动的最先选择,因为健身房可提供专业的器材,良好的运动环境,专业的运动教练提供指导。但生活中不乏有健身房倒闭,消费者维权无果等事件出现。而且健身房,健身工作室也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如特殊工作时间从业者,残疾人群等的特殊要求,因突发特殊情况,无法在健身房进行健身,如疫情,台风及恶劣天气等。社区健身、线上健身成为了现代健身行业新的发展点。

一、健身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健身行业于2000年前后进入我国市场,前期健身机构作为高端人群悠闲运动场所,其高昂的价格令许多人望而止步。随着时代的进步,健身机构的价格也越发平民化,健身也成为了人民日常生活中一项悠闲娱乐项目。

(一)健身行业客户资源广泛

随着健身行业价格降低,健身机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尝试走进健身房进行健身锻炼。客户群体也从高端人群发展到更多层次。老年客户无法适应篮球、足球等高强度运动,跑步、爬山等运动,又受到天气场地限制,转而选择健身房跑步,游泳馆游泳等锻炼方式。很多中青年人也将日常社交从酒桌聚会变为健康的“健身房社交”,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可与人进行很好的社交。当前健身行业还主要存在于我国大中型城市中,一些城镇、农村地区还未被开发,存在很大市场。未来健身行业客户群体会日益庞大,覆盖面积也会越来越广。

(二)运动文化理念进一步加强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家也越发重视全民身体健康的打造,除医疗保障外,国家鼓励全民运动,打造体育强国。体育比赛也越发平民化,市级、县级专业性比赛也越来越多,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健身行业作为全民健康事业的参与者,推动全民运动的助力者,无疑承担着运动文化进一步加强的责任。依托短视频市场火热的帮助,可普及健身知识,健身好处等内容。加强全民健身热情,鼓励全民健身。我国政府已经出台扶持政策,帮助健身行业从业者开设健身机构,并对行业发展提出建议和指导。许多地方政府也以居民消费券等形式,鼓励居民进行健身活动。在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下,全民运动热情越发高涨,运动文化深入人心。

(三)健身行业从业人才增长

随着健身行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如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等。这为健身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确保了健身行业可更加专业化,更加规范化发展。各地健身协会也聘请了许多运动健身领域专家,加强行业从业者技能培训,为行业打造一批更为专业的人员队伍。

(四)多方合作加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司单位对于员工各方面要求都有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公司单位会定期举行公司团建等其他形式的运动活动。这对打造公司文化,加强员工归属管,提高员工合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公司单位也越发重视员工福利,提高员工身体素质也成为了公司企业目标之一。目前已有许多公司把健身机构会员卡,作为员工福利进行发放,一些大公司更是为员工配备健身场馆。健身机构与公司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健身机构为公司提供优质专业服务,帮助公司打造优质公司文化,提高员工身体素质。健身器材制造商与健身行业交流更为频繁,在听取健身从业者专业意见后,打造更适合我国居民健身所需器材,保证居民安全高效使用。

二、健身行业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城市健身行业主要是由商业健身房和健身工作室所构成的。商业健身房的特点是场地较大,配备较为全面的健身器材,以销售长期会员卡为主,私教课为辅的销售形式。其会员卡一般价格较低,私教课的价格则较为高昂;健身工作室的特点是场地较小,器材也较为单一,主要以单人或小群体为服务对象,销售短期、中长期课程为主,其课程一般价格较高。

健身机构大部分位于人口密集的中高端小区周边或人口流动性大的商场、办公楼内,主要客户多为周边居民或周围公司员工,其主要收入来源是预售卡或预售课程。当今健身行业正蓬勃发展,但这一片繁荣背后存在着不少关键问题。

(一)健身机构财务管理问题

健身机构普遍具有前期投资成本较大,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所有者或管理者个人的特点。投资成本主要为购买健身器械,健身场地租金、装修等费用。投资成本大部分来源于个人存款、银行贷款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这就导致了其还款压力大,每月都需准备资金用以还款,可支配的运营资金就相应减少,对于正在起步或有提升要求的群体是极其不利的。健身机构的黄金发展期是开业的前半年,此阶段是预售卡和预售课程销售的高峰期。但此阶段过后,其辐射范围内的意向客户大部分已完成转化,运营销售开始出现疲软。这就导致部分健身房在开业一两年后出现入不抵出,难以维持日常运营开销的情况。

