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樱桃花果病害侵染及防治要点

2021-12-27 10:55刘红霞潘凤荣于瑞君由书妍金柏年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2期
关键词:病果幼果病斑

刘红霞 潘凤荣 于瑞君 由书妍 金柏年

(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辽宁大连116013)

近年来,随着大连市农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樱桃作为特色果树产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樱桃树上的病害也日益发生严重,特别是花果期病害的发生对樱桃果实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笔者就几种常见花果病害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发生症状进行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1 褐腐病

甜樱桃褐病是一种真菌病害, 一般在僵果和枝条的病部组织上越冬,春季借助风雨和昆虫进行传播,由气孔、皮孔、伤口处侵入。 花期遇阴雨天气,容易产生花腐;果实成熟期多雨,发病严重;晚秋季节容易在枝条上发生溃疡。 自开花到成熟期间都能发病。

1.1 症状

主要为害花和果实,引起花腐和果腐,也可以为害叶和枝。 发病初期,先在花柱和花冠上出现斑点,以后延伸至萼片和花柄, 花器渐变成褐色, 直至干枯,后期病部形成一层灰褐色粉状物。 从落花后10 d幼果开始发病,果面上形成浅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为黑褐色病斑,幼果不软腐;成熟果发病,初期在果面产生浅褐色小斑点, 迅速扩大, 引起全果软腐。 病果少数脱落,大部分腐烂失水,干缩成褐色僵果悬挂在树上。 嫩叶受害后变褐色萎蔫,枝条受害一般由病花柄、叶柄蔓延到枝条发病,病斑发生溃疡,灰褐色,边缘绿紫褐色,初期易流胶。 病斑绕枝条腐烂一周后,枝条枯死。

1.2 防治要点

果实采收后,彻底清洁果园,将落叶、落果和树上残留的病果深埋或烧毁,同时剪除病枝及时烧掉。合理修剪,使树冠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发芽前喷 1 次 3~5 波美度石硫合剂;生长季每隔 10~15 d 喷1 次药,共喷 4~6 次,药剂可用 70%代森锰锌 600 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800 倍液, 均可有效防治褐腐病。

2 黑腐病

感染该病的发病果实组织坚硬,呈褐色或黑色,稍湿。 病情进一步恶化,果实表面会覆盖橄榄绿色的孢子及白色的霉。 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面积通常为果实的1/3~1/2。

2.1 症状

致病菌通过切口、裂隙和伤口入侵。 黑腐病最显著的特征是孢囊梗上附着大量菌丝体, 孢囊梗被灰黑色的孢子囊覆盖,腐烂组织因此而呈灰色。 孢子囊极易破裂,向空气中释放出大量孢子,侵染周围的果实。

2.2 防治要点

黑腐病的防治首先是保持树体健壮,负载合理,不郁闭。 防止裂果、冰雹伤等果实伤口,并及时喷施波尔多液保护,去除病果。 果实发育期也可以喷施药剂防治, 可用70%代森锰锌600 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800 倍液防治。

3 炭疽病

樱桃炭疽病常造成早期落叶和果实腐烂, 影响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 病菌以菌丝在的病枝、病果中越冬,翌年遇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即当平均气温在10℃~12℃、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开始形成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形成第1 次侵染。 该病危害时间长,在樱桃整个生育期都可侵染。 高湿是本病发生与流行的主导诱因。 开花及幼果期低温多雨,果实成熟期温暖、多云、多雾、高湿时有利于发病。 管理粗放,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施氮过多,树冠郁闭的桃园发病严重。

3.1 症状

侵害叶片、新梢和果实。 幼果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斑,后随果实膨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中心凹陷;气候潮湿时,在病部长出橘红色小粒点,幼果染病后即停止生长, 形成早期落果; 气候干燥时,形成僵果;成熟果的病斑中呈明显的同心环状皱缩,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淡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显,后期病斑为灰褐色,干枯脱落,造成穿孔。 新梢上的病斑呈长椭圆形,暗褐色,稍凹陷,病梢上叶片呈上卷状,严重时枝梢常枯死。

3.2 防治要点

(1)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的黏质土壤地段建园,要起垄移植,并注意品种的选择。 (2)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时夏剪,改善树体结构,通风透光。 结合冬剪,清除树上的枯枝、僵果和地面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传染源。 (3)萌芽前喷 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加80%的五氯酚钠200~300 倍液, 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50%克菌丹 400~500 倍液或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 药剂最好交替使用。

4 花腐病

大棚中的常见病害,主要为害花,也为害幼果和叶片。 以菌核在落于地面的花瓣和叶片上越冬,来年在树体萌芽前10~15 d 到开花前3~5 d,土壤温度在5℃以上、 湿度在30%以上时菌核萌发形成子囊孢子,随空气流动侵入花蕾或花朵。 低温寡照和多雨易发病,不清园发病重。

4.1 症状

蕾和花朵染病时,花瓣及子房干枯,呈黄褐色,严重时花柄同时干枯,影响坐果。 叶片染病时,在叶尖或叶缘或中脉附近,发生红褐色湿润状圆形斑点,很快扩展成不规则形红褐色病斑, 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霉状物。

4.2 防治要点

发芽前清园。 花期低温寡照或多雨时,及时喷布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

5 结语

花果期是甜樱桃开花、授粉、果实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为了不影响授粉昆虫,确保产量和品质,应尽量避开花期、结果期用药,必要时最好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当年高产、稳产。

猜你喜欢
病果幼果病斑
乌柑是柑橘新品种吗?
‘翠香’猕猴桃黑头病常温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研究
果树幼果期 注意防控这些病虫害
本是同根生
基于OTSU算法的苹果果实病斑图像分割方法
杧果幼果黑心病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
攀枝花芒果幼果黑心病与土壤理化性状相关性分析
花期和幼果期低温对玉露蟠桃花果器官的影响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