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意·质”理念下体育课程的目标及成效

2021-12-28 16:00
辽宁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育人运动

陈 波

(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教育集团)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近年来,我校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运动兴趣、提高运动能力,并注重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塑造。我校以“培”健康的人为出发点、以“育”全面发展的人为落脚点,构建形成金色“意·质”体育课程体系。“意”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志、愿望;“质”即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素质。“意·质”体育在学校“雅·正”教育为核心的育人目标理念下,实现锤炼学生意志品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美好愿景。

一、培养“意·质”健康学生的意义

健康的含义包含身体和心理两个层面。我校体育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基础,以“生”为中心,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健康生活品质的提高。学校在实践“意·质”体育课程体系中,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守住“教会”这个底线,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传授给学生正确的体育知识、正确的健身方法和正确的运动技术。三者有效结合,让健康成为理念,让锻炼成为习惯,让运动成为挑战,促进学生在每一天的体育活动中身体素质不断提升。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承载着锻炼学生意志的重要任务。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心理,是“意·质”体育的育人之魂。学生通过运动对某一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形成初步的运动技能,并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校园竞赛得以施展,有利于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进而享受运动的乐趣,增进身心健康,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健康少年。

二、构建“意·质”体育课程体系

我校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对“意·质”体育课程进行顶层设计。

学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其勇敢、顽强、进取的良好品质。与此同时,始终寻求适合本校发展的体育教育模式,寻找适合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的体育课程体系,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喜欢运动、参与运动,形成终身锻炼习惯,实现体育育人的终极目标。

几年来,我校积极探索,随着课程建设不断丰富,体育项目也不断增多,建构形成了“1+1意·质”体育课程体系。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初步建构学校层面的“1”,即校本基础性课程,包含乒乓球、足球、垫上技巧等,促进学生在小学阶段完成基础课程,并至少掌握其中一项适合自己的项目;结合学生兴趣发展,初步建构个体层面的“1”,即师本拓展性课程,内容包含篮球、跳绳、踢毽子、啦啦操、踏板操、棒垒球、旱地冰球、少儿武术、民族传统体育等,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选择一项拓展课程并熟练掌握。两个层面的“1”互为补充,既有基础性课程的普及又有拓展性课程的延伸,使学校体育的发展更全面、更立体。通过课堂教学、大课间、队组训练、课后服务、运动竞赛等多样化方式的开展,保障了课程建构得以具体化实施,引导学生在“1+1意·质”体育课程体系下明确目标,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快乐的校园体育生活。

三、开展“意·质”特色活动

体育活动是实现“意·质”体育课程的载体,是实现体育课程“勤练、常赛”的根本途径。我校贯彻“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人人运动、全员参与”的原则,以“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为活动目标,创设阳光体育活动。

(一)在“意”字上下功夫,增强“意志”

大课间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的任务。我校利用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开展班集体跑步、鱼贯式跳绳、垫上技巧操等丰富的特色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耐力、灵活度、柔韧性等。大课间活动要求每一个学生要以集体荣誉为重,督促每一个学生不要掉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充分锻炼学生意志。

(二)在“质”字上求发展,增强“体质”

我校开展以特色教学为基础的“师本”课程,在沿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发展思路中,提出以教师本身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兴趣,形成独立开发的“师本”课程。结合教师特长,开展足球、篮球、啦啦操、踏板操、跳绳、踢毽子、旱地冰球、少儿武术、民族传统体育等多样的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通过教师带动,学生实现一师一品、一师多品、一生一品、一生多品的良好体育运动氛围。

此外,积极开展居家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学生的体育锻炼场所不应局限在学校内开展,更应融入学生生活。我校紧密家校连结,倡导家庭健身。为此,体育教师组建“班级钉钉群”,组织体育运动打卡活动,让学生将“意·质”理念带回家,让运动无处不在。

四、收获“意·质”幸福硕果

我校每年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竞赛活动,如足球联赛、篮球联赛、乒乓球联赛等,为有特长的高水平运动员搭建展示的平台。学校涌现出一批批体育“小明星”。校园跳绳、踢毽子争霸赛定期开展,学生在竞赛中感受挑战成功的快乐,体会运动带来的幸福。学校校队积极参加市区各级竞赛,竞赛组别、项目参与率100%,拥有高水平竞赛能力的学生不断涌现,参与社团展示的学生越来越多,班级“健身群”锻炼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生感受着体育文化,传递着体育精神,展现出健康和阳光的状态。

通过“意·质”体育课程体系的实施,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逐渐养成,参与运动的兴趣不断提高,体育运动的能力不断增强。运动会,学生参与面不断扩大,各级运动竞赛成绩稳步向好,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几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学校”“国家级乒乓球俱乐部”“辽宁省级乒乓球特色学校”“锦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及“锦州市男、女足球双冠军”“锦州市全民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展演优秀单位”等荣誉,学生多次代表锦州市参加国家、省、市足球和乒乓球夏令营活动。近几年,学校向省级以上运动队(校)输送队员高达30余名,为喜爱体育运动、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坚定信念,无惧风雨。我校的金色“意·质”体育将继续扎根于解放小学校园,力求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打造高质量的体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总目标,让学生在“五色”课程的浸润下快乐运动,收获成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育人运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