(二)健身机构运营管理问题

健身机构从业者大部分是非本专业毕业,一些中小城市的从业者更是不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证。这就导致了其专业知识储备不达标,有很多知识理论仅是通过自己浅显的学习和理解,无法很好地为客户服务。大部分健身行业的管理者不会安排教练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这也导致了其服务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造成老客户流失现象出现。另外会籍顾问和健身教练流动性较大,会籍顾问往往更倾向于新开业的健身房工作,这会为其带去更高的收入;健身教练也会在自己的客户完课或出现客户减少情况时选择跳槽。

健身机构的管理者一般是由出资者或从业多年的教练兼任,但一个好教练并不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管理者需具备一定的运营销售知识,财务分析和市场分析能力。好教练可以帮助健身房专业能力不断加强,但专业强并不一定可以转换为运营水平高。大部分健身房应对运营水平下降的现象,采取的措施是降低售价,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帮助健身房提高销售量,但长远来看,这就破坏了与部分客户之间的信任,同样的服务不同的价格,会造成很大部分客户的流失。面对同地区的竞争者,仍是以降价应对,这么做看似为客户带来了优惠,殊不知降价的同时,服务质量也会相应下降,久而久之,老客户流失也愈发严重。

(三)健身行业其他问题

如今健身机构也走向联合,会于所在城市成立健身协会,健身协会也会出具相关准则指导健身机构运营,但这些准则不具备强制性,也很难进行监管。健身协会会根据所在城市居民收入情况等因素,发布指导价。大部分健身机构也不希望出现打价格战及恶性竞争,但面对价格战和恶性竞争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应对只能以价格战应对。对于此类事件,协会仅可进行劝说引导,并无其他权利,这就无法遏制此类事件的一再发生。

我国对于健身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于市场准入、消费评价,机构退市处理办法等方面,没有明确准则法规可依。这无形之中导致了相关部门对于健身行业的监管难度较大。大部分城市的健身协会与政府交流较少,政府也没有对健身协会工作开展和健身行业建设提供相关意见,缺乏对健身机构的监管,这也导致了消费纠纷,行业恶性竞争等事件发生及后续应对不及时,处理不完善的情况出现。

同时,健身器材质量良莠不齐,质量标准、质量检测规范并不完善,导致健身时出现安全隐患。政府部门对于健身器材制造商,健身机构器材选择监管还存在一定缺失,造成消费者无法得到更优服务。

三、健身行业发展新模式

健身行业进入我国市场仅仅几十年,仍处于发展探究期,其前景十分广阔。现今健身行业主要营销手段较为单一,客户对于短期课程高昂的价格和长期预售卡往往具有排斥心理。健身行业线下社区化和线上化也成为必由之路,协会正规化,加强行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合作也刻不容缓。

(一)健身机构线下社区化

健身机构大部分位于中高档小区周边,客户主体自然是小区内的住户。中高档小区附近的商业多为具有一定品味,档次较高的中小型店铺,此类商铺一般租金较高。为迎合中高档小区住户较高的消费需求,健身机构配备的健身器材需种类齐全、品质良好。高昂的租金、昂贵的健身器材等各项费用,无疑加大了健身机构的运营等各项费用。

线下社区化构想,基于健身机构与社区、街道等部门可相互合作的预想下进行。健身机构可与社区合作,打造社区高品质生活服务,为住户提供健身运动指导等优质服务。合作方式可为社区减免一定的租金或物业管理费,健身机构则以线下活动等方式回馈社区住户,健身卡可由物业代售,社区住户专享特惠价格等。另外健身机构打破行业预售机制,采取按月付费新模式。例:首月健身卡费用为180元,次月150元,后续每月都为100元,月卡到期后再继续办理。这就打消了客户恐惧排斥的心理,加上与社区合作,品质服务得到保障,住户往往愿意进行消费。

