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区早熟梨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2021-12-26 03:25杨青松李晓刚金秋琼王中华王金星阚家亮
南方农业 2021年25期
关键词:黑斑病食心虫锈病

杨青松,李晓刚,蔺 经,金秋琼,王中华,王金星,阚家亮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2.苏州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 215111)

梨树是江苏省第二大果树,栽培面积3.62 万公顷,占全省果树栽培总面积的16.2%,年产量约80 万吨[1]。江苏省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年降水量为704~1 250 mm,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各占全年降水量的20%左右,进入夏季6、7月间,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进入梅雨季,如遇春秋两季降雨量偏少时,当年虫害发生量会明显增多,而长期梅季导致梨树病害多发,且给打药预防也增加难度。在实际生产中,果农对病虫的发生规律认识不够,防控抓不准关键环节,防治依赖喷施大量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逐年上升。鉴于以上情况,开展了针对早熟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总结了一套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的全生育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近几年,在早熟梨产区进行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1 病虫害种类及为害规律

目前江苏地区常见梨树病虫害有30余种,且每年必须要防治的病虫害15种左右,主要包括梨锈病、梨黑斑病、梨轮纹病、梨褐斑病、蝽象、梨二叉蚜、梨茎蜂、梨木虱、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叶螨、金龟子、梨瘿蚊、梨网蝽、山楂红蜘蛛。

病虫害越冬场所主要藏于树下土壤、落叶、杂草、乱石中和树上病枝干、花芽、僵果、粗皮裂缝处越冬。桃小食心虫、梨瘿蚊、金龟子类害虫主要以蛹、成虫、幼虫在树基周围的土壤内、石块下越冬;梨木虱在粗皮裂缝及杂草落叶层中越冬;褐斑病、黑斑病病、轮纹病等病菌则主要在梨树上病枝干、落叶中越冬。

梨树病害发病一般在3 月中旬至7 月,4 月梨树锈病开始发病,5 月梨黑斑病开始发病,到6 月进入高温高湿梅雨季后,梨褐斑病也进入发病高峰期,其余月份发病较轻。梨树虫害发生在梨萌芽至落叶期,4—9 月虫害发生最严重,如果防治不当极易出现早期落叶,进而造成秋冬二次开花,影响来年的树势和产量[2-3]。

2 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以梨树健身栽培、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措施集成早熟梨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即在梨树健康栽培下,重点对休眠期病虫越冬场所清除、沟渠清理等工作,在生长期对开花前期、谢花后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采收后期、落叶前期进行病虫害综合预防。在综合预防期内,配合使用性诱剂、食诱剂、粘虫板等技术与化学防治进行互补。重点监控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的病虫害(如梨树黑斑病、梨锈病、食心虫、梨木虱等),开展发生规律、为害损失和防控技术的研究,明确关键防控技术。

2.1 健身栽培管理

1)选择土层厚40 cm 以上,土壤质地中性或微酸性,园区交通便利、便于机械进出及果品、肥料等运输。2)在种植上,采用宽行密植矮化起垄栽培,行距4~5 m,株距1.2~3 m,垄高30~40 cm,上垄宽0.8~1.2 m,下垄宽1.2~1.5 m,树高3 m以内。3)在管理上做到树上树下两健康,树上可通过整形修剪,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保持中庸健壮的树势,使树体通风透光,降低果园空气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4)地上进行果园生草技术。如种植白三叶、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鼠茅草、紫花苜蓿、蒲公英等草种,可采用全园生草、行间生草+行内清耕、行间生草+行内稻草覆盖、行间生草+行内地布覆盖等方式。5)地下增施有机肥及化肥减量。①在梨树幼树期以氮肥、复合肥为主,在幼树生长期5 月初人工点施或雨天撒施方法,每隔2 周进行1 次,每次50~80 g,共2~3 次,加快树体生长。②进入结果期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进行施肥,一般在10月中下旬开始施有机肥,如羊粪、菜饼、豆饼、堆肥、商品有机肥、沼气肥等,配合尿素、硫酸钾、复合肥、硼肥、铁肥、磷肥等,如单株产40 kg 果,需施羊粪25 kg+复合肥1 kg+尿素0.25 kg+磷肥0.15 kg,采用对穴沿树冠外围水滴线下挖长40~60 cm,深20~30 cm,隔年换方向挖穴,肥料倒在挖好土堆上,与土一起回填到穴中。③在果实采收前20 d 施1 次高钾肥,每株施0.5 kg 左右,果实采后施1 次采后肥合肥,每株施0.5 kg 左右。④有条件的果园建议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使用量以湿润根系为准。

