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一轮复习探究

2021-12-28 14:33河北杜文星王慧琴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5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教师应考查

河北 杜文星 王慧琴

在整个高三备考过程中,一轮复习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一轮复习是能够对高中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的重要轮次,它有利于学生补充遗漏的知识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点连接成知识网络。在新高考的背景下,一轮备考时不能完全照抄照搬以往的经验,这就对备考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对于教师与学生,同时也对学科管理、年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提升一轮复习的效果和质量,从而有效开展一轮复习呢?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高效开展一轮复习的思路。

一、一轮是什么

在一轮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主要的教学与复习依据,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重视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重新复习高中学习的基础知识,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一轮复习阶段,在复习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采取更具有针对性,同时有利于夯实学生基础的教学策略。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深入研究高考题,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已有学习水平出发,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中心,以“提强补弱”的思维整合专题,形成立体网络体系,突出重难点,既有利于一轮复习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一轮复习的效果,并为二轮复习奠定基础。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每个学科都需要明确各自的学科特点。对于历史学科来说,由于教材是根据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三个板块来进行编写的,因此会大大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难以有效地将知识点整合,导致知识点较为零散,不利于学生形成通史认识。一轮复习时,教师应按照通史的体系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一轮复习时,应注意整合教材的内容,以通史顺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汇总,从而建立起更加立体化的知识网络。

(一)一轮的依据

1.高考的要求

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在高考的复习过程中,必须要对整个历史阶段有足够的掌握,对同一时期国内外的时间有所了解,才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从内部和外部探索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与背景。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渗透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注意采用更加精炼且准确的语言,避免出现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因果颠倒、似是而非等问题。针对选择题,也需要通过教师的一轮复习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从而减少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出现的错选情况。

2.学生的需求

学生在高一和高二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对部分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差,一旦遇到相关的知识点时,就会束手无策,长此以往,容易对历史学习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但是在一轮复习阶段,如果教师对于以往学习过的知识点再次进行讲解,同时根据通史体系对知识点进行串联,就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若还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必然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一轮复习顺利开展。并且,由于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等有所欠缺,为达成目标,就必须进行自我提升,一轮复习阶段正是学生进行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3.教师的诉求

虽然参加高考的是学生群体,但是实际上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高考虽然是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其实质也是在考查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水平。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一部分需要依靠教师的指导才能解决;而教师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推动自身专业水准的进步,也需要通过高考来进行,尤其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资源多的情况下,高考可以短时间内促进教师能力的快速成长。因此,在备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观点、内容与方法的更新,避免出现观念落后、目标偏离;内容僵化、知识陈旧;方法保守、效率低下等情况。

(二)一轮复习成功的关键

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对知识的复习讲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一轮复习的关键是夯实基础,因此这需要教师在复习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与补充,查漏补缺,使各个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网络。所以,一轮复习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教学是否能够完善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构架出完整的知识框架。

二、一轮怎么做

(一)重视知识概念,夯实学生基础

学生想要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首先要掌握主干知识。因此,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重视教材的内容,因为历史教材是基础的复习资料。通过历史教材与教师教学的补充,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架构知识体系结构。历史学习的重点,就是要掌握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所以高考的试题中也均体现出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这就要求在一轮复习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关注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通史整合、特征概括、对比关联、新建专题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真题的考查形式。

(二)关注重点知识,突破难点问题

一轮复习时,教师除了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注意经常考查的重点知识。比如在中国古代史上,“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这一知识点在近五年的高考真题中多次考查,且考查的角度也具有较大差异。这就属于重点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对于这类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就必须要全面的讲解。将这一知识点所涉及的相关制度以及所实行的背景,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全部串联起来,使学生可以熟练掌握相关的内容,在考试中遇到相关试题也能够从容应对。

同样,“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难点问题,学生经常会对二者有一定的混淆,导致在考试中失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须要对二者的差异进行明确的区分,君主专制是国家最高权力在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在君主个人手中,君主终身任职并且实行世袭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央集权则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对二者进行区分,学生才能正确认识二者的含义。

(三)发挥集体智慧,不留任何盲点

一轮备考任务繁重,教师要积极发挥集体智慧、资源共享。比如可以一人负责一个专题,充分准备,提供足够的资料,让每个老师都有收获。在教研的时候,各自讲解负责的专题,培训好每个人,这样人人都能充分备课,人人都有收获。另外,还可以通过知识梳理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两种课型,使学生各方面问题得到解决。

三、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一轮复习时,很多学生会采取盲目死记硬背的方式,但是这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教学时必须要重视关注学生的学习,及时调整错误的复习方式,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

(一)全面复习

高考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较广,因此教师在一轮复习时,必须要对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之前学习时没有掌握好的知识。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史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一轮复习时,应重点讲解考查较多且难度较大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点。

(二)挖掘各学科结合点

教师除了要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还需要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进行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意识。历史学科不仅仅是历史的内容,还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同时又与地理、军事、教育等息息相关。这就使得命制试题时,材料的选择更加丰富与多样,考查的知识与能力更加综合。且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历史试题尤其是材料分析题,设计的知识点越来越复杂多样,综合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一轮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历史学科内容进行整理,还需要将历史事件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具备跨学科意识,并且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规范训练

想要在考试中自信答出试题,需要学生不断的锻炼与努力。因此教师在一轮复习时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与考试时稳定的心态,这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教师可以在复习中带领学生进行试题的练习,并且不断渗透解题的思路。另外,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关注题干的信息,尤其是时间或者事件的阐述,以便学生准确定位,选择最佳答案。

一轮复习对于不同教师来说,可采取的方式均有差异,但是其复习的目的却相似。教师应重视一轮复习,在复习时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教师应考查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清律的基础知识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教师应如“水”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汽车空调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