线下社区化,可在原有运营模式下增加其他特色服务。减脂餐、轻食近年来越发火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健康食物作为正餐,但许多店铺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无法了解客户营养需求,导致其产品并不健康或无法满足客户营养需求。健身机构具有一定的食品营养知识,对于客户身体需求有很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了解客户喜好饮食习惯等,可为客户提供真正的健康餐。

线下社区化可进行分时锻炼新模式,健身机构工作日白天健身的客户多以老年客户为主。老年客户更青睐于跑步机、椭圆仪、游泳池等有氧器械设施,此时间段可更多安排具备运动康复知识的教练进行指导,为老年客户提供特色服务,如按摩、拉伸等。工作日夜晚健身机构主要客户多为中青年客户,此类客户往往对于身材有更高要求,与老年客户相比,力量训练强度更大。此时间段可更多安排具备运动塑形,增肌减脂知识的教练进行指导,保证客户安全,满足其打造更好身型的需求。周末打造亲子活动专场,开展趣味健身活动,让成年客户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可享受与孩子的美好时光。

(二)健身模式线上化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健身软件应运而生。如今软件制作成本越来越低,制作也越发简单。生活中不乏无法安排固定时间进行的健身运动的人员,当然他们对于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魄充满了向往,但碍于工作时间等多方因素,无法进行专业训练。健身行业协会可联合各健身机构设计软件满足此类客户需求,客户在软件内选择相应健身机构,可自主得到其机构内各健身器械介绍、教学视频,团课时间安排等信息。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客户更为自主安排健身时间、器材选择,可保证客户安全高效使用健身器材,合理安排健身时间。

健身模式线上化,可降低突发状况对于健身机构的冲击。例如新冠疫情暴发,要求减少人员密集度,线上模式可进行提前预约,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健身锻炼。此模式也可方便有关部门进行监管,保证机构内环境安全可控。健身机构在特殊情况下也不需要完全关闭,暂停运营,这也保障了机构可以进行正常运营。

健身模式线上化可采用云健身方式,许多客户在家中备有一些健身器材或更依赖于在家进行健身运动,线上软件可开设线上团操课等特色服务,客户可选择相应课程居家锻炼。此模式可大大减小突发情况对于健身机构的冲击,也可满足更多人群需求。此类服务对于线下私教课程相比一般收费较低,客户容量却十分庞大,可为客户带来性价比更高的服务,也可提高健身机构的收入。

健身模式线上化,可加设健身康复器材团购等模块。这可帮助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的器材,器材质量可得到保证,团购模式可为客户提供极具性价比的价格,销售器材也可为健身机构提供新的收入来源。

(三)健身行业规范化

当前,我国对于健身机构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导致了相关部门对于健身机构的监管难度较大。健身行业协会对健身机构运营管理的参与度较低,行业准则模糊,缺乏监管权利。造成行业内不良竞争,消费纠纷时有发生。国家与地方政府需完善相关行业法律法规,确保当有纠纷事件发生时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制定行业从业资格考核条例,确保行业规范得到专业保障。明确市场准入准则,并制定机构退市处理办法。

政府需明确协会指导地位,与协会共同制定行业准则,加强监管力度。对于无证从业,恶劣服务,价格虚高等不良、违法现象进行处罚。政府相关部门可与健身协和进行合作,例如市场监管部门与健身协会制定行业价格基准,提高行业服务价格透明度。与政府部门合作,可保证健身机构市场环境良好,增大协会对健身机构的指导参与度,提高健身机构服务质量,更好地解决不良竞争和消费纠纷。

协会定期举办从业人员教学培训,技能考核等活动,以此提高机构服务质量。开设消费者意见反馈平台,消费者权益得到合理合法保证。制定行业评分机制,对机构环境、服务等方面进行评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机构名单。

结束语:

我国健身行业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从业者应与政府一同努力,将我国健身行业建设得更为专业优质。健身机构社区化,线上化模式应大力推广实施,帮助健身机构进一步升级,为客户提供更为人性化、专业性服务。各方应为我国打造全民健康,成就体育强国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健身房机构客户
宇宙健身房开张了
为客户节省时间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不好意思,去健身房我也不想和你撞衫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FIT最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