2.2 重点生态农业防控期

梨树休眠期(即落叶后到萌芽前)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清园、翻土、园地改造、修剪等。1)清扫落叶,清除枯枝和果袋,摘除僵果,清理果园的杂草,解除诱虫板,对多年生树主侧上粗老皮、翘皮、裂皮刮尽,所有垃圾集中烧毁或深埋。2)在清园后再用5~8°Bé 石硫合剂或99%矿物油100 倍进行全园喷雾消毒。3)树干进行3 次涂白,第1 次在果树落叶后,第2 次在早春,第3 次在5 月生长季。部位以主干为主,主枝分叉处要多涂;涂白剂为石硫合剂+生石灰水。4)果园翻土及园地改造。对生草梨园,沿树冠水滴线向内深翻20~30 cm,清耕梨园需进行全园深翻10~20 cm。对园内高低畦面进行平整、做埂清沟,改善园区环境,做到涝能排、旱能灌,增强果园雨水调控能力。

2.3 生长期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每个时期都针对3~5 种病虫害进行预防。为防止病虫在梨果生育后期暴发成灾,每次喷药都要保证叶片、枝干、地面、园子沟渠周边都均匀附药。

2.3.1 开花前期(3月中下旬)

主要防治梨木虱、梨二叉蚜、梨瘿蚊、山楂红蜘蛛、食心虫类等害虫。1)可喷施1~5°Bé石硫合剂或99%矿物油150 倍液,喷药时间应距现蕾5~7 d以上,一般年份在花芽露白到花序分离期。2)树上挂梨小诱捕器,采用棋盘式布局,相邻诱捕器间隔15~20 m。3)根据果树种植密度,每667 m2设置5~8 个,悬挂于树冠外中部,距地面高度约1.5 m,诱杀成虫。4)挂梨小迷向丝,每667 m2设置30~40 根。5)每天8:00—12:00 点开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趋光性害虫,直至10月果树落叶关闭。

2.3.2 谢花后(4月上中旬)

谢花后重点防控梨二叉蚜、梨茎蜂、梨廮蚊、绿盲蝽、金龟子等,同时兼治梨锈病、梨黑斑病、梨轮纹病,常喷施2 种杀虫剂和1~2 种杀菌剂。1)杀菌剂宜选用对锈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广谱性杀菌剂,兼治梨黑斑病。2)早春雨水多应考虑对梨锈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内吸治疗剂。3)挂黄板、树干缠黄色诱虫带,可诱引梨二叉蚜、梨茎蜂、梨廮蚊、梨木虱。4)采用药剂组合进行防治,例如22.4%螺虫乙酯2 000倍+100g·L-1吡丙醚1 500 倍+80%大生M-45 800倍液。

2.3.3 幼果期(5月上旬)

重点防控梨二叉蚜、梨蝽象,兼治梨锈病,常喷施2 种杀虫剂和1~2 种杀菌剂。1)杀菌剂重点针对梨锈病、黑斑病选用高效、广谱且持效期较长的杀菌剂。2)套袋前喷药宜在梨套袋前1~2 d 内喷施,待果面的药液完全干燥后再套袋。3)释放赤眼蜂,从诱捕器观察预测成虫高峰后2~3 d 是放蜂最佳时期,每次释放2万~4万头,间隔3 d再放1次为最佳,1周内不打药。诱捕器每隔1 月更换1 次性诱芯和粘虫板。4)采用药剂组合进行防治,例如10%高氯噻虫嗪2 000倍+40%苯醚甲环唑醚菌酯1 500倍液。

2.3.4 果实膨大期(6月中上旬)

重点防控梨黑斑病、梨轮纹病、梨褐斑病和梨果园内的各种害虫。1)杀虫剂应选广谱性低毒杀虫剂,重点防控桃小食虫。2)悬挂桃小食心虫迷向丝,每667 m2设置30~40 根。3)采用药剂组合进行防治,例如20%茚虫威2 000 倍+60%烯啶虫胺3 000 倍+40%戊唑咪鲜胺2 000倍液。

2.3.5 采收后(7月中下旬)

重点防控斑点落叶病、金龟子害虫,提倡用1~2种杀虫剂和1 种杀菌剂。采用药剂组合进行防治,例如12%甲维虫螨腈2 000倍+10%笨醚甲环唑2 000倍液。

2.3.6 落叶前(10月上旬)

