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9 年我国煤矿重大及以上事故统计分析及安全生产对策研究

2021-12-27 07:03张俊文杨虹霞
煤矿安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起数重大事故煤矿安全

张俊文,杨虹霞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20)

多年来,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结构,年产量增速显著,自2007 年至2017 年共计增长39.52%, 年均增加1 亿t。2019 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更是达到70%[1],煤炭作为主要供给能源的地位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转变。伴随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及自动化水平的逐年提升、安全矿山建设及应急管理体系的逐年完善,煤矿安全事故在发生频次、死亡人数等诸多方面均有向好、降低趋势。但受限于开采广度及深度的加剧、五大灾害聚集等问题,煤矿作为高危生产行业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安全事故并未得到全面遏制。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煤矿安全事故基本特征、探究事故发生规律、提出安全防治对策,不失为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2]。在查阅国家事故查询系统、《中国安全生产年鉴》、公开文献、新闻通讯等基础上,通过对2005—2019 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年代线出发,纵向分析煤矿事故变化特征、探讨煤矿重大及以上事故阶段性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煤矿安全管理、构建安全矿山提供决策参考。

1 我国煤矿事故的阶段特征

1.1 2005—2010 年处于第1 阶段

该阶段内事故死亡人数大幅降低,6 年内的煤矿安全局势明显好转,事故发生特征呈持续下降态势[3]。其中,2005 年为转折点,该年共发生煤矿事故267 起,死亡2 365 人,重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态势同样严峻,在骇人听闻的数据背后,反映的是当时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煤炭行业回暖背景下盲目扩大产能、准入门槛低、小煤窑普遍存在[4],同时,灾害事故防治设施设备、事故应急救援装备落后,重大灾害预警救援不到位[5],此外,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薄弱。致使事故高发,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跌到了谷底。

自2006 年起,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连续下降,至2010 年为883 人,5 年总体降低率62.66%。其中,2006 年死亡人数较之2005 年的2 365 人,减少了722人,死亡人数降低率在4 年中最高,达至30.53%,自此结束煤矿死亡人数超过2 000 人的局面。2009 年煤矿死亡人数降低率虽较之2007 年、2008 年不算显著,但伴随4 年煤矿死亡人数的连续下降,在2009 年降至865 人,此后我国煤矿连续10 年死亡人数均未越过千人。这一方面和推行煤矿生产自动化、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的应用有直接关联;另一方面,也是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升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严格安全监管义务,突出企业主体责任的结果。

1.2 2011—2013 年处于第2 阶段

该阶段煤矿死亡人数较之一阶段总体下降,始终处于500 人上下的胶着状态,且有明显反复,事故发生特征呈波动起伏态势。该阶段内的数据变化特点:事故死亡人数在2011 年出现历年死亡人数降低率最大值,达至46.21%,之后数据虽有波动,总体趋势向好。

结合政策及行业因素可以发现,第2 阶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自2010 年起,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0〕23 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年”活动、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加大执法力度、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全覆盖,安全监管成效逐年显著;②强化监管监察、落实计划监察制度,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③注重煤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至2013 年共计淘汰落后产能小煤矿1 539 处;④全面总结了安全监察执法典型经验,监察执法水平不断提升[6]。

1.3 2014—2019 年处于第3 阶段

该阶段事故起数变化平稳、死亡人数总体保证在300 人上下,且较之第2 阶段有明显下降,事故发生特征呈平稳态势。该阶段内的数据变化特点:2015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224 人,为历年最低值,但由于2016 年、2017 年死亡人数较大幅度反弹,2019 年的死亡人数降低率虽为5.10%,但较之2015 年,却上升92 人,上升率42.0%。

结合政策及行业因素可以发现,第3 阶段的出现,是提出“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7]、坚持“红线”意识、完善煤矿监察执法相关法律的政策红利,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安、严格安全准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结果[8],我国煤矿事故统计见表1。

表1 2005—2019 年我国煤矿事故统计表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coal mine accident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9

2 重大及以上事故的阶段特征

2005—2019 年煤矿重大及以上事故在发生起数及死亡人数上大体呈递减趋势,但有明显波动,依据其变化趋势,可将15 年间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细分为下述5 个阶段。

1)2005—2010 年为第1 阶段。2005—2010 年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起数及死亡人数呈持续下降态势。其中,对比2005 年及2010 年,特别重大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0%、66.95%;重大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3.57%、68.94%。该阶段的出现,是自2002 年颁布执行《安全生产法》以来,法律规章制度深入人心,安全管理逐年生效的结果[9]。

