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2021-12-27 16:34
科学咨询 2021年49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志愿志愿者

董 蕾

(汉江师范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志愿精神逐渐深入人心。无论是在读的学生,还是步入社会的成人,他们都具有志愿精神,积极地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志愿者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为他人提供帮助,传播志愿服务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志愿者核心理念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对大学生志愿者而言,据此引申的宗旨便是“服务师生、服务校园、服务社会”。无论在哪个时代,志愿者精神都是必须大力推崇的,一方面,可以促进志愿者本身的能力发展,通过志愿者活动吸引其他成员参与其中,达到宣传志愿者精神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对志愿者精神的宣传,提高人们思想素质,从而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美丽的社会,达到“你帮我、我帮你”的社会风尚。这对促进社会发展是极有意义的。对大学而言,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校培养既有能力又有素质的人才,实现真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宗旨。

然而在当前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各种问题,阻碍其有序发展。在志愿者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面临来自认识偏差的问题,也会面临来自内部的问题。对大学而言,充分开发志愿者活动的意义,通过志愿者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又有利于促进志愿者组织本身的发展。

一、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存在的问题

(一)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存在主观认识上的偏差

在当前的大学生志愿组织架构中,虽然志愿者组织实行自主发展,但在隶属关系上,依然是基于学校建立的组织,即校级组织,在组织发挥职能的过程中依然受到校级领导的影响。因此,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出发点不同,则造成主观认识上的偏差。

对学生而言,更多的是提高志愿者全体的实践能力和志愿者服务精神,通过志愿者活动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学生参与进来,培养一个有爱的集体。对教师而言,更多的是考虑志愿者组织的影响作用,通过志愿者活动宣传本校的学生生活和学校校风,并结合行政单位的宣传效果,打造一个志愿者服务精神浓厚的城市。由于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存在主观认识上的偏差,便会影响志愿者组织的发展,也不利于开发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1]。

(二)志愿者组织成员流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

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需要诸多因素的,需要时间的积淀,在陆续的实践志愿者活动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志愿者服务精神,并由个人影响到整个集体,培养集体的志愿者服务精神,从而形成自己的志愿者组织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加入的每一个人。

在实际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志愿者队伍成员流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的问题。如在每一年的开学季,志愿者组织都会进行大量的宣传,从而扩大组织的影响力,吸收新鲜的血液,促进志愿者组织的有序发展,其主要是基于大学生思想开放和包容,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然而在后续的发展中,部分成员由于缺少自控力,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该部分成员的积极性降低,在中途便离开志愿者组织,最终则会导致志愿者成员偏少,不利于志愿者活动的有序开展,影响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成。

(三)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缺乏创新力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缺乏创新力也是大多数志愿者组织的通病。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而言,保持新鲜活力是历届组织领导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一方面,要考虑常规的志愿者活动;另一方面,要开拓新的志愿者活动。如对接部分养老院和福利院进行志愿服务,最终依然面临创新力不足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而言,其主要活动内容便是关注养老人士、为校园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对社会上的部分活动进行志愿服务,如奥运会、世博会或者交通监督等。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当类似活动重复出现时便会降低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萌生退出志愿者组织的念头。

因此,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领导者而言,提高志愿者活动创新力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有利于吸引新生加入志愿者服务组织,从而吸收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有利于志愿者成员保持新鲜感,从而提高其积极性,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成[2]。

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形式

大学是学生积累知识和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场所。

因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积累知识的能力是大学的办学目标之一。思想道德素质即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而大学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则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形式,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志愿者活动对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功能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场所。志愿者活动则是培养大学生三观的重要途径,志愿者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长久的,对于构建大学生正确三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创建志愿者活动,则为大学生提供了志愿服务平台,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自身长处和短处,如在养老服务活动中,则需要具有较高沟通技巧能力的学生,站在老人的角度和老人进行沟通。

因此,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使学生进行清晰的自我认知。除此之外,通过丰富的志愿者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进行活动之前,需要准备好充足的物资。在准备物资当中,有些就需要动手实践,如给老人也祝福贺卡,此时就需要根据对方年龄或者事迹进行正确地填写[3]。

(三)志愿者活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大学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存,也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还要有与之相配的道德素质,只有三者具备,才是一名真正的人才。

对于学校而言,传授学生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职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而志愿者活动,是实现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志愿者活动是以志愿服务精神为宗旨的,每一位新加入的成员在志愿活动之中势必会受到志愿服务精神的影响,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除此之外,志愿者活动大都是要进行实践操作的,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其实践能力,从而使其具有适配社会需求的能力,培养其走向社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三、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义

(一)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教书育人,既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的义务。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学校有义务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人才。一方面,可以实现学生的个人成长需求;另一方面,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从实践育人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志愿活动更加注重实践育人,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采用主动影响的方式,如展开一场英雄事迹宣传会,通过讲解英雄事迹,从而起到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该主动方式对于当今的学生而言并不适合。当代的大学生更加具有探索精神,对于强加于自身的影响并不十分在意。因此,采用志愿者活动的方式,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志愿者服务精神的影响,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加深远,学生也乐于接受该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4]。

(二)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时效性不高的现象,对于学生的影响时间较短,影响程度也较低,究其原因便是时效性不高。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思路,通过运用新式的教育方式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通过采用志愿者活动的方式,便能够显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自主意识,更加热衷于尝试和探索新事物,对于旧事物则积极性不高,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便要立足于当代大学生本身,结合其思维和性格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志愿者活动对志愿者组织是新事物,学生则有更高的积极性参与到实际的志愿者活动中来。志愿者活动里面的社交功能也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社交来保持加入志愿者组织的新鲜度,便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在志愿者组织待得更久,通过不断地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相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无疑更加具有时效性。

(三)提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也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培养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够使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因此,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采用志愿者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极其有必要的。通过志愿者活动进行育人,效果无疑更加明显。采用志愿者活动的方式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载体,使学生可以更加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为一名有担当的大学生。

(四)确保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有序发展

采用志愿者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利于确保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有序开展。对于任何组织而言,培养成员的价值观都是极其重要,一方面,可以满足成员的自我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志愿者组织中,通过志愿者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员更加明确地了解志愿者活动的概念和意义,有利于其培养志愿者服务精神,从而可以促进志愿者活动的顺利开展,反过来借用志愿者活动来促进成员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在读的大学生而言,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极有意义的,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可以吸引其他学生参与其中,从而逐渐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更好地宣传志愿者服务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践行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在志愿者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一方面,面临来自认识偏差的问题;另一方面,面临来自内部的问题。对于大学而言,充分开发志愿者活动的意义,通过志愿者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也有利于促进志愿者组织本身的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