重点防控梨网蝽、山楂红蜘蛛,提倡用1~2杀虫剂和1~2种杀菌剂。雨水多时主防病害,雨水少时主防虫害。1)梨树主干束稻草把或瓦楞纸,给害虫提供越冬场所,到冬季集中销毁。2)采用药剂组合进行防治,例如20%螺螨酯2 000 倍+10%吡蚜酮1 500倍+80%大生M-45 800倍液。

2.4 病虫害重点监控期

2.4.1 幼果期

幼果期是指梨谢花到套袋前,重点监控梨二叉蚜、梨木虱、梨小食心虫、梨瘿蚊、梨大食心虫、梨茎蜂、梨锈病等,监测记录诱捕器粘虫板上食心虫每周增加数量,当成虫数量显著增加,可释放赤眼蜂或进行化学防治。

1)往年梨锈病发生果园,遇连续阴雨刮风天,雨后天晴,喷施内吸治疗作用的唑类杀菌剂,同时在套袋前喷施1~2种对梨锈病、梨黑斑病和梨轮纹病有较好内吸治疗作用的杀菌剂。2)当遇到降雨量小且次数少的天气,同时往年有梨木虱大发生的情况下,在花芽露白至花序分离期喷1 次内吸强杀虫剂;如开花前没打药,谢花后必须补打1 次;此后至套袋前观察梨木虱是否防控住,如没防控住,结合套袋再打1次内吸强的杀虫剂。如果往年没有梨木虱发生的情况,就只需加强日常监测。

2.4.2 果实膨大期

果实膨大期梅雨季来临前至7 月果实成熟,重点监控梨黑斑病、叶螨类、食心虫等。如遇高温高湿梅雨季,梨褐斑病易发生。6月桃小食心虫发生较重,附近有桃园加强监测;若天气干旱,叶螨有严重为害的趋势,需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喷施杀螨剂;当食叶毛虫虫口密度较大时,需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控喷药防治,需喷施持效期短、残留量低的广谱性杀虫剂。

2.5 化学药剂选型及防治技术

从2020的11月1日起,由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的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20,代替NY/T 393—2013)开始正式实施。与NY/T 393—2013 相比,NY/T 393—2020 删除AA 级和A 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中的(硫酸)链霉素,增加具有诱杀作用的植物(如香根草等)、烯腺嘌呤和松脂酸钠。

在A 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其他农药清单中,删除7 种杀虫杀螨剂(S-氰戊菊酯、丙溴磷、毒死蜱、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氯菊酯和氯氰菊酯),1 种杀菌剂(甲霜灵),12 种除草剂(草甘膦等)及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噻苯隆)。现A 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其他农药清单,规定使用下列农药(共96 种):杀虫杀螨剂(共39 种),杀菌杀线虫剂(共57 种)。鉴于经常使用一种或同一种类药剂容易造成病虫抗药性的情况,建议同一种药在1 年使用1~2 次或与其他类药再复配使用1 次;同一类型杀虫杀菌剂1 年使用2~3 种,每次打药选杀虫剂1~2 种、杀菌剂1~2种。

3 小结

通过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及应用推广带动,目前早熟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苏州、常州等地区被广泛应用。如冬季深耕树盘消灭虫蛹,挂黄粘虫板诱杀梨茎蜂、梨瘿蚊等,挂迷向丝趋避食心虫,人工释放赤眼蜂天敌等技术措施,特别是在生产大户和合作社中被广泛接受。以苏州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6.67 hm2早熟梨绿色防控为例,2020 年全年打药7 次,比往年减少3 次,化学用药量减少30%以上,在2020、2021年度连续2年获江苏省早熟梨评比金奖。

虽绿色防控理念逐步被大家认可,但在防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昆虫信息素、色板以及灯光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的作用对象专一,需要综合运用才能解决生产问题。如用黄板诱杀技术,会粘到天敌昆虫,诱虫灯具有广谱性诱杀,在诱杀害虫的同时,也能诱捕到了大量的害虫天敌。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也需要根据各自发生规律进行各自信息素投放干扰。综上,在早熟梨绿色病虫害综合防治上,立足于果园生态系统上,以土、肥、水保健免疫栽培为中心,用农业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以监测预报、经济阈值为指导,加强理化诱控、生物防治与科学用药相结合进行预防,把病虫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猜你喜欢
黑斑病食心虫锈病
人参黑斑病防治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玉米南方锈病防控技术措施
月季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东台市2020年小麦锈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月季黑斑病春夏季消长规律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运城市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与迷向效果调查
大理市玉米播期对锈病发生危害的影响
碧根树黑斑病的识别方法和控制措施
北方大豆食心虫病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