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体成“新宠”,四种意识助成功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建议初探

2021-12-28 18:02云南范永发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发言稿演讲稿高考作文

云南 范永发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建立,“应用”一词已成为高考命题的高频词,对实用类(应用性)作文的考查也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方向。其中,2019年全国卷Ⅰ考查的演讲稿,全国卷Ⅱ考查的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慰问信等,2020年高考全国卷分别考查了发言稿、演讲稿、书信等。可见,高考作文从论述类、文学类文章写作已经悄然切换到应用类文章写作。因此,应用类文章写作很可能成为高考作文的大趋势。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三作文复习中,加强高考应用类文章写作的备考应该成为当务之急。

众所周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板块中明确指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纵观近两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试题,很好地践行了《课程标准》的理念,高考作文命题一方面注重设置具体情境,明确典型任务;另一方面强化问题意识,增强文章实用性。2019年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及2020年的3套高考全国卷,都明确规定考生必须采用书信体、演讲稿、发言稿、观后感等实用类文体进行交际写作。实用类文体的写作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已成为高考作文试题的“新宠”。结合多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备考实用类作文写作时必须强化四种意识,以便有效复习和精准备考,进而帮助学生“成功突围”“脱颖而出”。

一、强化“格式”意识,重视实用文体特点

当前高三作文复习,应储备常见的实用类文体知识,比如讲稿(演讲稿、发言稿、广播稿)、书信(一般信函、倡议书、感谢信)、感言(读后感、观后感)、评议(剧评、书评)等实用类文体。对常见的实用类文体的格式、特点、写法、语言等基本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规则清楚,做到“胸有成格”“言之有体”。高考作文自1985年就有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的作文试题,到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要求的“写一篇发言稿”,全国卷Ⅱ作文题要求的“完成一篇演讲稿”,全国卷Ⅲ作文题要求“写一封信”,由此可见,实用类文体的要求其实是回归传统,回归语文核心素养,所以需要懂格式,用格式。然而,笔者通过数次作文批阅发现,好多学生因对书信、发言稿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格式不甚了解,使表达优美、语言流畅的作文留下“硬伤”,给阅卷者留下了扣分的理由。

二、强化“情境”意识,重视情境信息暗示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把情境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实践情境”,一类是“学习探索情境”。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作文材料属于前者,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材料则属于后者,并且是从传统文化古籍中撷取的情境性材料。高考实用类作文命题均以特定的情境化材料为基础,因此,重视“情境”导向,挖掘“情境”陈述中的隐含信息和隐性要求,是写好高考实用类作文的关键。在作文备考中增强审“境”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高考写作。

下面,笔者以红河州2021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作文题为例进行分析。

【文题展示】(红河州2021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0年11月11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争做数一数二的保安员”评选会中,保安小哥许文龙单词量达到一万五,能用英文与留学生对话;焦森则自学Python编程,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去20年,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在这些人中有很多考取到了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了研究生,有的毕业后当上了大学教师。他们大多来自社会底层,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终实现“逆袭”。

材料二:从今年5月1日开始,四川大学先后清退了300多名研究生,在最近更是一次性清退28名研究生。从学校的回应中得知,清退的这些研究生都是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学业的学生。最夸张的是,有位2002年的研究生,到今年都18个年头了,依旧没有毕业。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启发?作为即将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高中生,你对于大学生活和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规划?请从理想的高校、父母、高中师长三方中选择其中一方,给他们写一封信,阐明自己的规划。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如上题明确要求“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启发?作为即将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高中生,你对于大学生活和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规划?请从理想的高校、父母、高中师长三方中选择其中一方,给他们写一封信,阐明自己的规划”,暗示了考生写作方向,我们必须把握情境,依据材料中心“因为心中有规划,脚下有行动,才能完成人生‘逆袭’,创造辉煌人生”,向收信人阐述自己有关大学生活或未来的规划,从而完成本次写作,而不能只是单纯地写成以“奋斗”“努力”等为主题的文章。

三、强化“对象”意识,重视交际语境写作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说过,通过近乎真实情境的创设,要求考生有对象感,有针对性地写作,培养学生日常写作的读者意识、文体意识、功能意识。实用类作文的针对性、真实性、实用性很强,行文要增强交际语境意识,重视同对象的交流感,并将对象特点融合在写作内容中,才能让我们有现场感。比如,这次州统测作文中的写作对象是“从理想的高校、父母、高中师长三方中选择其中一方”,与交际对象分享自己的规划,而非闭门造车写文章。该作文题中写作对象的特殊性、内容(情景和人物)的针对性、文体的实用性(书信)都将影响作文的立意、构思与行文。如果选择给理想高校写一封信,首先应表明态度,真诚希望成为“贵校”的一员;其次向对方阐述自己的大学规划,希望学校督促支持;最后为了实现自己的规划,自己将如何努力,怎样去身体力行等。

因有实用类文体交际对象的限定,考生才不会将“阅卷者”作为写作对象或倾诉对象,甚至长篇累牍、不知所云;有了写作对象,考生会将自己置身于特定情境中,想象甚至暗示自己正在参加某项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更有利于表达出真实想法和真挚情感。这也符合笔者在写作教学中一贯强调的“写文章必须流血流泪不流口水”的观点。

四、强化“点睛”意识,重视应用语言表达

标题、开篇、结尾、段首句、观点句等“醒目”处都是实用类作文的“关键部位”,在这些地方凸显实用类文体的相关表述,体现实用类文体的特点,具有“点睛”的作用。不管行文到哪一部分,都需要在这些“关键部位”融入实用类文体的显性表达,这样能让阅卷者看到写作者是回应了写作任务的,是围绕材料进行写作的。当然,这种回应性表达不是“贴标签”而已。

例如本次州统测优秀作文《少年理想是远方——致西南政法大学的信》,该生选择以理想高校西南政法大学作为本次作文的写作对象,向高校阐述自己的规划。全文分三个部分阐述,“法学,是我最怀有热情的理想,西政,是我的理想远方”“律师,是我最沉浸热爱的理想职业,西政,是理想起点”“正义,学法,做律师都是为了彰显正义,西政是其途径”。标题简明扼要,行文思路清晰,观点句醒目,是这篇文章胜出的原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结尾段的表述“少年的理想是远方,远方的名字叫西政,我将为了它,始终努力,它是我永远的人生规划”,篇末点题,回扣材料中心,更让阅卷者欣赏。考试作文如能做到“关键部位”画龙点睛,离作文高分也就不远了。

猜你喜欢
发言稿演讲稿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强弱之辩——2021年江苏高考作文述评
我来做侦探
阳光住进我心里
“三招”助你写好爱国演讲稿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祖国在我心中
对联为高考作文增加亮点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