2)2011—2013 年为第2 阶段。2011—2013 年较之第1 阶段,在显著下降的基础上,呈平稳趋势。特别重大事故连续3 年发生起数保持在1 起、死亡人数首次低于50 人。该阶段的出现,是高危行业安全管理体系逐年健全的显著体现。

3)2014—2015 年为第3 阶段。2014—2015 年煤矿连续2 年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都有下降,煤矿总体安全形势良好。该阶段的出现,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10]、坚持“三个必须”的有效体现,也是灾害响应能力、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水平逐年提升的结果,更与近年国家推进煤矿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一体化有直接关联。

4)2016 年为第4 阶段。2016 年煤矿重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均有明显反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煤矿重特大事故较2015 年多出4 起,死亡人数增幅达50.28%。在该阶段发生的安全事故中,瓦斯事故占比42.8%、动力灾害占比23.8%。故此,这和未建立瓦斯灾害联防联控体系、无人化及智能化的瓦斯实时预警反馈不普及有直接联系,也是深埋矿井动力灾害发生机理研究不明确、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治体系不健全的弊病体现。

5)2017—2019 年为第5 阶段。2017—2019 年煤矿连续3 年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但重大事故在2019 年有明显反弹,特别是2019 年10 月下旬以来,连续发生6 起较大事故、4 起重大事故,安全局势急转向下。结合该阶段内的政策及行业因素分析如下:2017 年煤矿事故死亡375 人,同比下降28.7%,煤矿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在当年煤炭产量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实现全国煤炭行业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百万吨死亡率的“三连降”,其中,江苏实现“零死亡”,云南、湖北、新疆、内蒙古、陕西、吉林等地死亡人数下降率均在50%以上,未发生煤矿较大及以上事故的省市及区域包括北京、吉林、福建、内蒙古、山东、江西、广西、云南、重庆、宁夏、青海、新疆及新疆建设兵团等共计13 地。2019 年煤矿事故死亡316 人,同比下降5.1%,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10.8%,但2019 年全年仅北京、福建、江苏3 地未发生煤矿事故,且2019 年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安全形势自下半年起愈发严峻。可以说,2019 年的矿山安全管理既有可推广借鉴的地方也有改进提升的空间。因政策红利2019 年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共检查煤矿11.29 万矿次,查处隐患76.6 万项,纳入安全生产失信“黑名单”企业49 家,相关监督执法部门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以防范重大安全风险为“先手”、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要抓手”、以打非治违为“着力点”,扎实推进了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实在全国煤矿安全管理中起到极大指导、推进作用。

就煤矿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防控局势不利而言,这和落后产能煤矿退出淘汰不坚决、小煤矿“最后的疯狂”;安全准入及风险防范不明确;违法违规行为整治监察力度不够;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设施装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亟待改进及提升、缺乏对智能化矿山及相关设备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及体系化管理等方面不无联系。

3 煤矿安全生产对策

煤矿安全生产对策应关注或加强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大30 万t/年煤矿淘汰力度,杜绝小煤矿技改周期长、甚至“带病生产”的现象,并形成淘汰落后产能的有效倒闭机制;②继续坚持灾害源头治理、严格安全准入门槛,并健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③针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从业人员安全风险意识淡薄、煤矿“一通三防”薄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升级煤矿安全装备、提升安全从业人员素质、构建智能化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共四方面实现并重式发展;④在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监察能力、打造专业化高素质执法队伍的同时,明确安全属地监管主体,保证央企监管职责不下放至县级及以下部门;⑤建立健全智能化矿山及相关设备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并形成体系化管理;⑥针对深埋矿井建立动力灾害发生机理研究、监测预警、综合防治等在内的动力灾害治理体系。此外,瓦斯灾害联防联控、无人化及智能化的实时预警反馈是煤矿瓦斯治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4 结 语

依据15 年内的煤矿事故发生特征,可将其分为3 个阶段,2005—2010 年呈持续下降态势,2011—2013 呈波动起伏态势,2013—2019 年呈平稳态势,并就上述阶段的安全生产背景、行业特征进行了对照分析。依据15 年内的煤矿重大及以上事故发生趋势,可以细分为5 个阶段。其中,2017—2019 年处于第5 阶段,尤其是2019 年10 月下旬以来,安全局势急转直下,煤矿安全治理处于爬坡过坎期,持续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压力加大。综合考虑事故数据统计、各省份事故起数特征、安全生产背景,结合近3年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提出了6 方面的安全生产对策举措。

猜你喜欢
起数重大事故煤矿安全
国家森防办:一季度全国森林草原火灾起数较往年显著下降
2000—2021年我国煤矿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研究
三维全景技术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美国煤矿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浅析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政策
2015年各省区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安监总局:前四月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致7385人死亡
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